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安县调整种植结构 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16-05-14 05:06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乾安县谷子小米

近年来,乾安县不断引导农民科学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思路,乾安县集中建设了特色农业“六大产业带”,并逐年扩大规模。2016年,乾安县玉米种植面积减少50万亩左右,杂粮杂豆等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明显增加,其中,红辣椒4.5万亩、糯玉米8万亩、“两瓜”15万亩、谷子18万亩,大棚葡萄发展到1500栋。

以市场调结构农村发展有方向

天气刚回暖,让字镇有字村村民闫喜军就开始在他的辣椒大棚内忙活起来。闫喜军种植辣椒已经有四个年头了,每年收入都有几万元。由于去年玉米市场价格走低,今年闫喜军增加了辣椒种植面积。“去年辣椒的价格是每公斤0.4元,今年预计能达到每公斤1块钱,算下来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闰喜军说。

有字村多年来受人多地少、种植结构单一等因素制约,村民收入水平很难提升。近年来,村党支部多次组织村民外出考察、学技术,并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形势适时调整产业结构。今年有字村扩大了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鼓励村民种植辣椒、“两瓜”、土豆等经济作物。全村辣椒的种植面积增加到80公顷,新建大棚30栋,棚膜面积达1500多平方米。

乾安县每年都组织乡镇干部、种植大户、农民代表前往山东、河北、辽宁等特色农业发展较好的先进地区考察,了解市场形势,学习新技术,引进新品种。相继引进了嫁接无雨香瓜、三膜香瓜等新品种,试验并推广葡萄品种12个、辣椒品种8个、谷子品种6个、糯玉米品种4个。

以订单保结构农民收入有保障

这几天,乾安天丰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经理张立群忙得不可开交。他一面与入社农户签订单,一面为农户送种子和化肥。据张立群介绍,合作社自2011年成立以来,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入社农户不断增加。合作社现有农户1200多户,今年的订单面积达到2400公顷,比去年增加了800公顷。种子化肥都由合作社统一供应,每年还邀请省农科院的专家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

家住道字乡男字村的辛立去年种了4公顷谷子,由于市场价格低赔了钱。今年,辛立加入了天丰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签了20公顷谷子的种植合同。如今,种子化肥都已经到位,辛立正准备大干一场。

近年来,乾安县大力推进企业带基地联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和订单农业。今年,全县特色农作物订单面积达到80万亩,同比增加45%。

以品质优结构农业产业链条长

良好的品质是农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的保障。乾安县围绕特色产业,打品质牌,推进农业向绿色、安全、有机方向转型发展。全面树立绿色品牌形象,全力做大做强地方优势农产品,乾安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迈出了新的一步。乾安“黄小米”历史悠久,产品也远销北京、深圳等地,已经有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为做大做强乾安黄小米这一产业,乾安县在品种选择和耕种方式上下功夫,制订了谷子统一生产作业标准,全面提升黄小米品质。今年,乾安县将申报绿色(有机)“黄小米”基地。

目前,乾安县累计认证有机农产品3个、“缘农”牌玉米系列绿色农产品1个;“城东绿棚”蔬菜、“鳞鸿称愿”蔬菜、“乾硕”牌大米无公害农产品3个。2015年年末,乾安县被评为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今年,乾安县将建设2个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2个绿色农业生产基地,7个有机产业专业乡村,16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绿色有机产业铺路搭桥,把脉问诊。

猜你喜欢
乾安县谷子小米
打谷子
杜小米的夏天
读《幸福的小米啦:小米啦发脾气》有感
可爱的小米
激活乾安历史遗迹为吉林省全域旅游增添文化吸引
向大作家学写作秘诀
——读《曹文轩教你写作》有感
谷子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