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阅读资源 提高阅读能力

2016-05-14 13:38林世南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图书室盘活课外阅读

林世南

语文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要通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学习资源,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从而获得运用语文的规律。为了让学生阅读从量变到质变,我们教师要从学生阅读面着手,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努力盘活身边的阅读资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如何有效利用课外阅读资源為语文教学服务是每位一线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有所改善,教师们都知道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但对于阅读教学,特别是农村的学校,一些教师的做法还是不尽人意。

1.把课本当作唯一的阅读资源

语文课本作为重要的学习载体,一直都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资源,但是有些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把它当作唯一的阅读资源。这样做学生虽然能够学习到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但是对学生的发展是狭隘的,不能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满足不了现实生活的需求,也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2.对阅读资源缺乏筛选指导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家家户户都有电视、电脑,手机等。学生多多少少都会从这些设备上获得阅读的机会。教师也会引进各种资源进行课堂教学,而这些丰富多彩的资源却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在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却忽视了对阅读资源的判断和筛选,导致一些资源与学生的理解水平不符或者偏离了教学目标等,造成阅读资源利用的无效或低效。

二、盘活课外阅读资源的对策

我们把课外的阅读资源分为校内阅读资源、校外阅读资源和网络阅读资源。明确了资源的分类,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和利用。

1.校内阅读资源的有效盘活

学校里的图书室、阅览室,班级图书角是最直接的、最明显的阅读资源。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现有的资源,通过标准化的建设,发挥他们的重要作用。

(1)图书室、阅览室的建设。随着“书香”校园的活动开展,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越来越受师生的关注,地位是越来越重要了。为了更好地利用图书室的阅读资源,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学校应加强对图书室和阅览室的建设。首先,要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进行科学化管理;同时要规范购书的渠道,保证学生阅读书籍的质量。其次,要对图书室、阅览室进行布置。要设置优雅的环境,布局要合理,光线要充足,卫生要整洁,再加上一些读书的名人名言,使人激起读书的欲望。最后,还需要一位具有爱心,热心、耐心的图书管理员。作为图书管理员,对学校的藏书要了如指掌,要主动向学生提供新书的信息,介绍图书,帮助学生了解图书、利用图书,对学生服务要热情周到,做到百问不厌,百拿不烦。还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正确的指导和引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班级图书角的利用。班级是学生学习阅读的中心。而班级图书角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校内阅读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要花心思去开发建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如为图书角命名,提读书口号,写读书标语等;动员学生捐书、存书,利用学生家里的藏书,暂时存放在班级的图书角让全班阅读,到期末再取回。这样既“盘活”了家庭藏书资源,又大大丰富了班级图书角的书源。

除了对图书角的建设,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课外读物选择进行正确引领。在小学阶段要完成课标规定的一百万字的阅读量,必须要有足够的阅读资源。让学生尽可能地去读书是没错,但是现在书籍种类繁多,有些书根本不适合小学生阅读,有些读物对孩子甚至具有危害性。只有健康的读物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语文素养。所以,我们教师在班级图书角要进行读物筛选、分类,剔除一些不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或者不健康的读物。还要在课外阅读中,整合资源,帮助学生选择既健康又能满足学生兴趣的读物。比如,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建议向学生推荐适合其年龄特征的读物:向低年段学生推荐绘本《我爱我爸爸》《猜猜我有多爱你》,《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等;向中年段学生推荐《名人故事》、《历史故事》、科幻小说、古诗词等;向高年段学生读名著《西游记》、《水浒传》,精美散文《朝花夕拾》等许多名家名篇。还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查找相关作者的其他作品来阅读,如学习了鲁迅的《少年闰土》就可以推荐学生读《故乡》等。

2.校外阅读资源的顺势挖掘

教师要有意识地将语文阅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自然资源,拓展教材,增加学生阅读的机会。比如,在清明节的时候,组织学生去祭扫烈士墓,引导学生阅读纪念碑上的英雄事迹,使学生对烈士们的生平激起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通过自己的阅读,查找,收集,把英烈们的生平事迹都了然于胸。又如带学生参观江继芸纪念馆,学生通过解说员的介绍,知道了抗英民族英雄江继芸的戎马一生和丰功伟绩,从而激发了他们对爱国英雄人物的崇拜之情。就是在这样的情感驱动下,学生有的上网查找资料,有的去书店查找阅读资料,就这样利用校外的资源,引发学生的阅读热潮,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当然,校外阅读资源也是丰富多彩的,有书店,图书馆,社区等等,都可以为学生的阅读提供学习的机会。如家长可以带学生逛书店,为学生办理县图书馆借书证,到社区里看报,读新闻,使书报的来源更加广泛。

3.网络阅读资源的合理使用

网络具有丰富的阅读资源,如果将这些资源用于语文教学当中,就会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浩瀚的阅读海洋。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个主题单元都有拓展阅读材料,这些阅读材料知识面广,题材丰富多样,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要根据语文教材的特点,去准备、收集上课需要的阅读材料,比如背景材料、作者生平简介以及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掌握知识的一些阅读材料。在信息化时代,师生可以非常方便调动与文本相关的大量阅读材料,拓宽了学习领域。合理利用这个优势,语文课堂将无限精彩。

虽然网络资源浩瀚如海,但任由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很容易被游戏等一些危害性的信息所侵蚀,会对阅读造成低效或无效。所以教师要预先甄选下载优秀精品资源,建立阅读资源库,让学生从资源库里查找所要阅读的材料。例如: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之后,学生们从电脑上搜索、下载了大量的圆明园的历史,以及它为什么会被毁灭的等一系列的阅读材料。有的同学还在网上就“圆明园该不该重建?”这个问题进行探讨,交流看法,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调动起来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网络里丰富的资源,同时还要“去伪存真”,把优秀的阅读材料提供给学生,促进学生的阅读成长。

三、有效利用课外资源的助力——开展各种阅读活动

学生的知识、能力不是只停留在课堂上的学习,经常开展各种读书活动,也会对学生的知识掌握、阅读能力起到推动作用。比如三年级语文有个单元主题是名人故事,结合教材的特点,我班开展了名人故事会,要求学生去读一读你喜欢的名人的故事,然后在班上讲故事,评选出“故事大王”。学生们都积极响应,有的去书店买《名人故事》,有的上网查找名人轶事,有的去图书馆借阅等等,激起了他们浓厚的阅读兴趣。通过这次讲故事比赛,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培养,胆量得到锻炼,提高了朗读水平,还盘活了各种课外资源,可谓一举多得。当然,还可以开展演讲、辩论、答辩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会驱动学生积极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展开阅读,让学生的各种能力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得到全面提高。

语文的课外阅读资源就像一座亟待开发的宝库,它就围绕在我们的身边。只有我们教师善于挖掘,合理利用,发挥资源优势,才能让它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服务,才能去演绎精彩纷呈、百花齐放的阅读课堂。

猜你喜欢
图书室盘活课外阅读
西曲河村:盘活一座山 带富一方人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五侨联动”盘活 社区侨务出新
还得靠国庆档盘活 2019年10月电影票房排行榜
提高基层单位图书室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
图书角和图书室的设计欣赏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盘活存量与扩大增量齐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