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千古之谜:羊舌晋侯墓地(连载)

2016-05-14 06:13吉琨璋
文史月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墓葬被盗墓地

吉琨璋

又一处晋侯墓地

通过对墓葬形制、陶鬲及玉器看,我们认为墓地的时代约为西周晚期到春秋时期。将这里与北赵晋侯墓地进行对比和初步分析,并结合大型的车马坑和大量的祭祀遗迹,我们可以确定这里是一处两周时期的晋国国君墓地,是一代晋侯和夫人的异穴并列合葬墓,时代约在两周之际或稍晚。

在发掘大墓的同时,我们还对墓地及周围进行了考古调查、小范围钻探和抢救性的发掘清理,初步搞清了该墓地性质和大致的分布范围。初步探明,整个墓地由大型墓葬和中小型墓葬组成。大型墓在墓地北部,沿岭线边缘东西分布,目前已勘探出5座中字型大墓和一座车马坑,东部的2座为一组,西部的3座(已于近年被盗)是否为一组尚不清楚,两者之间相距60多米,均为带南北墓道的“中”字型大墓。紧靠着大型墓的南面是中小型墓区,并向南延伸,中小型墓区的中型墓葬多有车马坑。

我们发掘了部分中小型墓葬。在大墓的南部和西南侧清理了15座陪葬墓,这些陪葬墓大小不等,出土了大量的铜鱼、陶珠,这些东西应该是镶嵌在椁室内壁或棺饰上面。大部分的陪葬墓都有陶鬲、铜礼器、玉覆面、小型的玉组佩或玉串饰,铜礼器多是明器,这可能与时代特征有关。在南部中小型墓区,我们从盗掘者手中抢救性地发掘其中的一组中型墓葬,出土有铜鼎和玉石器,该组墓还配有车马坑,墓葬时代为春秋早期。另外,我们在墓地西南边缘的高速公路的取土场还抢救性地发掘了4座小型墓葬,出土有陶鬲,时代与上述墓葬相同。

那么,羊舌晋侯墓地与上个世纪发现的北赵晋侯墓地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北赵晋侯墓地位于天马—曲村遗址中部,在北赵村南,这个墓地的发现和发掘,在1992、1993年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并且是《考古》杂志组织评选出的“中国二十世纪100项考古发现”之一。自1992年至2002年,北京大学、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进行了7次大规模发掘,共发现晋侯及夫人墓九组19座,除一组是一位晋侯和两位夫人外,其余均是一位晋侯和一位夫人。整个墓地东西长约170米,南北宽约130米。墓葬可分三排,北排四组,中排两组,南排三组。在每组墓的近旁,有数目不等的陪葬墓和祭祀坑,每组晋侯和夫人墓的周围都有数座陪葬墓和一座车马坑,有的祭祀坑打破了墓道和附属车马坑。

晋侯墓地出土许多珍贵的青铜器、玉器、原始瓷器,有的青铜器上刻铸有大量铭文,出现的晋侯名字有6个,其中有晋侯苏,《史记·晋世家》:“十八年,釐侯卒,子献侯籍立。”索引云:《系本》及谯周皆作“稣”。二者吻合。以此为基点,结合对其它铜器铭文的研究及对墓葬形制、青铜器、陶器的型式观察,考古学家大致推定九组墓葬是西周时期至春秋早期的九代晋侯及夫人墓葬:即晋侯燮父、武侯、成侯、厉侯、靖侯、僖侯、献侯、穆侯、文侯(或殇叔)。

北赵晋侯墓地位于羊舌晋侯墓地的西北方向,比较有意思的是,北赵晋侯墓地的墓向是北偏东,羊舌晋侯墓地的墓向改为北偏西,方向正对着前者,这说明了两者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事实上,羊舌晋侯墓地M1组墓与北赵晋侯墓地的最后两组墓中的M63、M93不仅墓葬形制相同或相近,而且时代也相近或相连,我们可以认为,羊舌晋侯墓地是北赵晋侯墓地的继续。

墓主之谜

羊舌晋侯墓地M1、M2均是一椁两棺,椁室内已严重盗扰。从M1棺内残留的墓主人下身看,头向北,采用仰身直肢葬式。下身残存玉器还有璜组佩、大玉戈、大玉璧、扳指、踏玉、金腰带饰件等。玉器制作精美、大气,其中有数件时代可早到商或更早。M2全部被扰乱,仅在椁室内扰乱的土中见到数件小玉器。两座墓葬的青铜礼器一件没留下,没有能够进一步说明墓主人身份的遗存,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之谜。

那么,墓主人该是谁呢?

对比羊舌晋侯墓地和北赵晋侯墓地的墓葬形制特征及葬俗,我们认为,羊舌晋侯墓地的墓葬形制与北赵M64组的M63及M93的墓葬形制相同,特别是墓底积石结构几乎相同,说明时代也应相去不远,前者是后者的继承和发展,这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其一,墓葬规模。北赵晋侯墓地最晚也是最大的墓葬其墓室面积仅30余平方米,北墓道为9级台阶,全长不足35米。羊舌晋侯墓地墓葬规模无论从哪些方面看都是北赵晋侯墓地所没有的。

其二,祭祀规模。羊舌晋侯墓地M1、M2的墓室南部和南墓道上的大量祭祀坑,反映了祭祀规模宏大和频繁。北赵晋侯墓地的M93仅在南墓道上发现14座祭祀坑。

其三,车马坑。羊舌晋侯墓地M1、M2组的东侧,有一座东西向的长方形车马坑,略小于北赵晋侯墓地M8、M31组墓的车马坑。

其四,时代。M1出土的玉器特征、陶鬲特征等诸因素均是两周之际的典型特征。其年代应在两周之际。

综合上述各项因素,我们认为羊舌晋侯墓地的时代应该紧接着北赵晋侯墓地,如果北赵晋侯墓地的最后一组墓(即M93组)的墓主是殇叔的话,羊舌晋侯墓地M1的墓主人可能是晋国两周之际的一代名君晋文侯,结合晋国发生在西周晚期和春秋早期的历史,这样的认识也是合理的。晋文侯是晋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在位35年(前780—前746),挟辅周平王东迁,有周室再造之功,按常礼,他也应该享受很高级别的葬制,羊舌晋侯墓地M1的葬制也与他的丰功伟绩相符。他死后晋国内战迭起,最终庶系代嫡,其墓地被毁也许与这段历史有关。

虽然这样的结论还缺乏直接的文字证据,但已经有的一些迹象促使我们更深入的思考这些问题。

对羊舌晋侯墓地M1墓主人的推论,促使我们回过头来重新讨论北赵晋侯墓地最后一组墓的墓主问题。北赵晋侯墓地共发现了九组19座晋侯和夫人的墓葬,时代约从西周早期延续到两周之际,学术界对前八组墓的墓主人歧义不大,惟对最后一组墓的墓主人存在较大的分歧,一种意见认为是晋文侯,一种意见认为是殇叔。笔者也主张后一种意见,并曾做过专文讨论。现在,羊舌晋侯墓地的发现和M1墓主的推定也反过来为后一种意见提供宝贵资料。

羊舌晋侯墓在历史上被盗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奇怪的是,与之相距仅4500米的北赵晋侯墓地却没有遭到盗掘,不仅如此,曲村遗址墓区的所有墓葬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都没有被盗,羊舌墓地的陪葬墓也没有被盗。地层的证据被盗是在汉代以前,盗坑似乎是大开挖的。椁室内迹象表明盗掘时间大约在下葬后时间不长,盗掘者抬走了青铜礼器,但对棺内的玉器却兴趣不大,将玉戈、璜等毁坏并随意抛撒在棺椁间。据此可以认为,羊舌M1、M2被盗是一种有意识的破坏行为,即毁墓。根据种种现象和发生在两周之际的历史背景,我们推测可能与家族复仇有关。晋文侯之后嫡系晋侯有昭侯、孝侯、鄂侯、哀侯、小子侯和晋侯缗,这一时期是晋国历史上有名的嫡庶之争时期,分封于曲沃的庶系与居于翼的嫡系正宗争夺政权,内战长达67年,最终庶系夺取政权。这种毁墓行为应该是曲沃庶系一支在夺取政权以后,对翼嫡系一支的报复。而北赵晋侯墓地历史上无一被盗的现象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如果M1是晋文侯墓的话,晋文侯与曲沃庶系一支的始祖成师是兄弟关系,而北赵晋侯墓地的诸位晋侯(包括殇叔)是他们的共同祖先,成师后代的毁墓行为也仅限于成师的平辈,并没有涉及到其上辈,更没有破坏祖先墓葬的道理。

也许羊舌M1、M2的被毁盗,注解了晋姜鼎的传世。据《尚书》记载,晋姜是文侯的夫人。如果M1是文侯的墓葬,那么M2就可能是晋文侯夫人晋姜的墓葬。传世有晋姜鼎,最早见于著录的是北宋吕大临的《考古图》,现在器已佚,仅有铭文传世。我们知道,传世青铜礼器多是出自墓里,宗庙礼器传下来的几乎没有,晋姜鼎所以能在北宋以前现世,可能是出自墓内,羊舌M2被盗的时间大约在汉以前,如果M2是晋姜墓的话,晋姜鼎被盗出并传世也符合常情。反之,晋姜鼎的传世也验证了我们对发掘迹象的判断,同时也符合对这组墓被盗情况的推测。

(下)

猜你喜欢
墓葬被盗墓地
河南渑池发现42座春秋戎人墓葬 形制与陆浑戎王墓基本一致
二里头遗址发现高规格夏代墓葬
包山底
无天于上2035 第4话 新任务
他的名画被盗了吗
黑邮票被盗
河南洛阳发现曹魏时期大型墓葬
最大坟场
莫斯科墓地拟覆盖免费WIFI方便扫墓者
艺术品被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