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紫砂陶之美

2016-05-14 05:12徐六萍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造型艺术紫砂陶

徐六萍

摘 要:选择宜兴紫砂壶优劣的标准归纳起来,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泥、形、工、款、功”。泥、行、工、款都是属艺术标准,而功为功用标准。

关键词:紫砂陶;造型艺术;传统美学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1-0048-01

紫砂行业人才辈出,犹以邵大亨最,连现代国家级大师顾景州先生也这样说:前有古人,后无来者。其作品甚多,其中以大亨掇子最为有名,带有离奇传说。清高煕《茗壶说:赠邵大亨君》:邵大亨所长,非一式而雅,善仿古,力追古人,有过之无不及也。其掇壶,肩项及腹,骨肉亭匀,雅俗共赏。无飨者之讥。识者后来居上焉。注权胥出自然,若生成者,截长注尤古峭。口盖直而紧,虽倾侧无落帽忧。口内而狭,以防其缺,气眼外小而内锥,如喇叭形,故无窒塞不通之弊。

继以时大彬以“三大”之后,紫砂壶又迎来了新的高峰,陈鸿寿、宇子苶、号曼生、乾隆――道光年间(1768-1822年),原籍浙江鱼塘,著名的西冷八家之一。文学、书画、篆刻都精好,他在宜兴的邻县溧阳任过三年县宰,喜爱紫砂,曾手绘十八(数字并不一定十八,十八只是量词而已,如十八就成年之类)请杨彭年及其弟宝年等按式制作,然后由曼生及其幕客江听香、高爽泉、郭频迦、查梅史等刻书画装饰,世称“曼生壶”曼生壶底常用“阿曼陀室”、“桑连理馆”印记,把下有“彭年”印章。陈曼生对宜兴陶业的振兴有非常大的贡献。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紫砂陶,其本身就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的文化土壤中,因而,它的造型艺术深受中国传统美学的影响。其在造型上的的艺术美大致体现在线条、式样、装饰等三个方面。由此可以引申出四种具象的表达,即方与圆、繁复与简约、曲线与直线和骨感与肉感。

当今,选择宜兴紫砂壶优劣的标准归纳起来,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泥、形、工、款、功”。泥、行、工、款都是属艺术标准,而功为功用标准。

一、方与圆

好的方壶总给人一种或挺括周正、端庄大气或刚正不阿、一丝不苟或挺拔清奇、坚硬利索的感觉。圆是最有弹性的几何形,它在紫砂陶的造型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几乎所有的壶形都有圆的踪影。人们通常对圆形壶外形的基本要求是“圆、稳、匀、正”,甚至要达到珠圆玉润的地步,而纯粹使用方形来造型的紫砂陶不多。但是,圆与方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无方就显不出圆,所以在紫砂陶造型中通常是方与圆相交融的。

二、繁复与简约

美有两种:华丽之美和简约素净之美。对应到紫砂壶上,可以说花货体现着一种绚丽逼真之美,而光货则体现着简洁质朴之美。艺术作品取法于自然是其基本规律,自然界的花鸟虫鱼、山石树木、瓜果蔬菜无一不成为艺术家的创作素材。历代紫砂艺人在继承前代其他工艺器皿匠人对自然地借鉴基础上,采用各种雕塑手段创造性地把多姿多彩的自然物象,或融入紫砂陶造型之中,或艺术地加工设计成壶形,巧夺天工,精美绝伦。这样的作品展现出一种雍容富丽的审美境界。

三、曲线与直线

中国的艺术作品,无论雕塑、绘画、书法还是建筑都非常重视线条。那么线条有什么样的审美特征呢?主要有两大方面:一、简约,二、变化。正是这种简约给艺术创作者提供了寄托和浓缩情感意绪的无限空间,而变化又使线条成为了艺术作品中最活跃的因素,二者相辅相成。结合到紫砂陶上的线条来说,主要有两种,即:曲线与直线。曲线是最有张力和流畅感的。他既不像直线那样生硬,也没有标准圆弧那样的柔弱,而是介于力度与弹性的中间点。由此延伸到紫砂陶上,使整体有种流动感,而又不失力度。如果说曲线给人舒畅、轻快地感觉,那么直线就给人以挺拔、向上的感觉。紫砂陶挺拔、硬朗的气势神韵,从线型的角度和直线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不分伯仲,创造出和谐统一的审美效果。

但是,中国的传统审美是崇尚简约、玄淡的。自然、朴素的美才是最高的境界。紫砂光货,没有复杂的层次,没有艳丽的色彩,突出的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美。它们往往采用简洁明晰的线条、方圆展示质朴本色。

四、骨感与肉感

除了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可以从中看出一种骨力外,紫砂陶同样也有一种“骨力”的美。简洁利索、清奇脱俗,内外氤氲着一种刚健挺拔的风骨,那是一种正直文人所特有的不同流俗、遗世独立的风骨。

当然只有“骨”而没有“肉”,就会给人一种干涩枯瘦的印象,若只有“肉”而没有“骨”又会先出臃肿无力的样子,当然也没有丝毫美感可言。“肉”的多少到什么程度恰到好处,那要看整体是否和谐、匀称、有力。这需要艺术家有深厚的内在力量,才能达到骨骼有力,血肉丰满的境界。

意境是美学形式所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中国传统美学一向注重形与意的关系。重写意而不否弃形似,肯定理性与直觉统一,但骗中国于直觉。正因如此,只有力求形式上的完美,才能凸显出创作者的高超技艺和艺术感悟力,才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紫砂陶古朴典雅的艺术气质和精神风格,最终才能形成一种气韵生动、引人入胜的审美效果。

参考文献:

[1]唐云,郑重.紫砂壶鉴赏[M].香港:万里机构,万里书店,1992.

[2]姚迁.宜兴紫砂陶艺[M].台北:台湾南天书局,1982.

猜你喜欢
造型艺术紫砂陶
紫砂陶刻“稚子垂纶瓶”的创作及评析
当代紫砂陶刻大环境下的个人艺术道路分析
“莲花壶”的造型艺术和文化蕴含
论紫砂壶“寻觅”的造型艺术和意境之美
论紫砂壶“寿桃半提”的造型艺术
浅析紫砂陶的造型与审美表达
论紫砂陶刻的装饰与发展
开宗立派 重构传统——吴鸣紫砂陶艺历史价值之再认识
谌宏微的造型艺术
两种紫砂陶土的测试与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