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伪文化写作让作文走近生活

2016-05-14 14:31戴伟敏
文学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生活化

戴伟敏

内容摘要:“伪文化”作文的泛化,不仅使学生丧失了对生活的真实感受,而且还荒芜了人的情感世界,滋长了浮躁的功利心态,这有悖写作的本源。因此,让作文回归生活,倡导写生活真情的作文,是当前作文教学亟需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作文教学 伪文化 生活化 途径策略

作文教学历来在语文教学中占据了“半壁江山”,为师生所看重。但如今的作文却充溢着浓浓的功利色彩,由此“伪文化”写作应运而生。让我们先来看看下面的作文片段:

这就是老屋。三月里的一天,淫雨纷纷。稻未香,麦未明,杂草与人齐。撩开迷雾,寂听鼠相闹鸣。黑尉迟,老秦明,蜘网层层以持宁。摇头以叹息,静听炊烟卷卷绕天明,环睹肃静。

记往日三月里,欢声笑语。爹爹耘里以启明,娘亲忙与尘清。姐姐抱书以求宁,怒骂闹弟。最喜小儿,扰乱一顷晨明。细细想来,仿若还萦绕身际。

记得,父母暗自泣寒,三亩薄田难以撑到天明。遂狠心,弃而远去。吾自远离以求学,待吾归来,坐与把玩杂草与人齐。

……

有老师认为这篇作文,用文言文写作,反映了考生的语文功底,应给高分。说真的,粗一读这段文字,颇有当今流行的“文化散文”的风采,考生能写出这样“才情横溢”的文字,看似不错。可仔细推敲,这篇用半文不白的语言写的作文,不但内容偏题,而且表意混乱不清,语言也不顺畅,给人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这样的写作就是人们常说的“伪文化”写作。是为“文化”而“文化”,是一种文字游戏而已。

一.“伪文化”写作的本质特征

作文应该讲究文化底蕴,这没有错。问题是有的学生为了刻意追求“文化底蕴”,把书本上学过的、平素知道的一些名人的事迹或诗词进行拼凑组装,借此来彰显自己的“文化素养”。在这些作文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作文通篇是历史与文化的拼盘,到处是整容的痕迹:一味引用古典诗句,堆砌华丽的词藻,编织工整的句式,刻意铺陈排比,借史抒怀,把文章装点得“诗意飞扬”。陶渊明、李白、苏轼、李清照这些文人雅士“你方唱罢我登场”。乍一看这些“伪文化”习作很有文化底蕴,细一看却让人满眼迷离,真容难辨。我们有必要质疑:这些感慨抒怀是学生情感的真实流露吗?是他们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吗?这些文字是否有备而来?换句话说,“伪文化”写作使我们的学生丧失了对生活的真实感受,背离了写作的本质。

二.“伪文化”写作得以泛化的原因

1.满分作文的炒作误导

“伪文化”写作的流行,与时下流行的“文化美文”不无关系。“文化美文”将丰富的文化信息巧妙地融进文章,典雅的语言使文章又极具书卷气和灵气,这让厌倦了篇章结构呆板,语言平乏,内容空洞的阅卷老师眼前一亮,认为这些文章展示了考生的阅读深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应当得高分。此后,这些满分作文经过精心包装、推广,在社会上走俏,风靡一时,许多学生受高分魔力诱惑争相仿效。再加上阅卷老师在作文阅卷中面临两难之地,一边不能愧对学生,一边是规定的任务。要在短短的几天内完成阅卷任务,这阅卷的过程可想而知,评分标准又有多大的约束力?而借史抒怀的“文化美文”往往又会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这给“伪文化”作文带来了可乘之机,它们常常在阅卷老师的匆匆一瞥中骗得高分。因此,“伪文化”写作被许多师生视作一个轻巧的得分点。只是这样的作文往往多了匠气,少了灵气;多了矫情,少了真情;多了做作,少了质朴。我们不得不说,“伪文化”习作,使学生忽视了当下,荒芜了情怀,磨钝了心灵,同时也迷失了写作的方向。“伪文化”写作,怎一个“爱”字了得?

2.学生没生活可写。

写作的本源是生活,生活素材的积累需要有心人。可是我们学生作文素材的选择几乎都是近幼稚化,去现实化,要么虚伪,要么陈旧,归根到底就是脱离了生活。学生每天以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与外界接触极少,此外课业负担沉重,课余生活乏味,紧张单调的学习节奏,早已使他们丧失了对生活的感受和品味。生活素材被冷落,也就理所当然了。由于对生活缺少观察、感受、体验,导致作文总是“穿旧鞋走老路”,落入“平庸”之列。难怪有人调侃我们学生写人叙事的作文是“五子登科”:“公交车上让位子,马路上捡到钱夹子,雨天妈妈送伞子,上坡帮人推车子,放学教室擦桌子。”

3.学生不会写生活

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始终没有跳出“应试作文”的怪圈。在很多时候,我们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写作的目的片面地理解成“写好作文,取得高分”,由此忽略了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我们要学生写生活,经常以规范化的理念、统一的框架和范围去给学生硬性规定,并且一味地提供材料,提供范文,却很少引导学生去认真观察生活,踏踏实实地完成自己的生活积累与情感体验,也没有教给他们怎样去观察生活,怎样从生活中采撷有价值的写作素材。这样势必造成学生疏于观察,怠于思考,以至于他们陷入不会写生活的困境。

三.实施生活化写作的途径和策略

如何彻底解决学生无生活可写和不会写生活这一难题?笔者认为,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现实生活,倡导生活化写作。这是写作内容、写作思想和写作态度的返璞归真。

1.开展活动,优化作文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为此,我们要引导学生改变写作观念,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将作文训练融入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写作训练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提供一个有效训练的平台。比如学了《春》、《济南的冬天》、《夏感》、《秋天》这些写景名篇后,可以结合“感受自然”这一主题的综合性活动,组织一次“走进大自然”活动,让学生回到大自然的怀抱。我想,像我们家乡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素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著称海内外。神奇灵秀、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得天独厚的写作素材。因此以活动为载体,将活动与习作有机整合,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放松身心,亲近生活,亲近自然,这样使学生对写作题材感兴趣,能将写作视为自娱的乐事。总之,开展活动,体验生活,会给我们的作文教学注入鲜活的血液。

2.勤于练笔,培养观察能力

生活从不缺少色彩,习以为常的地方也有风景,正如罗丹所说:“对于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因此,我们要作文教学引向多姿多彩的社会大课堂,培养学生的观察生活的意识和观察生活的行为,运用学到的知识去感受生活、自然、社会。我们既要关注生活中那些感人的、鲜活的素材,也要留心平凡庸常的人与事,通过观察去采撷生活中富有诗意的浪花。观察生活我们要多角度全方位进行,对于观察到的现象,要想一想为什么,要深入领会观察对象的外在和内在特征,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并用笔记录下来。练笔是一种挺实用的提高方法,我们要引导学生坚持写日记、周记或制作资料卡片,用笔把生活中的灵感及时写下来,哪怕一点一滴的感悟都要及时写下来,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只要我们用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去观察,用一颗细腻敏感的心去感悟,用一颗充满诗意的心去欣赏,我们一定会从细小琐碎的事物中寻找不同寻常的哲理,不同寻常的真、善、美。比如有位住校女生,父母在外,她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仅是通电话,就是这样一个平淡的生活镜头,她把它记在周记里,写下了自己真切的感受,展示了爱的主题:

我细细回味,老妈老爸的话语虽然很普通、很简单。但仔细想想却处处流露着对我的关心,对我的爱。我感到了甜蜜与温暖,我品尝到了爱的滋味。

在这以后的日子,每到周末,在家里我总期待这“幸福来电”,等候这“幸福的问候”。

爱就是这样的简单,这样的明白,但爱的滋味却让人回味无穷。

因此,我们要从生活中找到好素材,就必须养成经常练笔的习惯,及时记录自己的情感体验。日积月累,我们就会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这样,我们的写作不再是无米之炊,写作时信手拈来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文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3.精心指导,提升表达能力

也许有学生会抱怨自己的生活太平淡。其实我们自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材料仓库,我们的亲身经历和生活感悟就是独特的最具个性的材料。关键在于如何“化腐朽为神奇”,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里发掘真、善、美,让我们的生活“平淡而不平庸”。

(1)调动多种感觉,写出神韵

从生活中选材,是我们写作的第一选择。古人云:“五官生五觉,五觉成文章。”只有调动多种感觉器官,用眼看、用耳听、用鼻嗅、用口尝、用手摸。这样对事物观察才会细致,写作时才能准确传达情感,把体味到的生活意境形象具体地描摹出来,使文章极具韵味。请看学生习作《让心随风筝一起飞》片断:“风来了,同学们欢呼雀跃,拿风筝的拿风筝,放线的放线,不一会都把风筝放上了天空,各种风筝在天上尽显英姿:‘蝴蝶和‘金鱼跳着优美的舞蹈;‘老鹰一会儿俯冲,一会儿又舒缓平稳地滑翔;而我们的‘黑蝙蝠正和一只‘大眼怪兽在对视着,好像马上就要进行决斗……”由此可见,作文只有充分调动感官器官,多方面去观察,去描写,融进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欣赏习惯,就会有生动活泼的语言,真挚动人的感情。

(2)自主表达,拓宽写作思路,

我们的作文有无限的空间,可学生喜欢走老路,习惯于旧模式。有不少学生的作文要么感情漠然,辞不言情;要么笔是心非,失真失诚。甚至出现写假事假经历的“胡编式”作文、东摘西抄的“拼凑式”作文、全文照搬的“移植式”作文,这样的作文只能让人疲倦乏味。生活中有最真实的柴米油盐,有最生动的喜怒哀乐。因此在写作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素材中挖掘出感人至深的触发点,让他们放胆写作,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说自己想说的话。做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唯有如此,才能写出令人感动而又独特的感受,才能让他们体验到自由写作的愉快。

(3)说真话,抒真情

文章是表情达意的。真,是文章的生命;真,是文章的法宝。我们应引导学生打开心扉,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自然而真实的写出来,把灵魂深处最纯真的情感表达出来。请看学生习作《如何叫你一声爸》片断:

昨天晚上,我发烧了,家里只剩下我、妹妹和他。幼小的妹妹哭闹不停,我的头越来越沉。看着我这没精打采的模样,他二话没说,很快地放下妹妹,抓起外套一把拉着我直往医院赶,任凭妹妹在床上大哭大叫。家离医院有点远,我拖着沉重的脚步向前挪。风很大,吹得我瑟瑟发抖,我越走越慢,他连忙脱下外套,披在我身上,背起我,急匆匆地往医院赶。我偎靠在他的肩背上,突然感受到了那早已淡忘的父爱,一路洒来,丝丝缕缕,温暖着我的心……

夜深了,打完点滴,回到家里。当我去厨房倒开水吃药经过他的房间时,忽然听见妈妈正在抱怨他:

“你怎么就这样走了,也不管小的啼啼哭哭,万一她从床上掉下来,那怎么办?”

过了好半晌才听见他轻轻地说道:“这我也知道,可孩子病得这么厉害,更何况她又没了父亲,缺少父爱。对我来说,她俩姊妹都是我的女儿,手心手背都是肉。”

好久,好久,一颗泪珠滚落……我心潮翻滚,内心涌起一股叫他一声“爸”的冲动。可是第二天早上脱口而出的依旧是一声“叔叔”, 尽管是一声“叔叔”,他的脸上依然洋溢着灿烂的笑意。

或许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叫他“爸”,但在我的心中,他已经替代了父亲的位置,永远,永远……

可见,生活化作文课堂是充满“爱意”的课堂,生活化作文是饱含“情意”的作文,是体现“创意”的作文,也是带有“写意”的作文。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是“大语文”教育理念的表现形式之一。倡导生活化写作,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多元的写作平台,这样既让作文走进了生活,也让生活融进了作文,从而有效地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和忠.走出学生作文的共同尴尬[J].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2012,(1).

[2]王栋生.见多识广,扩大写作优势[J].中学语文教学,2012,(02) .

[3]张兴堂.生活化作文的思考与研究[J].语文建设,2014,(15).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坦头中学)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与成效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探究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