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给曾国藩算算账》一书的心得

2016-05-14 13:39赵娟
艺术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心得曾国藩

摘 要:《给曾国藩算算账——一个清代高官的收与支》一书是张宏杰继《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饥饿的盛世》之后的又一部新作。这本书重点讲述了曾国藩任京官时期的收入与支出,通过细节恢复了曾国藩当时的生活状况,并透过曾国藩这一个例揭示了清代社会生活的很多规律。本文主要分几个方面叙述了笔者读完这本书后的收获和心得,和大家分享。

关键词:曾国藩;心得;张宏杰

《给曾国藩算算账——一个清代高官的收与支》是著名作家、学者张宏杰的新书,这本书于今2015年1月份在北京出版,出版后立刻受到大量读者的欢迎。这本书主要对曾国藩在京做官时期的收入与支出算了算账,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还原了当时曾国藩的生活状况和生活水平的全貌,包括吃饭、住房、坐车、交友、工作状况等。同时,书中还描述了当时京官生活的普遍状况、湘乡曾氏的乡绅生活等内容。透过曾国藩,广大读者能间接地了解晚清社会的很多侧面,如清代督抚衙门是如何运转的,清代官场高层的潜规则又是如何具体运作的等。整本书中,张宏杰叙述的曾国藩的生活状况给人一种真实、接地气的感觉,不像之前在电视剧中看到的或是想象中那种非常奢华的高官生活。笔者从这本书中收获了很多,接下来从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1 本书的写作风格——胸中历历著千年,笔下源源赴百川

首先,本书的作者张宏杰是东北财经大学的经济学学士,复旦大学的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的博士后,现在是百家讲坛特邀主讲嘉宾、著名的作家、历史学者,著有《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饥饿的盛世》等多部作品。

这本书是作者的博士论文和博士后论文,是在专业的史学资料基础上写的,是严肃的史学作品,具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但同时,本书又有自己的特点:作者的文笔非常好,他的文字老到、轻松、好玩、趣味盎然,语言精妙流畅,叙事准确生动,给人一种亲切和舒服的感觉,让人有想要一口气读完的冲动。这一点无疑还会吸引大量的史学专业人士以外的普通读者,因为没有人不喜欢看文笔好的书。另外,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以小见大、角度新颖。作者以一个清代高官——曾国藩的经济收支为主题进行研究,角度很新,而且通过个例来揭示清代社会的生活规律,又体现了作者从细节出发、以小见大的写作风格。作家莫言曾这样评价作者:“张宏杰解读古人就如同解读自己,既小心翼翼又深入彻骨。张宏杰是个观察和记录的高手,他冷静细致的笔法,把人性的复杂、深奥、奇特、匪夷所思、出人意料而又情理之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原本熟悉的历史事实在他的笔下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新鲜而又迷人,让我们这些历史书页背后的观赏者触目惊心、目眩神迷、欲言又止。当历史扑面而来,我们只好在造物者的深刻面前一再确认自己的浅薄。”

2 本书的写作内容——从个人到清朝社会

张宏杰说:“曾国藩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家或者军事家、思想家,他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生活在柴米油盐中的人,是一个终生挣扎、纠结、冲突和矛盾的人,是一个既有灵魂又有体温的人。通过观察他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如何俯仰揖让,我们可以切身感受到曾国藩在种种艰难面前的犹豫与坚定、拘执与圆通、笨拙与精明,更深入地分辨他的‘天理与‘人欲,更真切地领略他的人格和魅力。”本书不仅描写了曾国藩如何从一个资质平平的人跻身成为京城的官员,曾国藩的家族如何从庶民家庭跃升到绅士阶层,还叙述了曾国藩如何为入京当官筹措资本以及如何适应和面对官场生活,在“出世”和“入世”之间转换自如。这本书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细节中的曾国藩,一个会为了生活中的柴米油盐而纠结、挣扎和矛盾的人,一个可爱、可敬的人。

更重要的是,本书除了对曾国藩京官时期的收支状况进行了研究外,还分析了清代京官群体的一些典型代表,如那桐、刘光第、李慈铭、李鸿章等人的生活状况,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晚清时期官员群体的经济生活状况。通过本书,我们还了解了清代低薪制下的高官如何维持花费巨大的京官生活,什么是“炭敬”,曾国藩如何建立和使用“小金库”等。这些都让我们对清代的财政制度和地方行政机构的运作过程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这也就是作者细节描写背后所要揭示的东西。可以说,本书不仅描述了曾国藩的经济生活状况,也是描写晚清政治社会史很好的素材。

3 理学修养与“保持清节”的关系——对传统文化的致敬

笔者非常喜欢张宏杰节选出来写在第二章前面的一段话:“可以说,薄俸制造成了两个后果。一方面,传统社会一直没能建立起约束各级权力的有效机制,使薄俸制的荒悖,正如同‘渴马守水,恶犬护肉,因此官员们的整体腐化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但与此同时,薄俸制也培养了独特的‘清官文化,导致明清两代官员两极化发展。在贪风遍地的背景下,清官们前仆后继,如同数盏明灯,高悬在昏黑一片之下,成了王朝的点缀。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这段话是对曾国藩在荒悖的低薪制的背景下仍能保持清节的赞扬,实际上更是对曾国藩身上所具备的理学修养,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素的赞扬。张宏杰说,“曾国藩这本书是我对中国传统文化致敬的一本书”,笔者认为这也是张宏杰写这本书的真正目的和愿望所在。

低薪制下,官员的合法俸禄不足,许多官员甚至不能维持生活的日常开支。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官员只能依靠或多或少的灰色收入来满足自己的生活欲望,最后很容易引发官场的大面积贪腐,而清代薪俸之低直接使这种贪腐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曾国藩仍能克制住自己,保持清节,则应归功于曾国藩自身的理学修养。入京为官不仅是曾国藩仕途的开始,也是他人生自我完善的开始。和良友的接触让曾国藩立志要“学作圣人”,他给自己定下戒烟、戒“色”和写日记每天自我反省的目标和任务。更重要的是,他立下了不以做官发财的誓言。理学修养就像是曾国藩的信仰,支撑着他在肮脏的官场中抵制住世俗利益的诱惑,超拔脱俗。

4 本书的序言和后记引发的思考

本书的第二篇序言是由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葛剑雄教授所写,葛教授关于“培养博士生的目的是什么”的文字引发了笔者的思考。葛教授谈到,博士生的培养不应该局限于本专业、本单位,而应该放眼于为全社会、全人类着想。他提倡对博士生生源的关注还应该更广,要给更多的非专业或者无条件考取博士生的特殊人才以更多的机会。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儿童和青年,更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机会,努力做到人尽其才。葛教授对于人才的爱惜之心让人深受感动,他有着为全社会、全人类服务的思想高度和境界,同时还关切农村孩子的成才和受教育问题,并付诸了行动。作为我国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葛剑雄教授提出并积极呼吁大幅度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等。

此外,本书后记中,作者张宏杰谈到本书的写作动机就是兴趣。他说:“学问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好玩。中国式的学术研究包含了比西方多得多的目的,可是往往唯独缺少了一项:兴趣。”笔者觉得这是又一点可以从张宏杰身上学习的东西。俗话说,兴趣是人生的第一个老师,兴趣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尤为重要,它会激励我们自觉地探索和研究,并从学习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乐趣,从而找到自己想要获得的东西。

参考文献:

[1] 张宏杰.给曾国藩算算账——一个清代高官的收与支[M].北京:中华书局,2015.

作者简介:赵娟(1992—),女,山西介休人,西藏民族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西藏近现代经济史。

猜你喜欢
心得曾国藩
曾国藩 左宗棠 互掐互粉,相爱相杀
多病且可高寿一曾国藩的养生之道
曾国藩的读书之道
你还是贼,他已是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