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碎片化教学改革初探

2016-05-14 16:32李茹萍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图形图像工具知识点

李茹萍

背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微博、微信、论坛等自媒体不断推广,碎片化信息以短(信息简短)、频(更新频繁)、快(即时通信)的优势迅速占领人们的交流空间和业余时间。与此同时,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这一群体中也得到广泛传播和应用,职业学校的传统教学模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中职学生更喜欢类似朋友圈形式的短、频、快的信息,对教师的长篇大论和教材内容的平铺直叙似乎不怎么“感冒”,这说明碎片化的信息更容易被年轻一代所接纳。面对信息的碎片化时代,许多大中城市,包括一些三、四线城市也在积极地推进以MOOC为代表的新模式。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也须顺应时代,扬长避短,适时地更新和改革,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下面笔者以“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课程为例展开教学改革尝试。

碎片化理论教学设计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材平铺直叙地介绍软件的各种功能,对软件功能应用场景的构建和操作步骤呈现得非常简略,即使是呈现了一些操作步骤和操作方法,也没有做到一目了然,根本无法抓住学生的心理,使他们对教学内容产生较强的兴趣。虽然近年来出现的案例化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情境化教学等教学设计方法弥补了传统教材的不足,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在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教材的第一章中,软件功能叙述过于单调,章节练习设置和章节知识点不匹配;在第二章中,学生还没有入门就已经开始讲解Photoshop的高级内容“滤镜”;在每个章节的实践案例选取方面,教材只是针对本单元的知识,没有考虑课程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因此,笔者在讲授“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时,根据现有教材内容和学生知识水平,进行了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以知识点为核心,把课程内容划分为若干碎片式的小单元。例如,在“Photoshop选图”一章中,笔者将内容分为套索工具及应用、魔棒工具及应用、矩形选框工具及应用。在实践案例的选取方面,笔者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为每个碎片化的知识点构建应用场景时,充分考虑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一是在“套索工具及应用”中设计了“长颈鹿”案例场景,在“魔棒工具及应用”中设计了“乌龟”案例场景;二是在讲解“魔棒工具及应用”时涉及看套索工具的知识,而且在讲授第一章的最后时,制作了“海滩怪兽”的大场景。

碎片化实验教学设计

实验教学是“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重点部分,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加大实验课教学力度,设计好课程实验内容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传统教学中实验内容基本是针对课堂知识点单独设计的,如针对文字工具,传统的实验教学只设计了与文字工具用法相关的简单内容。

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如何设计实验教学的内容是新时代教师要面临的一个考验。在设计实验教学的内容时,教师一方面要考虑整体实验任务的逻辑连贯性,另一方面要考虑每个小实验在时间和内容上是否符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碎片化实验不能单纯将大例子替换为若干小例子,必须要考虑微任务之间的内在联系,在逻辑上体现整体性。并且各微实验完成后,教学效果应呈现出1+1>2的效果。例如,在讲解图片的变换、画笔工具的使用、渐变工具等内容时,笔者为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日常生活为出发点和切入点构建微实验内容,并围绕主题将相关知识点模块化串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实验,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率。

碎片化教学优点

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得出碎片化教学具有以下优点:一是碎片化教学模式减少了中职学生的畏难情绪。教学中,碎片化的理论及实验案例因短小、目的明确而容易被学生接受,并提高知识的吸收率。二是碎片化教学案例生动,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碎片化教学中所实施的情境化教学,能够使学生见识更多的应用场景,提升他们应用知识的水平和能力。四是碎片化教学提升了课余学习的灵活性。教师将知识碎片化后,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学习的灵活性,而且方便学生针对某个知识点展开学习,从而更好地理解每个知识点。

结语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3G/4G技术日渐成熟,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流行,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应进一步考虑学生作为受体的变化,教师适时地调整、转变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

猜你喜欢
图形图像工具知识点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基于企业需求《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内容的研究与设计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基于HTML5的《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手机网站的设计与制作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研究
准备工具:步骤:
“巧用”工具
知识点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