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的江南

2016-05-14 07:33王茹华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秀气多情烟雨

王茹华

【即学即练】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不知为什么,我总是时时忆起江南的烟雨。烟雨的江南实在是太美了。

江南是只能下小雨的,不能下大雨,因为江南太秀气。江南的山是矮小、玲珑的,江南的水是柔柔的,江南的人是秀气、多情的。云姑娘大概也知道江南的禀性,因此,她就叮嘱自己的姐妹雨,到达江南时一定要斯斯文文的,步子一定要轻盈。于是,雨就把自己变成一位仙女。有时,飘飘洒洒的,溅起一阵阵烟雾,有时似一根你无论怎样扯,也扯不断的丝线,从半空飘然而落;有时,雨姑娘给池塘、湖泊洒上点点碎银,给那些用红色、黄色的琉璃瓦盖成的栋栋小楼温柔地洗个澡,给那些秀气的江南小山涂上一层更浓的绿色。一望无际的江南笼罩在烟雾之中,千里江南仿佛披上了一件乳白色的披风。

江南的烟雨有时又是一位多情的帅小伙。你看,那湖畔的垂柳羞涩地低着头,将自己柔嫩、凝脂般的手臂张开着热烈地拥抱着雨;雨也用自己的唇轻轻地吻着柳。怪不得苏轼在他的《望江南》中曾这样写道:“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谁不会迷上这烟雨的江南呢?

烟雨笼罩下的江南的水乡是朦胧的,像一幅幅水墨画。那些千年古屋、远山在烟雨的笼罩下,更显出朦胧的美、幽静的美、端庄的美。让我想起了苏东坡的诗:“山色空蒙雨亦奇”“淡妆浓抹总相宜”,虽然他仅是歌颂西湖的,但是我认为用在整个江南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烟雨的江南赋予了江南人以灵性与多情。众所皆知的古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他们以他们的才气与风流一直被后人所称道。至于现代名人,江南更是多得不可胜数了。还有那江南的女子更是美艳绝伦,就连她们说的吴侬软语,娇滴滴的、软软的、圆圆润润的,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听得人们心里都是酥酥痒痒的。有白居易的诗为证:“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

我喜欢撑着伞在江南的雨中静立,去感觉江南烟雨细腻的轻抚,更喜欢在青石小巷中徘徊。我的耳边总响起青石巷里那“笃笃”的沉闷而悠长的敲击声,也许那是烟雨江南老街千百年的悠悠诉说吧。

我总是想,在这寂寥、迷蒙的雨巷,我能否遇着一个和我有着愁怨的丁香一样的女孩呢。她也有着我的凄清、惆怅,也和我一样喜欢看雨、听雨,喜欢在这烟雨江南中伫立。我们互相凝视着,凝视着,我们的眼神掠过只有我们彼此才能读懂的对江南的情怀……毕竟是这烟雨的江南,美丽的江南,风情万种的江南给了我一次刻骨铭心的相思与爱恋,我已经沉醉在多情的江南中了。虽然江南曾给我带来些许痛苦,但给我更多的是幸福、陶醉与满足,我从此学会了思念,学会了等待,也学会了憧憬。烟雨中的江南啊,你已经是一种灵性、一种多情、一种亘古文化的象征了,我的梦也从此跌落在烟雨的江南里……

烟雨的江南,你总是那么令人魂牵梦绕……

(选自《散文百家》2010年第3期)

【专项训练】

1.在文章第六、七段中,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烟雨的江南”?请作简要赏析。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大家对文章段落内容的理解。答题时,同学们一要认真阅读,体悟文段的内涵;二要确定文章中的“实”与“虚”;三要结合语境,体会使用这种手法写作的妙处。

【拓展练习】

2.请仿照文中的画线句子,以“家乡”为题,写一段话,要运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无固定答案,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拓展练习】

3.文中,作者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表现出江南的“美”?

解题思路:此题的考点在于对文中的信息进行搜索和归纳。答题时要认真阅读,从文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加工整理。

猜你喜欢
秀气多情烟雨
多情最是春风来
西瓜
南湖烟雨
烟雨草海
瓦上生烟雨
温柔淡雅柔美演绎新歌《烟雨江南》
老师,请再给学生一点时间
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多情因甚 相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