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士大夫对日本的认识

2016-05-14 15:38周武权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甲午战争

周武权

【摘 要】甲午战争已过去了100多年,可是它对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无论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还是生活中,认真分析其失败的原因和当时士大夫们对日本的认识,对今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有必要的意义。

【关键词】甲午战争;失败原因;中国士大夫;认识与思考

甲午战争已过去了120多年,可是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时不时又会想起它,想起当时中国的士大夫们的一些观念,从而以史来激励自我成长。

一、甲午中日战争简介

甲午战争,是中国晚清年间发生的中国和日本之间为争夺朝鲜半岛控制权而爆发的一场战争。由于发生年为1894年即清光绪二十年,干支为甲午,中国史称“甲午战争”。甲午战争历时9个月,分为陆战和海战两个战场,日军攻下朝鲜的平壤,在黄海海战中大败北洋水师,之后又攻下中国的旅顺、威海,并于1894年11月22日在旅顺进行大规模屠杀,血洗全城。战后双方签订了《马关条约》,规定中方向日方割地赔款,中国清政府因此背负沉重外债,国力日趋衰退,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而日本因获得巨额战争赔款,国力军力迅速强盛,并逐渐走上军国主义对外扩张之路。

二、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不到位。通过研究发现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与封建的武士道精神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军国主义怪胎,极具扩张性和掠夺性。早在1855年,日本的改革派政治家吉田松阳子就主张:“一旦军舰大炮稍微充实,便当开拓虾夷。晓喻琉球,使之会同朝觐;责难朝鲜,使之纳币进贡;割南满之地,收台湾、吕宋之岛,占领整个中国,君临印度。”1887年就非常具体了。日本政府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决定在1892年前完成对华作战的准备,进攻的方向是朝鲜、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舟山群岛。7年后,日本正是按照这个时间表和路线图发动侵略战争,并几乎达到了全部目的。

(2)战略错误。现在来反观当时的中国方面,战前没有明确的战略方针和作战计划。由于统治集团主战、主和意见分歧,相互掣肘,事先既未组成专门的作战指挥机构,更无统筹全局的战略指导。始寄希望于俄、英等国的“调停”,继则在海陆战端已启的情况下仓促宣战,并命令北洋大臣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沿江、沿海“遇有倭人轮船驶入各口,即行迎头痛击,悉数歼除”。实际上是实行海守陆攻的作战方针。从战略规划方面,日本就已经拔了头筹。

(3)装备落后。在双方争取制海权的黄海海战中,清军以劣势兵力(清军3000吨以上军舰两艘,3000吨以下军舰10艘,日军3000吨以上军舰8艘,3000吨以下军舰4艘)迎击日军。而且受限于军舰制造时的技术条件,北洋军舰有效射击距离不超过3000米,而装备了新式测距仪的日本军舰吉野,有效射程可以达到5000米。日军还装备了新式的速射炮。海战中,北洋水师沉没的致远、经远、超勇、扬威4舰几乎都是被由吉野、浪速、秋津洲等4艘高射速、高航速的新式快舰组成的日方第一游击队击沉或重创沉没的。

(4)党派争斗。清朝后期,以光绪帝恩师翁同龢为首的清流派和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关系日益恶化。李鸿章空有宰相的虚名,但是只是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长期驻地为天津和保定,没有皇帝召见,不得擅自进京。

三、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國士大夫对日本的认识

甲午中日战争前夕,中国的士大夫们对日本的认识是不到位的,没有能抓住日本人的思想动机的本质。清王朝一直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不愿意醒来,长期存在的对日文化优势,蒙蔽了清王朝官僚、知识分子的眼睛,从而对于日本露出来的不轨野心,清朝朝野弥漫的是“好好教训一下日本”的声音。鸦片战争之后,一些开明的官僚士大夫开始认真审视世界,但他们注视的重点并不是日本,而是西方列强。历史上一直以来的文明高位,滋养了中国人的中华文化优越感,部分中国士大夫把日本称之为“蕞尔三岛”的“东夷小国”,傲慢的态度造成了对日本的了解不够。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并没有引起中国朝野的关注,知晓者则心怀蔑视地批评这是一个朝令夕改、改变风俗、荒唐无稽的儿戏般的政治变革。1874年,日本发动侵台战争,掠夺清王朝白银50万两,暴露了侵略野心,但是却没有引起清政府高度的警惕。当时,有很多出版物,如《日本杂记》讽刺日本是“东头西脚,西脚东头,不成东西”。甚至有人大肆鼓吹征日论,帮助日本恢复幕藩体制。

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士大夫普遍认为:“倭不度德量力,敢与上国抗衡,实以螳臂当车,以中国临之,直如摧枯拉朽。”这说明中国闭关锁国太久,中国的知识分子固守着天朝上国的迷梦不醒,这种认识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被彻底摧毁。

历史已经过去,我们要善于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智力参考。

参考文献:

[1]林和生.甲午战争前夕中日两国政局之比较[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2]李同勇.国衰兵弱 甲午战争前中日两国的海陆争锋[J].军事历史,2006(04).

[3]关捷等总主编.中日甲午战争全史[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甲午战争
史料如野马,史观如缰绳——由《甲午战争》一课说起
甲午战争与中国海权
辽宁省甲午战争研究会 辽宁大学甲午战争研究中心成立
赫德与中日甲午战争
从甲午战争得到的启迪
《甲午战争百年祭》评介
甲午战争中的日本间谍
纪念甲午战争100周年学术研讨会述略
甲午战争中清廷战略决策评议
勿忘国耻——纪念甲午战争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