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思想政治学案编制

2016-05-14 13:38张彩霞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学案思想政治高中

张彩霞

【摘 要】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推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高效学习呢?笔者结合高中政治教学的实际,提出从明确课标、重点、难点,知识结构,预习学案,课堂检测,课后巩固、探索与思考等方面科学编制科学合理的学案。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学案

“学案”,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教师的教学就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出发点,以导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从而实现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只有科学的编制学案,才能以导促学,促使学生从“苦学、死学、难学、学会”变为“乐学、活学、易学、会学”。下面笔者就高中思想政治学案编制展开了简单浅析。

一、政治学案的作用

1.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教师编写学案之前,必须研读课标,在教材梳理过程中重点突出课标,在反馈练习题中反复体现课标,当一节课的学案编写完毕时,教师就能透视课标的实质、全面准确地理解课标。在编制政治学案过程中,政治教师自身素质也得到提高。

2.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利用学案教学,能够让学生知道教师的授课意图,让学生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去掉过去学习时的被动与盲目,找到主动学习的支点,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同时,利用学案教学,还能让学生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以学为主。

3.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学案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把握知识内容,克服盲目和片面,减少教材阅读和作业中的困难,有利于准确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二、政治学案的编制及环节

我们政治备课组根据政治课的特点设计出了适合我们自己的导学案思路,备组内成员先利用导学案的设计模式自行设计每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包括学习要求、前知回顾、新知预习、新课导学、当堂练习、本课小结、课后巩固、探索与思考几个教学环节,这些环节主要分为三个层次:预习案(学习要求、前知回顾、新知预习)——导学案(新课导学、当堂练习、本课小结)——巩固案(课后巩固、探索与思考),然后经备课组全体成员集体讨论,需要修改和补充的一起完成,确定学案的定稿。具体的环节有:

1.学习要求环节

学习要求的确定要让学生能一目了然,让学生在预习和课堂的开始就引起注意并落实。

2.前知回顾环节

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简单重温前面课学习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否和这节学的内容有联系,引起学生的思考。

3.新知预习环节

此环节非常重要,“学案导学”模式侧重把以前的复习环节提到预习这一环节。预习可分为填空式、图解式、图表式、习题式、问题式等。实际上一个预习案往往是以上几种形式的综合运用。

4.新课导学环节

导学问题的设计不是把课本所学知识变成问题然后简单罗列,而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能力,联系社会现实问题,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

5.当堂练习环节

前面的几个环节为这一环节省下不少时间,学生可以再学完这节课后,对知识加以巩固,检验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到底掌握了多少,这个环节的问题设计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可以是选择题、问答题、观点辨析题、讨论题等。

6.本课小结环节

此环节是在学生完全学习了本节课的基础上自己对这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教师可以知道学生通过提纲的形式或笔记整理的形式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学所的知识。

7.课后巩固环节

为了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及时得到巩固、消化和吸收,进而转化为能力,教师要精心设计有“阶梯性”、“层次性”的课后巩固,要注意此环节应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各类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在每节课后都有收获,都有成就感。

8.探索与思考环节

这个环节旨在锻炼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设计的问题可多可少,形式多样,但是必须是探索思考式的,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以达到知识的深化的目的。

三、“导学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由于导学案的设计经过了每位老师的集体备课,所以有的教师就认为已经很好了,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即使不是使用自己负责编写的学案时也不再认真备课,而是满足于已有的现成的学案。

(2)导学案设计的问题常常出现了难度高,不适应学生的情况。有的老师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往往为了完成基本的内容,所设计的问题在授课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有的难,有的不是这节课所学的内容,没有达到导学的目的。

(3)使用过程中过于死板。导学案中提倡的是学生自学和合作学习,无论什么探究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而有的老师在使用的过程中把学生说的问题答案固定死了,限制了学生思维。

(4)設计的过程中预习和课后巩固太多,学生不容易完成。有的老师在设计的过程中预习太多,把整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来预习,上完新课之后还要复习,做完作业,学生感到作业太多,不会认真完成,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内容少的可以多出点,内容多的可以少出点,一定备好学生这一课。

总之,导学案在使用的过程中好处很多,但对老师的要求也相应的提高,既能看到优点,也要弥补不足,即完成教学任务,也能锻炼学生的分析思考的能力,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靳文拴.浅谈思想政治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4(8)

猜你喜欢
学案思想政治高中
乡愁导学案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