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面对学生中的体育“弱势群体”

2016-05-14 15:07陈新灵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弱势群体体育竞赛弱势

当代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新课程标准》的推出已经给每一位体育教师指明了教学的方向,“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已经贯穿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然而,健康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其全面、和谐、健康发展。针对这一要求,我们不能避免地要面对学生中体育“弱势群体”的问题。所谓“弱势群体”即指那些身体健康状况较差,且缺乏运动能力,对体育知识知之甚少的学生。如何改善这些学生的健康状况,提高运动能力,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而学生中的这些“弱势群体”大多对体育运动缺乏兴趣,这就给体育教学带来更大的困难,如何扶持这些“弱势群体”是我们能否顺利地完成新课标任务的关键。本人就这一问题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教学:

一、寻找原因,提高认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学生发生胃痛、贫血、心脏病、肥胖等疾病的人数却越来越多,另外由于学习压力的影响,产生了心理问题都是引发学生体育中“弱势群体”的因素、这些“弱势”学生往往对体育的兴趣缺乏,因此在教学上首先要从思想上入手,改变他们长期以来对体育运动认识水平。如:上课前可以让学生通过电视、上网、图书等查找有关体育运动的一些知识,在思想上有所准备,从而为今后参与身体练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养成运动习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新课程标准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养成终身的体育意识。通过观察自然发现“弱势”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没有一个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一周运动时间少之又少。针对这一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首先从课堂常规要求入手。如运动服装问题,重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明确今天到课堂上是来做什么的。并且,在课堂的练习中,安排一些“弱势”学生力所能及的练习,使他们能积极地参与到练习中去。课后,布置一些练习,与家长们配合、督促完成好练习,以保证他们每天都有运动的时間,逐步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为终身体育意识提供保证。

三、参与运动,改善身心

体育的教学形式,主要采用的是体验式的学习,因其独特的形式可以达到传统的以发展推理和逻辑能力为主的学习方式所不能达到的目的。它对发展学生的空间与视觉能力,交往与合作能力等都有其特殊的作用。而“弱势”学生往往在自信心、意志力、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欠缺。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在与人合作的学习过程中,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如:参与篮球练习可提高协调、灵敏、合作的能力;通过体操技巧项目的学习,可提高身体的空间感觉、协调性和力量素质,以及互帮互学精神。通过游戏活动,使他们在愉快的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实现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目标。

四、提高体育运动的欣赏能力,进一步提高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早在上个世纪,电视的出现,给全世界爱好体育的人们提供欣赏高水平体育竞赛的机会。如70年代中国乒乓球队勇夺世界冠军,带动全国的乒乓球热;80年代中国女排“五连冠”掀起了排球热,到90年代的NBA篮球赛、世界杯足球赛,不仅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同时,引出全国篮球热和足球热的浪潮。因此,安排“弱势”学生有目的地欣赏一些电视传播的体育竞赛,或亲临现场观看一些体育比赛,可提高他们对体育运动的认识水平,从而也可提高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为今后参与体育活动,实现教学目标提高保证。

五、指定学习目标,明确努力方向

基于“弱势”学生身体素质较差的特点,在教学中,就要根据他们的身体素质状况,指定教学目标时,不能一成不变,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比如:学习排球时,先从自传自垫开始练习,根据学生技术水平情况,完成的次数各不相同,在完成规定的次数后,再进行对墙垫球练习,逐步过渡到双人对垫,一传球发球练习。不断地提高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并且,根据学生身体状况,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有了学习目标,有利于学生学习起来有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在身体练习的过程中,体会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状况带来的好处,从而坚定学习的信心。

六、为“弱势群体”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当前不论大大小小的各种各样的体育竞赛,都是为运动能力强的人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我们也应该为“弱势”学生提供参与体育竞赛的机会,如只有肥胖学生参与的拔河比赛,瘦小学生参加的绕杆比赛等,都可为“弱势”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以及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

以上只是本人对“弱势”学生教学的一点看法。随着社会的发展,研究显示,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国民体质健康水平相关。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人的体质健康某些指标却呈下降趋势。这就提醒我们,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试图通过体育教学扭转学生体质健康某些指标下降的意图是很难实现的,或者作用有限。但是,通过体育教育改善“弱势”学生的体育运动的认识水平,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还是有其积极的作用。关键在于家庭、学校、教师各方面对“弱势”学生的重视如何,这关系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的成败。

作者简介:

陈新灵,男,1966年8月出生,福建南平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职称。

猜你喜欢
弱势群体体育竞赛弱势
将弱势变为优势
全球尿素市场弱势运行
动力煤市场或将弱势运行
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法价值分析
论弱势群体保护之法律保障机制的建立
民粹风下,台军成岛内“弱势群体”
我国学校体育竞赛活动开展管理现状研究
高校课外体育竞赛对大学生健康干预机制的研究
为弱势妇女开辟阳光之路
陕西省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