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营口坠龙”谈复原“幽默”

2016-05-14 16:10
奇闻怪事 2016年6期
关键词:鸭嘴龙营口命名

1934年的夏天,辽宁营口阴雨连绵,持续下了40多天的大雨,辽河水暴涨,辽河北岸的芦苇塘变成了一片汪洋。大雨过后,一个农民惊奇地发现在芦苇塘中竟然有一巨大怪物的尸骸,与传说中的龙极相似。

之后,伪营口第六警察署将“龙尸”腐烂后剩下的骨头,运走陈列数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当时的《盛京时报》还派人采访,称之为“天降龙”,同时还配以照片,轰动一时。后因社会秩序混乱,这具“龙骨”下落不明。

虽然有大量目击者、非常详实的记载照片,由于缺乏实物,营口坠龙仍然成了难以解开的历史之谜。

营口坠龙,几度作为神话中的“龙”真实存在的民间证据,或是一种科学界尚未得知的神秘动物而沸沸扬扬。央视十套曾为此作了鲸鱼论的推测,并多次播出,却还是未能在观众中取得致,并由此带出更多的所谓证据。但是,单纯靠未有现代生物学基本知识的一些旧时文章,加上几张模糊的角度怪异的照片,再加上靠搜索引擎来议论的好奇网友,这件事情确没什么值得讨论之处。而央视节目邀请的专家,一口一个“根据形状看有可能是恐龙”却不可理喻,他连恐龙的基本定义都搞不清楚,也就是说即便那真是未知的、远古的海龙类,也决非陆生的恐龙。

退一步说,就算那是神秘动物,其实最期待新物种的必然是科学界,而非公众。但每每海边或海上有神秘动物传言,学者去后基本全数落空。原因在于要么缺少证据,仅单纯目击,要么还是鲸鱼或者章鱼而已。要知道,海洋动物的结构与陆生动物存在较大的差异,加上它们的体积根本就超出人类的正常思维,比如,你能想象蓝鲸拥有1.8米的生殖器吗?或者大王乌贼那直径达30厘米的眼睛?更重要的是,动物从新鲜、腐烂、直到一堆白骨,再加上遗骸的不完整保存,这其中不同阶段的差异也非常惊人,这点可以在古生物的化石重建中得到辅证。

禽龙是第一种被正式发现的恐龙,兼第二种被科学命名的恐龙。它的前足拥有特化的五指型,其中拇指为钉状,酷似一只角。以至发现者曼特尔根据最初那些不完整的骨骼,把禽龙的钉状拇指,错当成了一只角,放到了鼻子上。1853年的新年之夜是古生物学家一次盛会,20来人在一个巨大的禽龙模型中用餐。如果那只禽龙有灵,看着肚子里一群正在大快朵颐的人类,想想自己鼻尖上的“角”,再想想自己的前足,心里要有多郁闷就有多郁闷。

五角龙是角龙类的一种,顾名思义,你一定认为五角龙有5只角了——错了!五角龙其实只有一只鼻角和一对眉角,但最初的研究者把它眼睛下后方颊部的2个角质突起也当成了角,所以把它命名为五角龙,并一直用到现在。

青岛龙是我国发现的最著名的有顶饰的鸭嘴龙化石,它与“标准”的鸭嘴龙似无多大区别,只是头顶上多了一只细长的角,样子就像独角兽一样。至于这只角的作用,更是众说纷纭,它既不像武器,也不像其他有冠鸭嘴龙那样能扩大自己的叫声。现在有人指出,这或许是一个移位了的鼻骨,被误放在头骨的前方垂直立起的位置。如果真是这样,那么青岛龙可能就属于一只扁平头颅的鸭嘴龙类了。

最后来看看最离谱的复原——那真是一段充满了幽默、错误、奋战不休、困惑不已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寒武纪的奇虾。

奇虾的第一件标本约于121年前发现于著名的加拿大龙王盾壳三叶虫层位。1892年,加拿大著名的古生物学家惠特魏将其描述为一只没有脑袋、形似虾的节肢动物体躯,它腹部的刺是“虾”的附肢。接下来,美国地质调查所主管、史密森协会主任瓦寇特命名了Sidneyia,认为它是一种节肢动物,它的头部具有硕大的觅食附肢。1911年,瓦寇特命名了属于海参类的Laggania,标本有一个大口的构造。最后,他又命名了一种名为Peytoia的水母类,这个生物体具有一个环状构造,带有32个骨片围绕在中心的开口位置。

直到多年以后,剑桥大学地球科学部的教授、杰出的三叶虫专家惠汀顿检视了加拿大寒武纪化石标本,其中一块保存得并不完好的大型标本让他无比震撼,以上四个物种竟然在一个动物的身上次第出现了,谁又能想象到这样的一个组合模式——奇虾的后端、Sidneyia的觅食附肢、压扁的海参Laggania、再加上有一个中间开孔的水母Peytoia?这些风马牛不相及的家伙能够拼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巨大的生物体!

这些故事说明了什么呢?生物学正是一个调皮的小孩,当真相完全露面前,任何孔窥之举都可能偏离正确十万八千里,包括上个世纪营口一条腐烂的所谓“龙尸”,在基本没有任何实证的情况下,七嘴八舌的讨论也就是娱乐一下冬日午后懒散的时光而已。

猜你喜欢
鸭嘴龙营口命名
恐龙河谷:鸭嘴龙迁徙记(下)
命名——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鸭嘴龙奇遇记
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
《营口古代文明展》的内容设计与特色
营口高校学生年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的研究分析
营口机场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河鲀命名小考
恐龙鸭鸭历险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