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玩具相机,先看这四个关键词

2016-05-14 06:20闻声
摄影世界 2016年6期
关键词:黛安娜柯达画幅

闻声

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在2015财年,富士一共卖出14万台数码相机,比上年销量下降;与此同时,一次成像相机“趣奇”系列产品却卖出了约500万台,成为富士最受欢迎的相机产品。而富士预计2016财年“趣奇”相机的销售量将会是650万台。1998年富士推出“趣奇”系列时,恐怕也想不到这种功能简单的玩具相机能够如此受欢迎。与此很相近的一段历史是:1948年到1953年,宝丽来卖出了90万台世界首款一次成像相机——宝丽来95。虽然宝丽来在如今不被视作玩具相机(但是宝丽来确实做过一些玩具相机),但这一销量确实提醒了其他相机生产商,如玩具般操作简单的照相机有着庞大的市场。

相比于研发制造专业相机产品,材质简陋、功能简单的玩具相机生产成本很低,因此在玩具相机市场,其种类非常多,不仅相机厂商,一些动漫公司、游戏公司、媒体,乃至更多不知名的小型玩具工厂都生产过玩具相机。在一个专题中,我们无法为大家呈现玩具相机的丰富种类,以及各种玩具相机的来龙去脉。不过,如果你对玩具相机产品和市场有兴趣,以下四个关键词或许可以成为进入玩具相机世界的钥匙。

关键词一:香港

如果我们不把宝丽来一次成像相机作为玩具相机来看待,那么可以说,现代玩具相机产品的生产历史起始于1960年代的香港。

当时,在九龙有一家不大的塑料工厂,名叫长城塑料厂,玩具相机的经典机型黛安娜(Diana)就在这里诞生。黛安娜相机是塑料机身、塑料镜头,在当时是最为轻巧便宜的相机,每台售价不超过1美元,使用120胶卷。它只有1挡快门速度和3挡光圈(分别标记Sunny,Sun,Clouds),手动调焦。因为用料实在是简陋,按下快门时,那种噪音会让使用者怀疑相机是不是散架了。严重漏光也是因为塑料机身密封性太差了,有些使用者会在机身上缠好几圈胶带。

黛安娜相机的市场并不在香港,也不在中国大陆,而是美国。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贸易公司the Power Sales Company of Willow Grove从长城塑料厂成批进口,每台相机的价格不到50美分。黛安娜相机到美国后,会出现在加油站和游乐场,被当作加油礼品和游艺奖品,需求量非常大。黛安娜的出口成功招致不少“跟随者”也开始生产简易塑料相机卖到美国,因此没有几年就有大量仿冒黛安娜相机的山寨产品出现,有的有自己的品牌,有的则是盗用黛安娜商标。

1970年代中期,因为出口量不断下降,黛安娜相机终于停止生产。不过,在大洋彼岸,黛安娜相机却正在经历新的辉煌。1969年,俄亥俄大学摄影专业的研究生们开始使用黛安娜相机做摄影练习,又不久,开始有其他艺术家使用黛安娜相机创作。1971年,华盛顿的Corcoran画廊举办了第一次黛安娜相机作品展;1977年,第一本使用黛安娜相机拍摄的画册出版;1979年,加利福尼亚州卡梅尔市的Friends of Photography画廊举办了一次使用黛安娜相机的作品联展,名叫“黛安娜秀”(Diana Show),有超过100名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共同展出了用黛安娜相机拍摄的照片。并且,一篇在玩具相机史上非常重要的关于玩具相机的文章也在展览过程中发表,那就是该画廊的合伙人David Fetherstone写的《用塑料镜头拍的图片》(Pictures through Plastic Lens)。他写道:“摄影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所以摄影师要想拍好照片,必须跨越技术壁垒,才能有个性创意。不过,使用像黛安娜这样的简易相机,却完全是另一回事……拍照片的是相机背后的人,而不是相机自己,是摄影师创造了图像。”

虽然黛安娜相机因为展览和画册突破了仅作为玩具和礼品的属性,开始向着艺术领域迈进,但它还是没能走得更远。到了1970年代末,黛安娜相机在美国的数量已开始减少,它的一系列模仿者也不多了。可就在此时,玩具相机史上另外一个最重要的产品又在黛安娜相机的故乡生产出来,它就是Holga相机。

香港企业家李定武在1960年代进入日本相机厂商雅西卡公司工作,没多久就自己创业,成立了一家生产闪光灯的工厂——宇宙电子厂。1970年代,相机厂商和市场都把关注点放在内置式闪光灯,李定武也想与时俱进,于是1981年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具有内置式闪光灯的120相机Holga。

相比黛安娜相机,Holga相机拍摄的照片质量稍好,但还是显得朦胧,被人善意地称作“具有印象派绘画的风格”。其时,135画幅相机在中国市场是主流产品,120相机风光不在,李定武决定仍然把主要市场锁定在美国,很快年销量就达到1万台,在2015年底停产前,已有多个产品系列的Holga相机年销量超过了20万台。和黛安娜相机走过的路相似,Holga最初也被用于教学,然后因摄影师和艺术家们逐渐接受其照片风格而流行开来。但和黛安娜相机不大一样的是,Holga相机经历了数码时代,虽然也有自己的数码相机产品,但还是被很多人当作“对抗数码”的工具。

关键词二:柯达

说柯达是了解玩具相机的关键词之二,不是因为柯达的某台相机是玩具相机(如今很少人会视其为玩具相机),而是因为柯达的一系列发明创造和销售举动不仅推动着专业相机产业不断发展,也间接影响着玩具相机产业。

其实,在1950年和1960年代,黛安娜相机在美国引起轰动之前,玩具相机就已经大量存在了,比如Ansco Panda、the Brownie Holiday、the Fujipet等,但他们生产的简易相机一直在市场中不温不火,直到柯达推出傻瓜相机。1963年,柯达推出了傻瓜相机instamatic系列机型,使用126画幅胶卷,不但可以自动曝光,还可以在自然环境中打开相机后盖更换胶卷,16美元一台,1964年一年时间就销售750万台,创下照相机销量纪录,到1970年时,已有超过5000台instamatic相机被卖出。instamatic的“傻瓜机”特征和126画幅也让其他企业看到商机。

同样使用126画幅胶卷,很多迪士尼的经典动画形象被设计在塑料相机上。比起黛安娜和Holga相机,这些卡通造型的相机是更能吸引儿童的玩具。其中,1971年,位于纽约市布朗克斯的Child Guidance Products公司推出了Mick-A-Matic相机,成为这类相机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这台相机的造型就是一个米奇老鼠头:鼻子是镜头,前额是取景器,耳朵是快门。同年,布鲁克林的Whitehouse Products公司推出了一种金枪鱼造型的Charlie Tuna(查理金枪鱼)玩具相机,售价4.95美元,长241毫米,相机上写着这么一句话:“只要让他们看着鱼眼睛,他们不会知道这是相机的。”

柯达对玩具相机产品的另一个重要影响事件发生在1972年,柯达公司推出了110画幅产品和110画幅胶片。这种胶片也很快被用到了玩具相机上,并且因为它更小,相机机身得以有更多丰富的造型,如香烟盒、饮料罐、啤酒瓶等形状造型的玩具相机很快出现在市场上,甚至有的相机被设计成一包炸薯条。

不过,到1980年代中后期,126画幅和110画幅相机市场有点日薄西山,135画幅的傻瓜相机日渐占据市场主流,除了柯达以外,日本厂家和德国相机厂家也都加入到这一竞争中,相机价格也逐渐下降,柯达在1987年推出的Fling相机只卖9.95美元。这种状况对于各类玩具相机而言,真不是好消息,也导致很多玩具相机厂家调整销售策略,更在乎相机是否真的能吸引孩子们。于是,1980年代至2000年代初期,很多玩具厂商和相机厂商合作设计的玩具相机面世,比如芭比娃娃主题、星球大战主题、Hello Kitty主题、忍着神龟主题的玩具相机,而有的玩具厂家自己也发布了相机产品,比如乐高推出的乐高数码玩具相机。

这种将动漫形象移植到相机产品上的策略也被游戏厂家借鉴。1998年,日本游戏厂家任天堂参与进来,推出了Game Boy数码玩具相机。其实它是一个装在Game Boy上的附加镜头,具备自拍功能,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小的数码相机,可以拍摄256×244像素的黑白照片(总计14000像素),从拍照效果上看和“红白机”及Game Boy游戏机里的游戏画面很相似。

关键词三:LOMO

对玩具相机行业来说,几个来自维也纳的学生在1992年建立“Lomography国际社区”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并影响着人们对玩具相机概念和产品的理解。

与我们前面提到的诸多玩具相机产品不同,具有金属机身搭配32mm镜头的前苏联LOMO LC-A相机并非被当作玩具相机而生产(LOMO PLC相机厂在圣彼得堡,1982年时,该厂模仿日本Cosina CX-1相机研制生产了LC-A相机,1984年实现量产),但它的拍照效果却与“专业”二字离得远了点。不过,Lomography的建立者们就是喜欢LC-A相机拍出照片的效果——偏色、有暗角、偶尔有些模糊,并将其和自由创意实验的摄影精神相联系。“Lomography国际社区”成立后,他们积极奔走于美国和欧洲,举办摄影展览,参加艺术活动,推广LOMO LC-A所代表的摄影精神,并在1995年LOMO工厂行将关闭时,成功说服圣彼得堡政府对工厂减税,并成为LOMO相机在俄罗斯之外的唯一经销商。

如今,Lomography或者LOMO(本专题中LOMO一词专指Lomog-

raphy及其相机产品,Lomography是Lomographische AG公司的注册商标,被译为“乐魔”,因这个词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更大,故本文也使用Lomography代指Lomographische AG公司)几乎成了玩具相机的代名词,消费者在市场上常看到的玩具相机,大多数与LOMO有关。除因提倡以“玩家心态”对待摄影外,也因为Lomography的玩具相机产品逐渐丰富,是塑料玩具相机产品种类最多的生产和经销商。在成为LC-A相机的经销商后,Lomography自己也设计制造塑料玩具相机,如SuperSampler四格相机、fisheye鱼眼相机等,并“复活”了黛安娜相机、改进了LC-A相机(LC-A+)和塑料120画幅双反相机流比特+(Lubitel+,该相机也是LOMO PLC相机厂的产品),等等。

Lomograpy有自己的座右铭“不要想,只要拍”(Don't Think,Just Shoot),以及LOMO自己的摄影主张“黄金十律”。因此,如今,Lomography这个词不仅指一家公司和一个社区,也成为一种摄影文化的象征。

关键词四:玩儿

现在,我们讨论或使用玩具相机时,绝大多数人不会在意它拍照片的质量,更期待拍照的体验。这种体验与胶片有关,因为玩具相机是人们在数码化的今天体会胶片摄影乐趣的最便宜方式;这种体验与不可预计的照片效果有关,不论是漏光、偏色、变形、还是模糊,即使摄影师已经非常熟悉所用玩具相机的各项操作和性能,还是无法准确判断照片的画面效果;这种体验也与创意有关,玩具相机拍摄的画面大都无法确切还原现实中的明度和色彩,而且为了吸引消费者会设计成特殊的样式(如多格相机、360度旋转相机等)、加入令人称道的特效(如多色闪光灯),这些给了摄影师更多天马行空般想象的可能。

而“体验”正是玩具相机摄影文化的关键内涵,与100年前柯达设计勃朗宁盒式相机时,把相机做得简单便宜是为了扩大相机市场不同,如今的玩具相机做得廉价、奇特,则是要以更青春、更具活力的视角去看待摄影,用“玩乐”的心态对待摄影。

说到玩乐,我们最后再谈下玩具镜头。玩具相机中,可拆卸镜头的是少数,而专门以生产玩具镜头为主业的厂家就更不多。这其中,不可不提Lensbaby,它是世界上最知名的玩具镜头“专业厂家”,创始于美国,其镜头产品里有主打鱼眼效果的,有主打滤镜效果的,也有主打移轴效果的,因为使用橡胶材料,玩家可以把镜头摆来摆去改变焦平面,还可以自行拆下依靠磁力吸在一起的镜片。虽然Lensebaby的镜头产品有佳能、尼康、索尼、宾得、三星、奥林巴斯和松下多种相机规格接口,可是一旦你把它接到单反相机上,也就意味着你会失去很多相机原有功能,比如不能控制焦距、不能改变光圈,只能使用相机的M挡或A挡,而且镜头没有电子触电与相机通讯,只能靠及时回看照片调整曝光补偿。这样一款镜头拿到手里,拍照似乎成了“手工课”。

喜欢手工的摄影发烧友们还会做的一件事就是自制玩具相机,尤其是原理简单、上手容易的针孔相机。限于篇幅,针孔相机的话题留着以后慢慢道来吧。

现在,如果你身边恰巧有一台玩具相机或者玩具镜头,那就玩儿起来吧。

猜你喜欢
黛安娜柯达画幅
1000人数据大调查
1000 人数据大调查
什么是爱
全画幅机身
PAUL GALL AGHER 大画幅黑白风光
柯达权:一片丹心 德才双馨
柯达退出破产保护将公司控制权交给债主
为“雪人”举办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