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育信息化的新战场

2016-05-14 16:51魏宁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素质考试

魏宁

老友孟延豹一语惊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成为教育信息化未来的惊爆点和着力点。意外吗?一点也不。随着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启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高利害化和它数据的多样化,将为信息技术提供种种发展的新可能。换言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成为教育信息化的新战场。

说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它是国家未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国家明确规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将作为招生录取的依据和参考,从而形成多元化的录取机制。在高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目前各省市已陆续发布了相应的执行时间表。

那么,信息技术的机会何在?这就必须要首先认清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一个天大难题,而这个难题只有借助信息技术才能最大限度地解决,这就是真实性问题。综合素质评价意在全面考察学生素质,但思想品德、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是注定无法用一个简单的分数来衡量的,它往往要通过写实记录的过程性描述来体现。那么,我们又如何保证其内容的真实可信呢?

面对这个大难题,信息技术成了重要的解决手段。从目前国内相关省市的先期实验来看,信息技术在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实践信息记录电子平台、场馆POS机,校园一卡通、电子学生证、电子班牌……各式各样的信息技术工具对学生的活动和行为进行着客观的记录,以代替学生自己对自己的主观评价,这是今后综合素质评价的大趋势。

说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教育信息化的新战场,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综合素质评价数据的多样化,这恰恰为教育大数据提供了最基本的数据来源,它将会“倒逼”出各种教育大数据的应用与积累。一方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让教育数据在宽度上得以拓展。传统的教育数据大多集中在学业数据上,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综合素质评价之下,学生的思想品德、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都将以多样化的数据形式记录下来。这些不同种类、不同类型数据的积累,恰恰体现了大数据之“大”,不单是数据体量的巨大,更是数据类型的全面。让大数据从不同角度“拼接”出学生的完整样貌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与传统的考试关注具体的学业水平不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更关注学生取得学业成绩背后的因素,这又让教育数据在深度上的挖掘成为可能。比如,一些考试难以“考”出的能力和品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调查研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这些都将在综合素质评价中以不同方式呈现。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品格的了解无疑将更加深刻。

但是,我们需要理解的是,评价毕竟不是教学、不是课堂,它为信息技术提供的“新战场”并不能立竿见影地产生出多少信息技术的新概念、新工具、新花样。评价是一个导向,它的价值更多是隐性的。就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例,一方面,它的高利害性带来了各种用于采集、记录、测查数据的技术工具的大应用;另一方面,它的数据的多样性,又为教育大数据提供了充足的数据来源,在未来将会衍生出大量的大数据应用。面对这样的机会,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探索吗?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素质考试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选择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