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将要养活中国?》Will Africa Feed China?

2016-05-14 10:35
对外传播 2016年5期
关键词:文化冲突非洲企业

作者黛博拉·布罗蒂加姆(Deborah Brautigam)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保罗·尼采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发展项目总监、国际政治经济学院客座教授,是美国研究中非关系及中国对非援助的专家。其代表作《龙的礼物:中国在非洲的真实故事》,以客观笔触全面解释了西方国家所不能理解的非洲对中国普遍抱持欢迎态度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改变了部分西方人士对中国投资和援助非洲的怀疑、偏见与指责。

《非洲将要养活中国?》是作者关于中非问题研究的又一力作。其主要观点有三:一是有关中国对非农业投资存在三大谬论。该书认为,媒体、非政府组织报告和某些学术文章中广泛流传的关于中国对非洲农业投资存在三大谬论,即中国在非洲“圈占”了大量土地、中国企业进军非洲是由国家推动的、中国利用非洲向国内输送粮食,实际上这些结论过于天真幼稚。作者认为,从经济角度讲,中国的确没有必要从非洲国家运粮食。相比而言,中国从周边的越南、泰国以及巴基斯坦购买粮食更为合算。事实上,中国在非洲的农企,并非西方媒体所宣称的“无不致力于源源不断地为日益崛起的母国输送资源和利益”。西方这一错误判断产生的原因在于,一方面,许多媒体和NGO并没有亲自赴非洲展开实地调查,获得一手数据;另一方面,一些机构希望借此刺激非洲国家政府和民众,抵制来自中国的“土地并购”行为。

二是中国企业“扎根”非洲频遇挑战。作者称,相比农业投资规模被夸大与农产品用途的被误读,真实现状则是中国企业赴非投资的屡屡失利。除了观念和文化冲突,对中国农企影响更大的则是当地的政治风险。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在非洲开展投资、贸易往来,并且进展迅速。但他们缺乏经验,文化冲突难以避免,劳工关系便是突出问题之一。中国企业并非不乐意雇佣非洲当地劳动力,这通常是由双方的期待不吻合而造成的。非洲民众青睐于欧美企业的劳工标准,并希望工会能保障其合法权益,而中国在非企业并不适应“工会”这一形式,这也是导致冲突的原因之一。另外,有些非洲国家的政府没有遵守信用,从而使许多中国公司和机构在非遭遇项目搁浅的窘境。

三是中国政府应该建立赴非农业投资支持体系。作者认为,中国实施的农业政策大体上是成功的,中国完全可以在帮助非洲农民提高技术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作者建议,为了让中国企业更好地扎根非洲,中国政府有必要建立海外尤其是赴非农业投资的支持体系。首先,中国需要改进当地使馆的工作模式;其次,为来华非洲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第三,帮助非洲成立职业培训机构;第四,中国在非农企应加强联系与沟通。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国赴非投资的农企应努力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只有借助与国外公司同台竞争的机会,学习现代的农业管理模式与理念,与狼共舞,才能使自身得到全面的成长。

猜你喜欢
文化冲突非洲企业
An Uncommon Trip
非洲村庄
中国家猫起源于非洲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青少年犯罪新趋势
林纸一体化企业文化冲突与协调
“文化冲突”让日剧很窝火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