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菜粕上涨逻辑深度研究

2016-05-14 22:13龙智科
中国证券期货 2016年7期
关键词:菜粕豆粕气候

龙智科

豆粕、菜粕是期货市场上的兄弟品种,有同涨同跌的命运。今年的表现十分抢眼,上涨都超过千元,幅度更是惊人。

豆粕、菜粕是期货市场上的兄弟品种,有同涨同跌的命运。今年的表现十分抢眼,上涨都超过千元,幅度更是惊人,豆粕累计上涨幅度52%,菜粕累计上涨幅度67%,如此火爆的行情豆粕1609合约和菜粕1609合约都吸引了大量的资金进场,单豆粕1609合约就吸引了70个亿的资金规模进场博弈,菜粕1609合约则吸引了20亿左右的资金。无论是涨幅还是博弈的资金量都足以吸引期货市场参与者的眼球。(见图1)

期货豆粕1609合约从去年11月最低2251元上涨至目前最高3425元上涨了1174点涨幅达到52%,这一波行情当中分成了两个典型的趋势,一个是长达5个月的震荡势(去年11月到今年4月初),另外一个就是今年4月中旬向上突破箱体之后走的这波强势上涨趋势(专业名词叫多头趋势)。这两种典型的走势诠释了期货市场的魅力所在,利用较小的资金成本撬动较大的投资回报,同时也说明了有准备才能抓住属于你的机会。震荡期就是准备期,上涨期就是把握机会的时期。(见图2)

期货菜粕1609合约同样从去年11月最低1726元上涨至目前最高2895元上涨了1169点涨幅更是达到了67%。同样也经历了去年11月到今年4月的震荡期和4月向上突破之后的上涨趋势期。这两种典型的趋势构建了一波完美的走势,是广大投资者需要认真学习的重点。其中的投资逻辑,影响趋势变化的因素及操作时资金的管理都值得我们去反复推敲和计划,如果有一年我们面对如此诱人的机遇,我们该如何把握。

谈到这里,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豆粕这个品种的来源及用途,豆粕是大豆经过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大豆提油之后的比例大约为20%的豆油80%的豆粕。豆粕是一种高蛋白质,是制作牲畜与家禽饲料的主要原料,还可以用于制作糕点食品、健康食品、化妆品和抗菌素原料。成品豆粕98%以上用于各种饲料的生产与加工,只有大约2%的豆粕用于食品及其他工业。

作为饲料,大约85%的豆粕用于家禽和猪的饲养。因为豆粕中含有多种氨基酸,这对家禽和猪摄入营养很有好处。此外,豆粕最近几年来被广泛的应用于水产养殖业及宠物食品业。(见图3)

通过以上对豆粕的由来及用途中了解到这波上涨实际上是受到了这轮猪肉上涨的带动以及市场预期作用的牵引。这里要简单的讲解一下猪肉上涨与豆粕上涨的逻辑关系,首先猪肉上涨是因为猪的价格经过了长达3年之久的低迷期,导致了产业内的优胜劣汰及全面去产能、去库存的惨痛时期,使得猪的存栏量达到了历史低位,然后触底反转走出了一波长达接近10个月的上涨周期,同时猪肉的价格也达到了历史高位附近,猪价上涨接近尾声,而猪价接近上涨尾声则说明当前猪的补栏情况得到改善,那么也就说明猪多了,猪多了就会提高饲料的消耗,那么饲料的价格就容易受到基本面的改善而走出上涨的走势。这是供需关系分析的重点,当需求有明显的改善则会影响走势主线的变化。混沌理论谈到一点,市场总是会选择阻力最小的一方进行突破,只有更多的做多因素叠加到一起才能形成市场的共识与合力。我们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了,需求方面的变化及市场对需求的预期是偏利多的,得出的结论是在4月份走出的向上突破行情是合情合理的。那么未来的主要方向就是多头趋势。

前面提到供需关系的分析可以让天平有所倾斜帮助我们寻找到阻力最小的方向,我们通过对需求方的分析及预期得出需求在未来的时间段是逐步放大的过程,那么我们还需要观察一个方面来判断这个多头趋势是否有持续力,那就是我们的供给因素。由于豆粕是大豆提炼之后得出的副产品,所以我们就需要了解大豆的基本面。

影响大豆的基本面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

1.大豆种植面积。大豆种植面积是影响大豆供给的重要因素,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种植之后实际的产量大小还会受到气候影响。

2.气候因素。种植面积确定之后,天气因素就成为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了。大豆的生长需要水分、光照时间和温度。任何一项变化都会影响到大豆的生长过程,从而影响产量。另外,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会影响大豆的产量,这些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干旱、水涝、低温、虫害等。在最后收割时,单产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气候的作用。

3.季节性影响。全球大豆一年两次集中性供给。就我国而言,北方春大豆10月份收获,但是由于刚收割的大豆含水分较高,运往南方销区容易变质,不方便储存,需要晾晒之后才可外运,故大宗外运要比农民上市迟一个月左右。同时,粮食部门或其他粮食经营单位根据当年产量丰歉及价格变动趋势会有囤积或急售现象,给贸易市场价格带来难以预测的变化。但基本规律是,供应充足的产量较多的年份,11月-1月市场大豆较多,以后月份相对较少;供应短缺和生产量相对减少时,11月-1月份市场大豆相对较少,以后月份相对均匀,这是囤积的作用引起的。那么大豆的价格呈现季节性变化:11月由于新豆上市,价格不断下跌,到了1月份由于新豆继续上市,价格下降到最低,此后价格开始逐渐回升。

那么今年的大豆供应因素是什么样的环境呢?

由于我国大豆是存在供需缺口的,所以我们需要通过进口大豆来填补国内的需求缺口。那么我们从大豆的供应因素当中需要了解主要的大豆出口国美国、阿根廷及巴西的供应因素。

一般每年的6月份会公布美国大豆种植面积数据,近年来由于大豆的需求日益增长,大豆的种植面积年年增长,所以种植面积数据已经不具备市场炒作预期的功能,那么他对大豆供应的影响力逐渐缩小。而气候因素则是近年来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因为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大豆的产量。那么今年是什么样的气候呢?

最近我国经历多轮强降雨天气,使得市场预测今年开始逐步步入拉尼那现象,拉尼那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温度低于平均温度的现象.拉尼那一般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是修正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气候失衡的一种自然方式。在拉尼那现象发生的年代,季风非常大,中国有降水偏多倾向,须注意防涝。那么特征是我国北部今年容易发生自然灾害,而我国大豆种植大多在我国东北部,这样市场会预期今年大豆生长率不理想。同时近期阿根廷受天气影响,大豆发生大规模减产的情况,美国大豆出现明显上涨,使得国内大豆、豆粕都出现明显上涨。然而重要的是这种气候持续的时间会直接影响市场做多的周期会比较持久。在这样的合力作用下豆粕、菜粕的多头趋势才会如此强烈。然后尽管目前豆粕、菜粕涨幅已经惊人,我们还是认为在拉尼那气候的持续影响下,未来的1年周期内豆粕、菜粕品种易涨难跌。

猜你喜欢
菜粕豆粕气候
豆粕、双低菜粕及普通菜粕碳水化合物分子结构分析及营养价值评价
发酵菜籽粕对生长猪营养物质消化率、生长性能及血清参数的影响
豆粕:养殖饲料需求回升 国内豆粕价格上涨
豆粕:贸易谈判持续进行 国内豆粕价格振荡
豆粕:贸易谈判再生变数 国内豆粕价格上涨
瞧,气候大不同
2017年第一季度豆粕市场回顾及第二季度展望
气候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