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煤炭企业审计屡查屡犯问题的防范

2016-05-14 18:39何京臻
经济师 2016年7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

何京臻

摘要:文章主要从审计屡查屡犯问题存在的根源、解决屡查屡犯问题的方法、转变工作思路、提升审计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内部控制 屡查屡犯 方法转变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7-137-02

审计屡查屡犯问题不仅是外部监督的重点,也是内部审计所面临的顽疾,在企业运营的某些领域,被审计单位屡查屡犯问题的发生率甚至高达80%以上,屡查屡犯问题的发生不仅减弱审计效果、浪费审计资源,而且严重影响到审计严肃性和权威性。为什么会存在“年年查,年年犯”的现象呢?煤炭企业又应该从哪些方面有效控制上述情况的发生呢?本文通过逐项分析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屡查屡犯问题存在的根源

屡查屡犯问题虽然在对外表现形式上,可能表现在财务管理、资金管理、招投标管理、物资采购管理、资产管理以及合同管理等多个方面,但从问题根源出发,通过深入剖析产生问题的背景,将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一)企业内部控制管理问题

一是内控意识浅薄。内部控制环境是指构成一个组织的内部控制氛围,能够反映组织内部人员特别是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态度,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加强内部控制建设首先要对其重要性、紧迫性有清楚地认识,特别是企业负责人,要力抓内部控制,否则难以有效落实。目前,企业下属的部分单位负责人不太了解也不够重视内部控制,完全凭经验办事,企业内部“人治”现象严重;部分人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建章立制,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是一种环环相扣的监督机制;还有部分人认为企业的资金来自集团预算安排,只要按规定编制预算,取得使用经费即可,导致资金支出偶有失控的现象。

二是制度缺失,表现为在企业内部某些单位某些必要的管理办法缺失或者只有模糊的框架类规定,缺乏应有的实施细则、制度流程或操作手册,造成执行者无章可循、无法可依,在实际工作中只能凭借自身的经验和判断去落实,这就难免存在失误和遗漏,因此造成经常违反内部制度和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三是制度冲突或重复,表现为虽然有制度规定,但在职能化管理组织结构的企业内部,有时会出现不同职能部门间管理条线交叉、管理范围重叠的情况,形成政出多门、相互冲突或重复的现象,使得具体执行者无所适从,难以有效执行和整改。

四是制度虚设,即管理办法条款本身制定科学、规定明确,但执行过程中,个别管理人员管理意识浅薄,操作人员有章不循,在单位运营中形成了“认真执行者和违规敷衍者获得同等待遇”的尴尬现实,渐渐地违规行为不断扩散、形成惯性,最终导致整个制度形同虚设。

五是监管不到位、把关不严,存在管理弊端,不但影响了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也是导致违规问题屡查屡犯的根源。

(二)风险管理因素

风险意识是直接影响到每一个员工在处理审计发现问题时的态度,这对于内部审计工作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在煤炭市场持久低迷、煤炭价格大幅下滑、环保压力持续加大、利益相关方诉求不断增多的复杂形势下,大多数人的风险管理意识还比较薄弱,在实际生产经营中还存在着轻管理重生产的理念。这就需要在单位内部宣贯风险管理的思想,使身在单位内部的每一位员工都应该有正确的积极的风险防范意识。

(三)内部审计问责认识不到位

依法依规经营、违法违规必究是法制社会、公司治理的基本要求。虽然政府监管部门加大了对企业违纪违规行为的问责力度,企业内部治理也需要建立健全问责机制,但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权利至上”、重教轻罚等观念仍然存在,有些企业管理层和监督者不愿“唱黑脸”,愿意做“老好人”。个别高管层责任意识浅薄,没有打破原有的监管习惯和管理模式,对内部审计问责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抵触审计问责,未能形成有力问责的氛围。

(四)企业部分管理人员管理意识浅薄

一是企业内部部分管理人员管理意识淡薄,没有认真遵照执行公司相关管理制度规定,造成公司相关制度执行不力。二是各级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把关不严,监管不力,导致问题屡次发生。

二、解决屡查屡犯问题的方法

(一)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方面

前文已经分析了企业内控管理方面存在的五个问题,即内控意识浅薄、制度缺失、制度冲突、制度虚设和监管不严,接下来逐步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1.强化内部控制意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能否得到顺利实施,取决于企业内部人员的控制意识和行为,其中企业负责人的内控意识和行为至关重要。根据内部控制的要求,企业负责人对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完整性负主要责任,因此提高企业负责人内控意识应摆在首要位置。首先,要组织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中层领导进行内部控制知识培训,使他们能够充分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尤其是内部控制在实现企业经济目标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的重要性;其次,要将内部控制的思想贯穿到企业每一个员工,确保企业内部从领导到一般员工都能充分认识和了解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从而增强每一个人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责任意识,营造企业内部控制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良好内部控制氛围。

2.制度缺失。对于这个问题,简单地说就是“缺什么,补什么”,但在增加新制度时要注意:一是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避免短期内再次修订,制定制度时,要从市场出发,从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执行者的角度分析,细化制度与流程,尤其要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抓住控制流程中的每一个风险控制点。二是新制度要与原有的制度保持连贯性,避免出现重复和矛盾。三是要治标治本,认真分析制度缺失的原因,是企业内控管理环节存在漏洞,还是外部市场原因造成的,要抓住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避免再次发生同类的问题。

3.制度冲突或重复。对于此类问题,建议由企业内部控制管理部门牵头,对冲突或重复的制度从公司层面进行梳理,从制度制定到执行进行全方位的跟踪反馈,从适用范围、执行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然后再重新组织修订原有的制度,并在修订制度时加大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沟通和交流,避免再次发生冲突或重复。

我国东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不同地域文化、市场环境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对于企业所在的不同地域,就不能适用一样的制度标准,尤其是对于少数民族自治的地方,如果条件允许,应采用区分地域、层级或发展水平的差异化制度方案,从而避免“一刀切”造成制度冲突。

4.制度虚设。对于这个问题,一是要加强企业制度的培训与宣贯,提高企业员工的责任意识、参与意识。二是要加大对企业员工制度的考核力度,尤其是对关键岗位要定期进行重点考核。

5.监管不到位。内部审计时内部控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手段。对于监管不到位、把关不严,存在管理弊端的问题,一是要加大制度执行过程中的事中监督,开展过程实时控制。二是要增强管理者的责任意识。三是要加强执行结果的事后考核和反馈。

(二)风险管理应对方面

风险管理是保障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有效规避错误、减少错误、正确处理错误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企业战略落实、有效开展管控的核心途径,也是防范审计发现问题屡查屡犯的有效途径。随着市场经济各项建设渐趋完善,社会、政府、监管部门对企业风险管理的要求也在逐步加强,同时,市场竞争环境的日益复杂化、白热化,客观上也要求企业及其决策者能够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1.进一步完善风险监控体系。公司采取定期和日常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风险评估工作。风险管理部门每年定期(至少一次)组织开展公司全面风险评估工作,形成公司风险评估报告。日常评估工作由相关职能部门结合业务工作进行,评估结果体现在有关业务报告中。有关职能部门及直属单位根据管理需要,不定期组织开展专项风险评估工作。

2.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文化建设。风险管理是一项持久的工作,也就是说企业应当把风险管理制度持之以恒的执行下去,让企业每一位员工都对风险管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让大家在日常工作中自觉表现出一种风险管理意识。我们要在企业的精细化管理中注入风险管理意识,使风险管理制度成为企业发展安全的护航者,高效的保障者,使风险管理文化渗透到员工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当中。

3.加大风险管理知识的培训与宣传。一是通过开展内、外部培训、对标等工作,加强风险管理知识普及,提升各级风险管理人员的能力。二是开展风险管理工作检查、督导,强化各级领导的风险管理意识和责任。三是持续推进经济本安体系建设、完善与落地工作。四是推动集团各大本安体系融合的研究工作,五指并拢形成全力,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三)建立内部审计问责制度和多重闭环的问责流程

首先,建立内部审计问责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并划分五个质量控制环节:一是开展审计,核查存在的问题及其发生的原因;二是明确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责任界定,听取相关责任人的表述和收集相关的证据;三是联合相关部门研究提出责任追究意见,或者按照企业相关规定对于问题比较严重的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四是联合法律事务相关部门受理相关责任人的申诉,组织复审;五是下发审计决定,对审计决定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其次,对每个环节都实施闭环控制程序,依据每个环节的关键控制节点进行质量控制,按照“事中审计—揭示问题一反馈信息一审计整改”来实现控制目标,且只有在符合质量要求或经修改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环节,形成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多重闭环控制流程,从而降低审计过程风险,保证审计结论正确、证据充分,责任追究适当。

(四)强化审计后续整改工作

后续审计是对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和是否存在屡查屡犯的检查。只有强化审计的后续整改工作的力度,才能有效维护审计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为此,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着力解决审计欠账,要切实把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二是着力形成审计闭环,今后要对新实施的审计项目,实行三到位目标管理,即:发现问题、所提建议确切到位,整改方案落实到位,整改结果检查到位。三是着力构建整改机制,形成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力争从源头上解决整改难的问题。

三、转变工作思路,提升审计管理水平

随着中央“反四风”的形势发展,中央纪委、国资委对中央企业的要求正在逐步提高,打击腐败、查处违规违纪问题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今后一个时期审计工作将紧紧围绕反腐、改革、发展,重点加强对重大决策、财政财务收支、土地管理、重大投资、资产资源出让、国有资产处置和国有企业投资经营等重点环节以及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监督评价,审计人员要履行好审计法定职责,把问效、问绩、问责贯穿始终,促进国家理好财、用好权、尽好责。为此要求企业审计部门,要切实肩负起发现问题的责任,保证审计屡查屡犯问题彻底整改到位,为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首先,要加强对重点业务和重点领域的审计监督。按照企业年度审计计划的安排,继续完成各项审计工作。重点做好离任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和基本建设、生产性资金工程项目的结算审计工作。

其次,进一步优化提升风险管控能力。通过内控评价标准,进一步明确业务流程的控制目标、关键风险点、关键控制点和职责分工。加强对煤炭市场价格、成本控制等方面风险因素的全局性、趋势性研判,深入分析可能对公司经营目标的影响,超前制定应对措施和应急预案,提高重大风险分析和应对的及时性、有效性。

再次,切实抓好审计队伍建设工作。着力培育审计人员职业素养,要逐步建立和培养审计骨干梯队,保持审计后劲和活力。继续加大培训教育和理论研究力度,以外培、内培以及和标杆单位的对标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审计队伍的业务能力,重点提升审计人员的管理和实战能力。开展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煤炭企业成本控制审计评价等前沿课题研究,组织优秀审计项目评选活动,进一步提升内控审计理论研究水平。

最后,转变方式,提高效率。审计部门逐步转变工作方式,在审计过程中,采取多部门联动、多条腿走路的方法,调动各业务部门和各单位的力量,整合资源,形成监督合力,提高审计监督效能,打造“大审计”格局。公司把审计发现的问题当成日常工作的重点常抓不懈,避免屡查屡犯的现象发生。

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经济社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企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企业经营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审计需要与时俱进,审计人员要以此为契机,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深入领会十八大精神的实质和内涵,不断转变工作作风,站在公司科学发展的高度,扮演好“经济卫士”的角色。通过充分反映和揭示企业存在的深层次的问题以及重大风险,确保国有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保值增值。促进领导干部勤勉尽职、廉洁自律,真正做好企业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切实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驾驭风险的能力。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
交通运输行业内部控制问题探析
基于我国国情的COSO报告应用研究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内部控制角度的利润操纵行为探究
互联网形势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探究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