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罗振玉和王国维对古文字的贡献

2016-05-14 11:40韩峰
青年时代 2016年6期
关键词:罗振玉古文字王国维

韩峰

摘要:罗王二人是两位中国近代历史上承前启后的国学大师,二人以自己的大量研究和著作为甲骨文的研究奠定了方向,其共同创立的“罗王之学”在今天仍是一座丰碑毅然伫立,本文将浅析罗振玉和王国维对古文字的贡献。

关键词:罗振玉;王国维;古文字

众所周知,罗振玉和王国维是两位中国近代历史上承前启后的同学大师,每当我们谈及其中一位便很自然的联系到另一位。在1928年殷墟科学发掘甲骨文之前,就是罗王二人以自己的大量研究著作为甲骨研究奠定了方向。共同创立的“罗王之学”的卓越成果,成绩辉煌,名声远扬。古文字学发展到今天,无论是研究甲骨文还是研究金文,二人贡献仍然是一座丰碑毅然伫立。

罗振玉在整理、研究甲骨方面的贡献上见长:王同维在对甲骨的考释上贡献就大的多。罗最初是在刘铁云处看到甲骨刻辞,后大力搜购,王是在罗其后对此才做研究。所以说王致力于古文字的研究是受罗的启导和帮助的,且王对罗的在其学术研究上的贡献是推崇备至的。

早年罗经多年探索,断定甲骨出土地点为小屯,并称为“夏殷之龟”,时代笼统地断为夏商二代。1910年《殷商贞卜文字考》序中他认为小屯是“武乙之墟”。1914年他进一步认为小屯即“洹水故墟,旧称嬗甲,今证之卜辞,则是徙于武乙去于帝乙”,这是对甲骨的出土地点和时代具有开创性的重大学术研究成果。罗将时代进一步限定为武乙至帝乙三世,后王在《说殷》一文中考证“殷之为洹水南之殷墟”,“今龟甲手骨出土,皆在此地,盖即盘庚以来之旧都”,并指出:“帝乙之世,尚宅殷墟”,把甲骨文的时代限定在盘庚迁殷到帝乙时代。

所以说将甲骨出土的地点时代限定考证出来是罗的主要成就。其二便是对甲骨的收集和编纂,罗对甲骨所做的研究和出版流传最为有功。罗是收藏甲骨最多的藏家,其派古董商(“瘁吾力以购之,一岁所获,殆愈万”)和自己的亲属(“命家弟子敬振常,妇弟范恒斋兆昌,至恒阳采掘之,所得则又再倍焉”)前往安阳收购,所获数量超过了别人并得到很多精品。并将甲骨磨拓,为后人编纂重要的资料书。甲骨发现的第一个十年中,同内出版了三部甲骨学著作,除《铁云藏龟》和《契文举例》外,就是罗氏的《殷商贞卜文字考》(1910年)。《铁云藏龟》的出版与罗的积极参与是分不开的,并且罗还在1916年出版了《铁云藏龟之余》。《契文举例》的出版则是罗1917年亲手操办的。罗第二部著录甲骨的书籍《铁云藏龟》资料丰富,基本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至今仍然是研究商代社会的重要资料。在甲骨文著录方面,他还编有《殷墟书契》(1911年)、《殷墟书契菁华》(1914年)。1916年出版的《殷墟书契后编》,收拓本一千一百零四片,是研究殷代政治、经济和文化卡墁为可贵的史料。1933年出版的《殷墟书契续编》比前编、后编更系统而明确,收拓本两千零十六片,按内容编排,读者翻检查更为方便。1914年出版的《殷墟书契考释》及1927年m版的《增订殷墟书契考释》连同《殷商贞卜文字考》等著作,解决了甲骨文早期阅读方面的问题,使甲骨文的研究由辨识进入以甲骨文为工具研究礼制及商代历史的更高层次。

诚然罗氏对礼制叙述还是简略的,对于考史中的“帝王”只是列举其名以与《史记殷本纪》相校而已。相比之下,王同维的贡献比他要多的多,他的有关著作大多收在《观堂集林》里。王在罗的影响下从哲学研究改为了经学、小学和历史的研究,并协助了罗对甲骨、金文进行了整理和编辑。两位合作整理研究,刊布的《流沙坠简》成为近代简牍学的开山之作,后王又撰写了《魏石经考》、

《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续考》、《殷周制度论》及敦煌、音韵、金石等著作。其最著名的“二重证据法”得益于甲骨文的资料的发现与研究,并反之促进了甲骨的研究。王在甲骨文的著录和考释方面,有《戬寿堂所藏殷虚文字》及《考释》。《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一书,编入了上海仓圣明智大学的《学术丛书》。1923年收入《观堂集林》,1927年收入《王忠悫遗书》,1940年又收入《王静安先生遗书》。1959年中华书局整理出版《观堂集林》影印本,对它和《续考》做了校订。王在文中考证了报丁、报丙、报乙等世次。文中第一次缀合记载世系的一版甲骨,开甲骨碎片补缀之先河。同年四月《续考》达到了甲骨文早期研究中的最考水平。王用出土在地下甲骨资料去研究和考证商代历史和典章制度,标志着甲骨学研究史上由纯粹的“文字时期”向以甲骨为史料考证历史的“史料时期”的发展已经出现。

王同维五十年的人生虽然短暂,但却给后人留下宝贵财富,仅学术著泽便六十多种,另亲手批校古籍二百种。在汉简、甲骨文、金文、魏石经考等方面都有奠基之作,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

罗振玉“卜辞”分类条举,进而王国维达到“世系”、“制度”的层次研究。后人将他们在甲骨、金文和其他新资料方面与古籍相结合,创立古史和古文献研究的新方法,称之为“罗王之学”。唐兰1939年在《天壤阁甲骨文存序》中归结说:

“卜辞研究白雪堂导夫线路,观堂继以考史……”陈梦家在《殷墟卜辞综述》中将“罗王之学”归纳为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熟悉古代典籍:二是承受有清一代的考据、小学、音韵学和经学:三是整理地下的新材料:四是结合古地理做研究:五是以二重证据治史学和经学:六是完成史料之整理与历史记载之修正的任务。罗王二人跳出乾嘉朴学,将眼光放在地下新材料来研究古文献,致力于考史、证史继以考史,并对后力负传授之责,在古文字学上可谓是惊世成果、划时代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阎谷罗振玉与甲骨文[J]文史月刊,2000.

[2]谭飞罗振玉文字学之研究[J].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3]罗琨,张永山罗振玉评传[M]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

[4]吴婷婷.王国维对出土文献的研究和利用[D].云南:云南大学,2009.

[5]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M].北京:中华书局,1988.

猜你喜欢
罗振玉古文字王国维
日本关西大学藏罗振玉致内藤湖南信三十九封考释
王国维《录鬼簿校注》考
王国维、罗振玉晚年交恶考论
释古文字中的“杪”及相关字
罗振玉致西园寺公望手札解读
古文字“刀”“匕”混同——兼説舊釋“從宜從刀”之字
古文字“丙”與古器物“房”
从古文字的角度看李阳冰对《说文》的说解
在神不在貌——论王国维的“眩惑”
“手不释卷”的王国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