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海城高跷秧歌主要行当“傻柱子”的表演特征

2016-05-14 12:40孙艺
艺术科技 2016年6期

孙艺

摘 要:高跷秧歌是东北三大秧歌之一,海城高跷秧歌又是高跷秧歌最有代表性的,海城高跷秧歌中独特的主要行当“傻柱子”的出现为其增添了艺术气息。传统的行当扮相是以演员生动形象的表演构造出丰富的行当性格,这些性格表现出辽南地区人民的性格特点与生活方式。本文通过对海城高跷秧歌田野调查,对民间的真实表演进行了深刻的归纳总结。作为一种独特的舞蹈形式,海城高跷秧歌不仅得到了人民的喜欢,更为我国传统民俗文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海城高跷秧歌;“傻柱子”;表演特征

0 引言

海城高跷秧歌中所蕴含的地域特色、民族性格、文化传统是高跷秧歌动态文化的代表。海城高跷秧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其他民族民间舞蹈无法取代的。它世代相传,拥有悠久的历史,能够全面的展现出海城地区的文化和历史的脉络走向,具有很深厚的研究价值。海城高跷秧歌的“主要行当”在海城高跷秧歌舞蹈艺术中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人民劳动生活的体现,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它是研究海城高跷秧歌民俗文化的鲜活样本,是研究海城民间生活、文化特征的活历史。海城高跷秧歌“主要行当”的表演是研究海城高跷秧歌历史的动态资料,对维系海城高跷秧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1 采风所见海城高跷秧歌表演

1.1 海城高跷的形态及发展

高跷由木棍制成,上扁下圆,上粗下细,通常涂成金色。高跷由原来的2尺以上的高度,逐步变为1尺2~1尺5的高度。一般下装比上装的高跷要矮一些,以便于舞蹈技巧的完成,这种高跷高度的差异在舞蹈的架象中最为突出,用粗布将腿脚绑在高跷上。演员服饰均为演出服饰,上装是以粉色的花式服装为主,六分宽袖,裤腿长度盖住高跷约50㎝左右,头戴绢花,左手持红色手绢,右手持粉色扇子。下装是以绿色的花式服装为主,样式较为宽松,裤腿长度盖住高跷约50㎝左右,无头饰,双手持红色手绢。上装的高跷较轻,有弹性,下装的高跷较硬,结实。大鼓秧歌的舞蹈小场和小戏很丰富,各地秧歌队的表演内容不尽相同。人们常以小场的表演来衡量一个秧歌队的水准,所以小场是秧歌表演的核心,俗称“四梁四柱”,即秧歌小场的几个主要人物。

1.2 海城高跷秧歌的演出过程

过程一:大象。类似叠罗汉的群体造型。由6人组成象,头跷、二跷挽臂叉腰在前面,两个下装在他们后,渔翁手按在头二跷的里肩上,两个膝盖跪在下装肩上,渔翁身上坐个孩童,其他人按男左女右拉手站两旁,压狮子是到了重要场合在前面加的杂耍。到达演出地点后,一般重要场合,就先起大象,由骑在象上的孩童唱喜歌。

过程二:跑大场。在大场表演过程中有双人场和单人场。由头、二跷领队,在头跷的指挥下,以极快的速度变换各种队形,在底鼓演员不断的叫鼓中,大家随着鼓点做各种鼓的动作,把场子打开。大场:队形有圆场、龙摆尾、二龙吐须、四面斗等。结束时形成大圆圈,底鼓或第一对表演的演员留在场中,在快板中又做几个精彩的扭法和鼓相,用五鼓结束大场表演。

过程三:清场(又叫单场或小场)是秧歌主要表演部分,由舞蹈小场和小戏演唱组成。一般先由头跷下场或上、下装的逗场表演,也有头跷、二跷同时下场的。小场表演有即兴表演,根据高跷队自己的表演程序可以即兴安排一些适应他们表演的小场。

过程四:过街楼。由头二跷带领两纵队行进表演,在围观群众较多的场面表演起过街楼。两纵队互相交换队形,表演一些欢快的、热情的、火爆的扭法。

1.3 海城高跷秧歌的行当表演

欢腾、奔放、火爆、热烈是辽南高跷的基调,而优美、抒情、风趣、诙谐则是辽南高跷风格的内涵。这种基调及其内涵的统一,构成了辽南高跷的风格特点。海城高跷秧歌能够代表现阶段辽南高跷秧歌的特点和风格。从观赏人数上看,围观群众众多,且不时带来欢声笑语和阵阵掌声,这也从侧面表现出人民对海城高跷秧歌的喜爱,也表现出了高跷秧歌在海城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从表演过程中看,海城高跷秧歌多数为广场演出,现存的演出人员均为职业秧歌演员,能够完成较高难度的技巧动作。其中人物角色是由老艺人扮演,少有参与高跷技巧表演,技巧表演均由年轻人承担,老艺人扮演人物角色,并进行小场表演,分工明确。从舞蹈动作上看,以手绢花的“小交替花”为主要动作,脚下十字步为最主要的步伐,人物性格鲜明,表演形式多样,整体上具有起承转合的表演结构,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主要行当的表演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占重要地位,能够较为突出地表现典型人物的性格、形象。生动活泼的“头跷”“老?”“傻柱子”等形象的塑造能够深入人心。

表演中仍存在不足:

第一,演出时长约30分钟,其中技巧表演约占整个表演的40%,舞蹈表演约占20%,人物角色的表演约占20%。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技巧异常精彩,能够吸引观众,但是人物角色的表演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只起到点缀作用。

第二,人物角色在表演中起不到主要的作用,对角色的诠释不足以展现其特色。因此,现今的海城高跷秧歌已经是舞蹈化的产物,为了让主要行当的表演展现得淋漓尽致,独一无二,加深丰富舞蹈作品的内容是关键。

此外,技巧表演为整个演出的主要组成部分,并能够夺得观众的喜爱。其高难度的技巧动作需要经过长期训练和长期配合才能够完成。其技术含量和专业性无可厚非,但整个表演过于重视技巧的展示,从观赏者的角度来说,技巧又是海城高跷秧歌中不可或缺的表演形式。海城高跷秧歌也因此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

2 主要行当“傻柱子”的表演特征

2.1 “傻柱子”的表演形式

(1)“傻柱子”(丑)在秧歌队中的作用。傻柱子一般被塑造为逗趣、朴实憨厚的小伙子,与上装的小媳妇角色进行互动,其憨厚、质朴的形象能够充分地给大家带来欢乐和看点。人物角色在秧歌中也没有固定位置,是一个搞笑人物,因其表演极富张力,又有自己独特的拿手绝活,能够带动整个表演的气氛,傻柱子幽默滑稽的扮相和表演,经常能够取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2)“傻柱子”(丑)的表演形式。傻柱子在表演中没有单独的小场,不受队形的约束。它是根据北方小伙子憨厚朴实的性格特点而提炼出来的,嬉笑打闹的表演贯穿整个秧歌队,其中包括单人场,与上装的配合,同时也在混场中表演。无固定情节,都由艺人临场发挥。在表演上,以上装舞蹈为主,傻柱子配合逗哏为辅。舞蹈要求上装要反应较快,随机应变,配合默契。

2.2 “傻柱子”的表演特征

(1)“傻柱子”(丑)的形象特征。“傻柱子”扮相“丑”是继老之后又一个戏剧角色,其主要外形特征是反穿皮袄,戴破毡帽,光头,三花脸,头顶上缀有一个朝天辫,脸上化“豆腐块”,有时也画蝴蝶、石榴、桃子、蛤蟆等图案。取吉祥,多子多福之意。细眉八字眼,上身着蓝色宽松外衣,手有白色长袖。里面穿红色肚兜,下身穿蓝色宽松裤子。“傻柱子”(丑)是继老?之后又一个戏剧角色,表演特征幽默、诙谐、朴实憨厚。虽然“傻柱子”属于丑角,但他的表演丑而不丑,“傻柱子接媳妇”属于秧歌小戏,是在高跷上表演的歌舞剧。“傻柱子”有时也会穿插三人场的表演,是老、上装、下装的组合表演。傻柱子幽默、诙谐的表演是秧歌队中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

(2)“傻柱子”(丑)的动作特征。傻柱子的动作特点:表演夸张,动律夸张,总而言之给人兴奋愉快的感觉。动作:一是双人叼绸,准备丑作“躺蛤蟆”,旦面向丑站立。二人分别用嘴咬住绸带的一端,旦挺腰梗脖抻紧绸带后退,用力拽绸带,渐渐将丑拉起。二是单掏花,双腿于“马步”位左右移重心,上身稍前俯,双手交替做“单掏花”。重心左移,做左“单掏花,身左倾,重心右移动作与之对称。三是搭肩花,第一拍,站“马步”,重心移至左腿,右手于“护头”位做“里挽花”后落至“搭肩”位,左手悠至“旁展翅”位做“里挽花”,上身左倾。第二拍,做第一拍的对称动作。四是提跨步,双臂屈肘“护胸”位,左脚起一拍一步原地行走,迈左脚时提右跨带动右腿向上提起,迈向脚步法与之对称;五是缠头花,站“马步”,上身微前俯,双手一拍一次交替做“缠头袖”顺势左右移重心;六是拉肩扭,双腿“小八字步半蹲”,一拍一步原地踏动,双臂向前平伸,两肩随踏步交错后拉,前送。以上动作均为“傻柱子”部分主要动作之一。“傻柱子”形象是高跷秧歌队表演中不可或缺的,在秧歌队伍中很容易将他们辨认出来,其表演的张力之大,使得观众记忆犹新。同时给观众带来了或喜剧或正剧的多方面感受。在整个表演中,同时参与高跷技巧的表演,但不涉及角色本身。高跷技巧的表演能够激起观众的兴趣,体现表演的专业性和独特性,集中体现着海城人民乐观向上的生活状态。

3 主要行当“傻柱子”在海城高跷秧歌中的价值体现

“傻柱子”是海城高跷秧歌中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为整个秧歌队的表演活跃气氛,带动观众热情,常常博得阵阵掌声。虽然“傻柱子”没有固定的位置,有时表演都是即兴的演出,往往这种即兴扭法就是表演的精华,需要我们细心地观察,善于抓住这种一闪既过的动作。“傻柱子”的人物形象为今后舞蹈和舞剧创作提供素材,对研究高跷秧歌的风格特点有一定价值。现在的“傻柱子”表演随着内容的改变,在表演形式上也有了新的发展。同时,还根据情节的需要深入生活,向生活学习。创造了许多新的扭法和绝活,也都是从劳动生活中提炼舞蹈语汇,丰富秧歌扭法,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民间固有的传统表演形式也应该予以重视,要广泛组织秧歌活动,促使其不断发展。在整个秧歌队表演中还有其他人物出现,如下装、上装、老渔翁等等。人物角色丰富了表演内容,进而达到了很好的情节效果。就现存的海城高跷秧歌表演说,人物的设定和表演弥补了海城高跷秧歌追求技巧表演上的不足。我们可以看到,在掌声的背后,大部分是高跷技巧演出,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观赏喜好。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需要这些高跷技巧表演来博得观众眼球,但人物角色的表演却为整个高跷秧歌演出增添了更多的文化气息。如果说高跷技巧是秧歌中的形式担当,那么人物形象的表演就是其内容担当,形式与内容齐头并进,才能够更好地传承海城高跷秧歌。

4 结语

海城高跷秧歌是辽南高跷秧歌的发源地,海城高跷秧歌又是辽南高跷秧歌中最为著名的。海城高跷秧歌大多数由14到16人组成,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海城高跷秧歌。海城高跷秧歌的表演除继承东北秧歌的表演风格外,还构建了丰富的主要行当形象,使得整个表演能够突出东北地域的特点,同时增添了文化价值和艺术气息。它是东北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特别是辽南地区的海城高跷秧歌。久享盛衰,流传很广,海城高跷秧歌不仅得到了人民的喜爱,更为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瑞林,战肃容.东北大秧歌[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2] 李瑞林,战肃容.东北大秧歌[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3] 邢传佩.谈海城高跷秧歌的历史发展及传承[J].北京:艺术论坛.

[4] 张微.海城高跷:起源、现状与意义[J] .济南:科技信息.

[5] 刘仁智.海城高跷传承和发展融为一体[J].上海:社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