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树皮上的民族——鄂温克族历史文化展”设计思路小结

2016-05-14 13:39田岸婷
艺术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鄂温克族

田岸婷

摘 要:作为常年以红色革命、党建题材为展览主体的纪念馆,鄂温克族历史文化展只是一个为期2个月的临时展览,但却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展厅空间狭小,展线短,柱子多,大量的少数民族特色文物如何更好地展示都是对设计者的考验。通过精心设计,走出了以往一块块展板模块化陈列的路子,文物与版面有机结合,营造出观众身临其境的小场景,得到了观众的好评。本文即对这次展览的设计思路做了一个小结。

关键词:鄂温克族;文物陈列;小场景营造

鄂温克族历史上曾被称为“索伦”“通古斯”和“雅库特”,1957年统一民族名称为鄂温克,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或“住在山南坡的人们”。鄂温克族是中国和俄罗斯的跨境民族之一,世居贝加尔湖沿岸、黑龙江上游流域和外兴安岭等地区。鄂温克族用桦树皮制作各种生活用品,工艺精美,独具民族特色,神秘的萨满文化渗透到鄂温克族生活的各个层面,温柔的驯鹿是他们的萌宠,也是中国唯一饲养驯鹿的少数民族。本次展览展出了大量鄂温克族的器物,全方面诠释了鄂温克族的渔猎、驯鹿、农耕、游牧等文化。

为更好的呈现展览的主题,营造整体氛围,海报、请柬、展览版面、宣传简章都做了一样元素的设计,大风格统一,再根据不同的宣传方式做细节设计,做到从不同形式和渠道宣传展览,传播信息。

1 紧扣少数民族文化大主题,从文物中提取设计元素

经过对展览提纲多日的研究,提炼出展览设计重点和风格。首先,鄂温克族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生产生活的探索和实践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此次展览充满民族特色的文物多达100多件套,这些珍贵的文物从不同的侧面分别反映了鄂温克族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的状况。如何把文物更好的呈现出来是设计的重点。

文物可以分为三大类:生活用品类、祭祀类、服饰类。其中有大量的文物是用桦树皮制作的,桦树皮在鄂温克族人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存在,小到生活器皿,大到居住用的帐篷,所以他们被称作“桦树皮上的民族”。

展览整体设计围绕桦树这个元素来展开,整个展板的颜色以土黄色为主,展览内容底版选择了牛皮纸的颜色。这样的质感给人树皮的感觉,文字选用的是深褐色,就像是在树皮上雕刻出来的作品一样。

海报的设计以冬季的桦树林为背景,林间道路上是穿着民族服装的鄂温克族妇女赶着一群高大的麋鹿。设计中特意把桦树树干拉高,给人直入云霄的感觉,冬季披上银装的桦树林更显神圣。展览主标题旁巧妙的选用鄂温克族的图腾作为点题。前言延续了海报的整体设计风格,以朝阳中鄂温克家庭为背景,大地白雪茫茫,篱笆中是用桦树皮盖起的帐篷,分外宁静。随着前言的简介,鄂温克这个独一无二的民族慢慢向世人揭开神秘的面纱。

2 版面设计图文并茂,多种陈列方式突出文物

展览从以下三个部分进行解读,一是溯古望今,二是传统经济,三是精神文化。充分利用历史文献、风土民情摄影作品和丰富的文物,对鄂温克族的起源、特点、文化生活、传统经济、宗教信仰等方面进行全面展示。因此,展览版面内容丰富,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

版面版式设计以黄色为主基调,在稍作肌理处理的黄色底版上是牛皮纸的背景版,文字图片精心编排,每一个部首精选一张此部分最有代表性的照片作为背景,起到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

展览精选了100多件最具代表性的特色文物,其中工艺品20多件、生产生活用具60多件、服饰鞋帽21件套。民族手工艺品,有毛皮材质、动物骨头材质,最多的是桦树皮制作的生活用品。根据使用类别,生产年代分门别类,用展托进行陈列展示。生产生活用品有铜器、打猎用的刀具等,还有用桦树皮制作的碗和桶,除了用展托展示外,还特意留了一整面墙体展示各种各样狩猎的工具。比如鹿哨(又称鹿笛,一种乐器,可模拟鹿声,吸引鹿群,用于捕鹿),布鲁(投掷打猎用具)这些独一无二的文物均上墙展示,让参观者可以更直观地的了解文物。服饰鞋帽里有男女平时生活起居的常服,有节庆男女服饰,尤其有两套萨满服非常珍贵,陈列展示手法也做了分别处理,有的整个撑开后挂在展墙上,有的穿在模特身上,有的叠放整齐置于展柜中。文物通过不同的陈列方式结合版面文字图片介绍,起到了很好的展示效果。

3 因地制宜,营造小场景,使人身临其境

展厅面积很小,设计中因地制宜在展厅中利用有限的空间营造了两个小场景,生动地展示了鄂温克族的生活状况。

场景一:在展厅正中间位置,隔离出5米乘3米的空间复制了鄂温克族的生活场景。首先背景是整片白雪茫茫的桦树林,并购置了五棵真的桦树放置在前面,真假桦树虚虚实实,用厚厚的人工雪铺满整个地面。鄂温克的帐篷在当地叫“撮罗子”(由松木搭建成半张开雨伞似的架子,夏天在上面覆以桦树皮,冬天则盖上防冻保暖的鹿皮)可以抵抗零下58度的极端低温。设计中用真的桦树皮复原搭建了鄂温克族非常独特这种的树皮帐篷。在帐篷旁的是篝火与炊具,旁边一站一坐的模特身穿鄂温克族的民族服饰,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让人仿佛置身遥远的北国雪乡。

场景二:鄂温克族的宗教信仰是萨满,这次的文物中就有2套非常珍贵的萨满服饰,利用展厅中的一个凹位空间围合了一个祭祀场景,背景是大草原上的敖包,在蓝天白云映衬下神圣威严,特制的展架把几十公斤的萨满服完全撑起放置于橱柜前,两边橱柜里放置的是祭祀用的器具。参观者可以近距离敢看欣赏文物之美。

此次展览为观众近距离地接触这些民族文化遗产创造了条件,不仅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鄂温克这个民族的文化底蕴,而且能够进一步提升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整理与研究水平,必将在客观上促进各民族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为各民族团结、繁荣、进步、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展览将内容与形式充分结合,注重从文物中提取设计元素,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更是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受到观众的关注和好评。

猜你喜欢
鄂温克族
民居趣读
鄂温克族音乐文化
论舞蹈《鄂温克的拉玛湖》艺术特征
鄂温克族文化元素在动画造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从《额尔古纳河右岸》看鄂温克族的原始风貌
鄂温克族叙事民歌《母鹿之歌》中的鄂温克文化意蕴研究
鄂温克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
中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美容文化研究
俄罗斯埃文基人与中国鄂温克族民族起源探讨
鄂温克族传统服饰的文化功能与变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