初中政治课堂教学问题研究

2016-05-14 13:08彭光明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政治教学合作自主学习

彭光明

【摘 要】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角色,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变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接受知识,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便要我学为我要学,教会学生学习政治的方法。

【关键词】主体;自主学习;合作;政治教学

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角色还没有彻底转变。教师还是习惯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这样学生就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因此就需要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彻底转变教学观念,尊重、相信学生的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一、营造自主、和谐的课堂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走下讲台,正确认清自己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更应该充当学生的顾问,营造自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正确协调好教与学的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1.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在当前的初中政治课教学中,我们大多数教师仍然是在唱主角,在尽情地灌输,即使偶尔让学生讲,也不能出现与自己意见不相符的观点。这种教学模式容易使课堂充满着严肃的氛围。要打破这种沉闷的气氛,教师就要适时将学生活动随机引入课堂,这种方法既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平台,又能够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例如:在九年级政治课中,我在讲“依法治国”这一框题时,由于本课依法治国和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是重点,我在课堂上主要采用辩论的教学方式,有意识的设置了一道辩论题,“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哪个更重要”。把学生分为两组,正方观点是依德治国重要,反方则认为现代社会更需要依法治国。班里的每个同学为了辩论比赛,都要搜集材料,由于课前准备充分,很多同学都能说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还有很多同学能很好的联系八年级学习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通过激烈的辩论、交流与讨论,同学们不仅获得了新知识,而且回顾了旧知识、真正体会到了我的课堂我做主的乐趣。

2.通过小组合作,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合作研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例如:我在讲九年级政治《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框时,先组织学生搜集有关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及受污染状况的相关资料。然后将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组确立一名小组长,引导学生调查并分析本地的水污染情况。经过调查,各组同学都能从不同角度搜集资料,确定主题,如:当地“饮用水状况调查”、“河流的变迁”等,并进行讨论,交流,每个小组都要完成一份调查报告,全体同学共享研究成果。对于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参与、点拨,帮助学生解决。

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政治教师在上课时,对学生的能力往往是信任不够,总觉得学生不如自己,总是害怕学生听不懂。一走进教室就夸夸其谈的讲,满堂灌,尤其在讲到某些重、难点时,由于教师对学生潜力估计不足,不信任,所以教师讲的多,而学生说的不多,更不要说自主学习了。很多学生在长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下,自学能力和潜力已经被埋没。因此,我个人的教学体会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人,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的真正解决之道。真正转变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我会学”的观念。

1.教会学生如何去“看”书

结合初中政治学科的特点和近年来中考发展的趋势,我认为学生首先应该学会“看”书。 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阅读课本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到阅读政治课本的重要性,只有学生能真正的吃透教材,学生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把听起来空洞、枯燥无味的内容变成自己的阅读体验。教学生在阅读课本时,首先从宏观上把握当天所学内容,能够把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用框架的形式列出来。学生知道今天学了那些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教会学生能发现问题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就应该适时随机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将学生一步步引向真理。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引导学生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这样,学生在考试时,面对题目和材料分析题时就会得心应手,能够准确的做出答案来。学生在政治学习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凡事问个为什么”,学会提出問题。特别是对于课本上的材料,更需要学生提出问题。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提问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会学生正确答题

政治学科的中考命题,试题灵活多样,既有选择题,又有材料分析题,有的以文字形式出现,有的以漫画、图表的形式出现。结合近几年政治学科的中考情况,学生在答题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不善于、也不会从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以至失分过多。

总之,在政治课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只有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马广平.按部就班,提高主观题得分[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9)

[2]王代华.从兴趣入手,提高政治课的生命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3)

猜你喜欢
政治教学合作自主学习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