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悟写,读写相长

2016-05-14 15:38李秀眉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模仿感悟写作

李秀眉

【摘 要】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两翼。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不应将二者分开,进行单一训练;而应以课文为凭借,挖掘写的因素,以品味、感悟、模仿为手段,贯穿写作训练,力图读写相长。

【关键词】阅读教学;感悟;模仿;写作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两翼。阅读是输入和积累,对提升人们的语文素养和提高写作能力起到重要作用,是有效表达是基础和前提。而写作是输出和表达,是人们思想和观点的有序表达,是阅读能力提升的外在表现。“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叶老指出了如何运用好语文教材“这个例子”。入选教材都是些文质兼美、富人文色彩的文章,尤其名家名作。在阅读教学中,我谨记叶老教诲,引领学生拜读名作、赏析记诵精妙处,积极发掘课文中的写的因素,让学生发挥联想与想象,联系生活实际,将感受诉诸笔端,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写的拓展与迁移。这即是我对阅读与写作关系的解读和做法,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以下是学生阅读后感悟、仿写的一些尝试、实践。

一、仿小标题

《邓稼先》里,杨振宁先生用饱含深情的笔触为我们介绍了不平凡的科学家、爱国者邓稼先。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杨先生没有系统介绍邓的事迹,而是用六个标题(“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两弹元勋”、“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民族感情?友情?”、“我不能走”、“永恒的骄傲”)集中了文章主题。在余秋雨的《信客》中,文章用“一”“二”“三”“四”的标题呈现文章脉络。谈家桢的《奇妙的克隆》一文用四个小标题使全文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鉴于此,我请同学们查找小标题的相关知识,课堂上学习了它的结构法和作用之后,要求在今后的三次大作文中模仿运用小标题,小有收获。在《小搞怪》中,桷以“调皮”、“可爱”、“可气”、“机智”四个标题介绍他家的小表弟;在《同桌的她》中,莫以“相遇”、“相处”、“相知”三部分展示了她和同桌之间用真诚浇灌的友谊之花;旭在《成长,因对手而精彩》中,用“眼望古代”、“试观当今”、“细察身边”三个标题介绍刘邦、水均益和身边同学如何因对手而更加精彩的故事。

学生尝试使用小标题,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清晰,长期训练,更有利于培养写作思路。

二、仿开头

好文章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美丽精彩的开头能吸引读者眼球。教材中不乏精彩的开头,如《紫藤萝瀑布》和《走一步,再走一步》开篇设置悬念激发兴趣;《散步》开篇一个短句,直接进入“散步”事件,还交代了人物;《羚羊木雕》开门见山,点出引发亲子冲突的矛盾核心;《贝壳》则用紧扣题目式,直接导入事件,方便开启下文。冰心的《观舞记》用同一句式“假如我是个……,我就要……来……”四个排比,写了自己若是诗人、画家、作曲家、雕刻家将怎么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气势磅礴地导入印度舞的民族特色。这是常见的文章开头法——修辞扮靓式。它巧用比喻、排比、拟人、设问等修辞手法,可使文章开头生动形象,富有气势,情景交融,如诗如画。课文《春》开篇用比喻、拟人,反复描摹初春乍醒的样子,创设了一个美好、活力的春天情境,同时又便于下文细致绘春。王家新在《在山的那边》诗里,用设问开头,后文顺理成章点出了山的那边“是用信念凝成的海”,这就令读者对诗歌主题有了很深的印象。

修辞扮靓式学生易学。在《大爱无声》作文中,多采用它,模仿得挺出色的。莫写道:“也许是一阵清风,也许是一场细雨,又或许是一束阳光,……爱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来到我的身边,给予温暖和关怀。”仔的是“爱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謠,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昕的最是独到:“爱是问候,细致入微;爱是默契,心有灵犀;爱是暖阳,尽在冬日释放暖心的光辉。大爱常于无声处,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与爱。”

三、仿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它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语文教材中比比皆是。课文《背影》用特写镜头精细地描写父亲艰难地爬月台为我买橘的背影已成经典,那几个动词浓缩了父爱子的深情,也深深地打动了儿子的心灵,使他获得特殊的感受,流下激动的眼泪。杨绛先生的《老王》里也多处用动作、语言描写来刻画老王的善,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秋天的怀念》《再塑生命的人》《小圣施威降大圣》《藤野先生》、《我的母亲》等文章,无一不使用细节描写这一利器来刻画人物形象。学了这些精彩的细节描写,学生们也略有感受,加之与父母朝夕相处,平日里仔细观察,竟也有精彩之处。在《大爱无声》里,六一前,昕的妈妈——高三班主任奋战在高考前没时间和女儿长谈对话,她将对女儿的负疚和祝福用文字在QQ的“说说”里(母女共用一号码)和邮箱贺卡上表达出来。女儿用特写镜头将这些朴实却饱含深情的文字缓缓地展露在读者面前,引起共鸣。依则将深夜里怕她着凉、蹑手蹑脚为她关空调的妈妈的侧影描写得神神秘秘。凯将篮球队友在场上的示范动作描摹得细致入微,在描摹中他领会了“冷静”对于处理危险处境的重要性,得到了无声却充满力量的帮助。邓面对与估算大相径庭的数学成绩,不解、悔恨、郁闷……是富哥在试卷上红色的“细心”“审题”字眼、是那双厚实的手在他肩上温暖而有力地按了按和鼓励的眼神让他又充满斗志。这三个细节也许令邓终身难忘。

四、仿自传

文言文对八年级的同学来说,已有一定的积累和感悟,但要用它来写作却有相当大的困难。《五柳先生传》是一篇别具一格的自传色彩的文章。作者故意隐去传主的家世、生平事迹等一般传记要素,而着重表现他的性格志趣与精神气质,刻画了一个爱好读书、不慕荣利、安贫乐道、忘怀得失、率真自然的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形象。学生对陶渊明的自赏自嘲读来朗朗上口,闭眼摇头晃脑地背诵,很有寿镜吾老先生之味道——很享受文中情境。难道年少轻狂的学生们与陶公玩穿越了?何不让他们也模拟着写自赏自嘲的文言小传?对,趁热打铁,陶醉之情款款流露。且看文静务实的文写道:“吾本顽童……不求提名于金榜,常为鸡飞狗跳、落井下石之始作俑者,夫妻吵架之挑唆者……自认为学有五车、才有一斗”,是不是让人忍俊不禁:原来文也是顽童一个。书曰:“姑娘向喜读书,却不似陶郎般不求甚解,而是更加不求甚解……姑娘爱笑爱哭,不喜尘世喧嚣,只求活得单纯快乐”,颇有陶公之风。锶道“此女不知何许人也,癫狂无度,昂昂自若……好读书,刨根问底,每有会意,便手舞足蹈。性嗜玩,忙碌而不能常得……环视其桌,脏乱不堪,忙至几欲崩溃至趴桌秒睡,且欲与清闲者等不可得,安求万事如意也”,瞧瞧,运用自然。最有趣的是楷的《格子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平日嗜穿格子衣,因以为号焉。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即广而告之,孰不知众人皆已晓耳。好动漫游戏,父母管而不能常玩。同学知其如此,或下课而谈之,期在同乐。既乐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余人各归其位写作业。”是不是逗比至极?是不是颇有文人之气?

在感悟模仿中,学生谙熟课文,性情流于笔端,个性释放,孰不乐乎?调动了写作激情,提高了写作能力,岂不一举多得乎?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每文有精彩之处,皆可感悟模拟。在模仿中,学生对文章内容加深理解,同时感悟了生活道理,体会了生活乐趣,调动了写作兴趣,提高了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提高了,对篇章结构的技法、语言的品味也就更谙熟于胸、驾轻就熟,最终也就阅读写作相长。这就在阅读教学中贯穿了写作训练,而非二者分开、单一训练。

猜你喜欢
模仿感悟写作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初探
智残儿童构音困难教学中的感悟
项目式模仿教学法在单片机教学中的应用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