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指法颤音在南北筝曲中的运用

2016-05-14 12:40田冰洁
艺术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颤音指法古筝

田冰洁

摘 要:在社会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古筝艺术流派在发展的过程中地域色彩逐渐淡化,而要想确保古筝的南北筝曲展现出自身的独特风格与韵味,就需要从古筝指法颤音这一技法入手。针对这一内容进行分析与探讨,为实现古筝音乐文化的传承奠定基础,以避免在岁月的洗礼中失去了原有的特质,确保在古筝演奏中达到心手合一的境界,并充分展现出南北方古筝音乐的独特风格。本文针对古筝指法颤音在南北筝曲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古筝;指法;颤音;南北筝曲;运用

0 前言

在中国有着这样一句老话:“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音”,充分的印证了在地大物博的中国文化中有着浓厚的地域性色彩。古筝音乐在历经时间冲刷的过程中,南北方筝曲呈现出了不同的风格。一般而言,南北方筝曲就如同南北方不同地域的人一般,南方的古筝音乐温婉含蓄且细腻妩媚,而北方的古筝音乐则彰显出了豪放大气的特点,情感奔放直接、曲风开阔。而之所以能够借助古筝这一弹拨乐器表现出不同的音乐曲风,主要原因在于古筝指法中在颤音上使用的不同,本文就此展开了研究与探讨。

1 在古筝演奏中颤音指法应用的作用

在古筝演奏中,颤音指法的运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颤音种类极多,所以,准确运用好颤音能够将乐曲的主题与核心思想更加鲜明地呈现出来。基于不同乐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不同,所以需要以不同意境的渲染来呈现出相应的艺术效果。比如以轻颤音的运用来借景抒情,而以持续颤音的运用则能够以更加兴奋的基调来体现出欢快的情感,而借助重颤音的运用则能够将深沉的情绪进行表达。颤音的运用,则是以颤动性的变化来实现情感意境的营造与外泄,进而促使演奏者心手合一,聆听者则能够陶醉在这一意境之中,更好地感悟乐曲的情感内涵。

2 基于南北方古筝典型曲目下颤音指法的运用分析

2.1 北方古筝曲目中颤音指法的运用——《高山流水》

在古筝曲目中,《高山流水》则可称之为名曲,而这一曲目在流传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同的版本。而流传至今表现出强大影响力的版本,是源自于武林筝派的传谱,整个曲目在旋律音韵上古补典雅,节奏起伏的变化下赋予了曲目以源远流长且回味无穷的意境之美。

具体分析发现,在该乐曲的第一乐段上是以较为缓慢的弹拨速度进入,整个节奏缓慢,进而营造出了稳重且深沉的意境之感,整个音域上较为宽广,在音区上不断变化,促使相应的旋律给人以若隐若现之感,这种虚无缥缈之感的营造渲染了相应的情感氛围。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从第一小节到第五小节,整体上的速度较为缓慢,而因在音域上较宽,所以采用了跨八度抓弦的方法,此时古筝所演奏出的音乐之声就显得十分的浑厚,能够将高山的雄伟气势充分的渲染出来,而在进行抓弦的过程中,则需要注重左手颤音的运用。尤其是在第五小节中,很多地方都运用了左手颤音的弹拨方法,且颤弦都处于弱拍上。而从整体演奏效果出发,颤弦的运用是为了更好地凸显出整个乐曲节奏的起伏之感,进而带动人的情感与意境随之发生变化。所以,在十六分颤音的弹拨上,则需要以持续颤弦的弹拨技法进行演奏,在演奏的过程中,则需要以食指、中指以及无名指或只利用中指与无名指来进行垂直的起伏按动,其速度要快。与此同时,要确保左手始终保持在右手弹拨的主弦音上,进而以不间断的颤音指法进行按动,在此过程中,要确保旋律的主干音不受到颤音的影响,且音波能够在经过主干音的同时实现持续性,这样才能够将高山连绵不绝之感进行营造。

而在进入第六小节到第十一小节,主要凸显的是高山的沉稳之感,所以在颤音的运用上就逐渐减少了。其中有两处主要颤音的运用:第一处在第九小节上,使用的是十六分音符进行颤音的按动,并实现颤音的持续性;第二处在第十小节上,在颤音的运用上为低音5的颤弦,然后紧接着采用的是花指弹奏法。此处采用的则是小颤音,颤音的幅度较小,但是相应的按动频率极快,进而转换到花指弹奏上,营造出的飘忽不定之感。

在《高山流水》这一曲目中,颤音的运用为充分彰显出高山与流水的动态形象之感奠定基础,并且也正是基于颤音的运用,赋予了该古筝乐曲以回味无穷之韵味,进而成为古筝曲目中的经典之作。其所营造出的意境之美能够促使人融入高山流水的优美意境之中,进而情随景动,在放空自我的同时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与慰藉。

2.2 南方古筝曲目中颤音指法的运用——《出水莲》

在南方古筝音乐的发展中,较为有代表性的流派为客家与潮州这两个流派,而《出水莲》则是客家古筝曲目中的典型代表作之一。整个曲目表达的核心主题是对莲的赞美,也就是周敦颐笔下《爱莲说》中对莲的盛誉,即“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径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在《出水莲》古筝乐曲的演奏中,这一高尚的品格则是借助意境之美来赋予乐曲以内涵,并促使聆听着随之产生感悟。而其中颤音指法的运用为凸显出该乐曲的主题思想注入了灵魂。

在第一乐段上,颤弦技法的使用较为凸显,主要是以按颤弦的手法,按音的音位上进行颤音的演奏,而要想以按颤音来凸显出相应的意境,就需要确保按颤音的准确性。在第一小节到第四小节中,主要便是以此技法进行颤音弹拨的,而其中的4音要比正常的4音高出一些,但要把握好高出的度,控制在低于升4音这一位置上。而在第十一小节中,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按颤音的过程中,掌握好相应滑音的演奏,在找准按音音位的基础上,进行颤音的演奏。同时,要确保颤音的明显性并从颤音尾音的位置上进行上下滑弦,确保上滑音的准确性;要保证颤音与上滑音在时值上各占半拍,并且这一技巧的运用需要在一拍中完成。

2.3 颤音的融合

基于北方古筝筝曲下,乐曲的演奏风格较为粗犷开放,所以在颤音的运用上经常采用的是“重颤音”,而在南方古筝乐曲的演奏上,整体曲风偏向于温婉细腻,所以在颤音的运用上则采用的是“轻颤音”。但是在具体演奏中,还是需要基于演奏曲目的特点来定位颤音的演奏技法。比如在《高山流水》中,在乐曲的后半段为了凸显出流水的细腻,展现出流水的动态之美,就需要以轻颤音的使用来进行意境的渲染。所以从这一角度上看,在古筝演奏之中,颤音手法的运用需要结合乐曲曲目的特点,以融合营造出相应情感意境氛围。

3 结语

由于南北方筝曲中颤音手法运用的不同,促使南北方古筝乐曲具备了独属于自身的风格,展现出了独属于南北方人的古筝曲调之美。本文分别以北方的《高山流水》与南方的《出水莲》为例,对南北方古筝曲目颤音指法的不同进行了探讨,在明确颤音指法运用作用的同时,为更好实现对颤音指法的运用找到方法。古筝音乐艺术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为了确保这一文化底蕴能够经得住时间的冲刷,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继承与创新,就需要加深对古筝颤音指法运用技巧的重视程度,并根据古筝曲目的特点来实现颤音技法的融合,进而以相应意境的营造来彰显出乐曲的情感内涵。

参考文献:

[1] 李红宇.古筝演奏中指法运用的规范性[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09):192-193.

[2] 陈珏.山东筝曲《四段锦》演奏艺术分析[J] .艺术百家,2011(S1):347-350.

[3] 孙悦.古筝指法颤音在南北筝曲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1(S1):334.

猜你喜欢
颤音指法古筝
美声演唱中颤音技术的运用研究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论钢琴初级程度学生指法训练的方法与途径
第一次弹古筝
古筝
对长笛演奏中的颤音研究
浅析颤音技术在美声演唱中的运用
浅谈钢琴音阶的指法研究
我的古筝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