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探讨

2016-05-14 14:38高峰刘庶
科技资讯 2016年7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校企能力

高峰 刘庶

摘 要: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国际化的进程,出现一个新现象,各个地方高校和企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校企合作模式已经成为地方高校和企业双方进行探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的主要形式,也是地方高校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和培养专业性学生的重要方式,通过运用校企合作模式,地方高校就可以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来加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完善学校的就业服务体系,将校企合作真正的运用到实处,探索高校和企业之间合作的新模式,通过校企合作模式的推行,来提高地方高校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地方高校 校企合作 高校学生 就业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3(a)-0137-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高校的教育体制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社会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关注,当前,我国地方高校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高校教育没有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的统一,这个问题已经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地方高校学生的就业能力,针对这种形势,各个地方高校都开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教师的实践教学。这篇文章就是在校企合作模式的基础上,来探讨高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的策略,目的在于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地方高校的实践教学水平,切实提高地方高校的学生就业率。

1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和企业合作的主要模式

1.1 地方高校科研成果走向社会模式

很多地方高校会将自己该校的科研成果,通过各种学术交流会,技术共享等形式,来将该校的教学成果,科研成就展现出去,通过市场的传递作用,促使科研成果以转让合同的形式进行“商品交易”,让科研成果走向社会市场,有的企业也会把购买到的科研成果,做成商品在市场上进行推广。

1.2 高校的校办工厂模式

高校的校办工厂模式,是一种特殊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是由地方高校自己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品牌影响力,来创办属于他们自己的科技产业,比如:清华紫光、北大方正,都是这一模式的校办工厂。一般的校办工厂,他们的科学技术占有很大的优势地位,可以为该学校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1.3 长期合作协议的签订

地方高校和企业通过签定长期全面合作的协议,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在毕业生的就业、科学研究、专业设置、实验实习等方面与企业保持长期合作模式。地方高校通过与企业进行合作,促使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加切合实际、高素质,当毕业生进入社会工作,能很快地适应企业,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无缝连接”。

2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和企业合作之间存在着不足之处

2.1 政府没有颁布完善的政策和法规

政府在校企合作模式给予资金和政策方面的保障和支持,导致校企合作没有一定的法律依据和支持。虽然国家有在校企合作方面制定了相关法律,其法律的保障措施不够完善, 有些地方政府把校企合作模式放于表面,没有在制度上、保障上、法律上给予落实。致使我国高校和企业的合作进程缓慢,甚至阻碍了校企合作模式的施行。

2.2 高校教师缺乏必要的思想认识

有的地方高校教师认为,学校应该是对“人的精神”的一种培养场所,是学生憧憬理想,教师实现教育报负的地方,学校不应该过分地追求学生的就业率,教师也反对校企合作模式,因为校企合作会使高校学生过早职业化,不利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高校是培养个体的精神与物质相统一的场所,既不能离开精神谈物质,又不能离开物质谈精神。要注重学生毕业之后的出路,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讲究一定的先后秩序的,都是按照“先谈生存之道,再谈发展之道,然后谈国家与民族的兴亡”。所以说,校企合作并不会影响高校学生的培养,这也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一门学问。

2.3 企业对校企合作认识深度不够

作为企业,他注重的是自己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目前劳动力市场的供需不平衡,一般都是毕业生“求”企业,企业就会有一种“高傲”的姿态,认为自己给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毕业生就得鞍前马后的为企业创造利益,忽略了毕业生是有发展潜能的,很多企业注重毕业生的工作经验,不想在人力物力上过多投入来培养毕业生。

2.4 校企合作模式单一

当前,校企合作都只停留在形式上的合作,缺乏内容层次上的深入合作,在校企合作活动中,一般企业都采用以经济利益为合作的核心模式,对来企业实践的学生进行工作安排, 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地方高校对校企合作局限于教研成果的市场化,并没有为学生提供实在的帮助,使学生成为简单的劳动对象,教学效果差。

2.5 对校企合作缺乏管理措施

目前, 我国地方高校在教学方式上,还是传统的教学法,不能适应校企合作模式的发展需求,严重阻碍校企合作的开展。有的地方高校,在校企合作产生的效果评价管理上认识不全面,学生参加校企合作的学分管理上存在缺陷,也严重地影响了校企合作。

3 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3.1 “零距离”培养模式的构建

地方高校要根据当地的市场需求,推进教育教育改革,高校在教学、实习等环节贯彻“零距离”培养模式,真正的实现学校和企业在教育教学、实习实训、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一体化合作,构建“零距离”的校企合作模式。地方高校和企业通过将各自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建立高效的教学实践体系,实现地方高校和企业合作的“无缝连接”。

3.2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组建

校企合作模式的顺利施行,这就要求地方高校组建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地方高校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组建:一方面是地方高校要选派优秀的、有能力的教师去当地的企业和有名企业的一线队伍中去学习和实践,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而且也能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是企业要选派优秀的、有能力的员工到地方高校进行学习,可以适时地开展工作经验交流会或者个人演讲,将自己的实践经验传授给地方高校的大学生。通过“双向”的学习,使两个不同的团队得以相互学习、进步,共同成长和发展。

3.3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推行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顺利推行,需要地方高校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并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慢慢渗透。首先,在学生的专业培养上,地方高校要根据当地的市场需求,做出及时的修改和调整;其次,在课程设置上,地方高校要特别注重专业课、实践课、公共课三者之间的设置比例,突出较强的教学实践性和实际应用性;最后,在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手法上,要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提高地方高校的教学实践性。

4 结语

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率,取决于学校能否培养出企业所需的专业性强的学生。校企合作模式进入高校课堂,高校通过此模式来提高学校学生就业能力,也获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参与企业的实际操作以及企业新产品的研发过程,在这种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也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为高校毕业生打下基础,毕业生有正确的态度选择职业岗位,要按照“先就业,后择业”的程序,慢慢适应社会就业形式,在开始寻求发展,切实提高地方高校学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 谢准.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J].经贸实践,2015(8):218.

[2] 金峰,蒋华朋,崔妍.基于第二课堂的高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以校企合作开展专业实践为例[J].求知导刊,2015(18):38-40.

[3] 刘晓红,蔡敢为,曾冬梅,等.地方高校工科学生就业实践基地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114-117.

[4] 林琦芳.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的研究[D].华侨大学,2013.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校企能力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