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康学术思想的来源及镜像理论

2016-05-14 19:37王大志
智富时代 2016年5期
关键词:拉康

王大志

【摘 要】拉康的理论来源分别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索绪尔的语言学;雅各布逊的隐喻与换喻;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科耶夫的黑格尔。镜像理论是拉康精神分析学的基础,在拉康的哲学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位置,是拉康恢宏庞杂思想的根基,是理解拉康艰涩理论的突破口。对镜像的认同,其实就是对他者的认同。在拉康看来,自我认同即是误认,“自我”其实就是一个“他者”,这误认对自我的形成是本源性的,人类终其一生不能改变。

【关键词】拉康;理论来源;镜像理论

一、导语

理论艰涩,语言隐晦的法国杰出的精神分析学家,结构主义学家和心理学家,当代法国思想界、学术界和文化界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回顾其学术思想发展轨迹,“镜像理论”是其理论起点,对人类“主体”概念的哲学思考是其归宿,“语言,他者”贯穿其间。

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是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和马尔库塞的心理社会学理论之后,极具影响力的理论。虽然拉康一直以“回到弗洛伊德”为口号,实际上他只是借弗洛伊德的旧瓶装自己的新酒。这瓶新酒有明显的几个配方,更为关键的是引入“结构主义语言学”这一新的理论范式----这一新的酿造工艺。在这一新的酿造工艺和拉康优选的几个配方共同作用下,拉康终于酿成一坛“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的新酒。下面,笔者结合学术前辈的成果,试梳理拉康的几个理论来源并简单勾勒拉康的镜像理论。

二、拉康学术理论来源

回顾拉康的理论发展史,他最重要的理论来源可归结为“五大配方”,分别是:

①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的主体结构理论,无意识理论,释梦理论。

②索绪尔的语言学。索绪尔的能指,所指结构,被拉康反其道而用之,更强调能指的建构作用。

③雅各布逊的隐喻与换喻。拉康将雅各布森的隐喻与换喻的划分与弗洛伊德的“凝缩”与“转移”原则相对应,从而揭示了语言交流中的无意识机制。

④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关注的是人类社会的象征结构,社会伦理符号之间的交错关系。而这种对于内部深层结构的认知、对于象征性符码之间关系的重视与拉康的理论不谋而合。拉康认为“无意识具有语言的结构”“无意识就是他者的话语”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列维·斯特劳斯对无意识的认识的影响。

⑤科耶夫的黑格尔。科耶夫认为人的欲望要绝对高于动物的欲望,否则人将不能为人。然而,欲望归根到底都是对于一种价值的欲望。人的欲望不会是单纯的温饱和生存,而是要求对方承认自己的价值。而这种认可则是以“承认”的形式得到彰显的。拉康在主奴之间欲望的辩证法中看到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主体间性,欲望不仅需要真正的满足,它还要承认和爱,因此它总是根植于爱与恨、主人与奴隶、自我与他者的辩证法中。

五大配方在“语言学转向”形成的新理论范式,即“结构主义语言学”这一酿造工艺的推动下,拉康完成了“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的初步建构。

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为拉康在无意识的层面上认识能指提供了前提;雅各布逊的隐喻与换喻揭示了能指链的秘密,并且给拉康搭建了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桥梁;列维斯特劳斯更以他的结构人类学开启了象征的时代,而拉康正是在这种象征性的原始思维中得出了他对无意识的语言结构的深刻见解;科耶夫的黑格尔解读拉起了欲望的新维度,拉康正是在对科耶夫对欲望的理解之上,得出了他惊世骇俗的结论:“人的欲望是他者的欲望”。

拉康上承弗洛伊德、荣格等思想先驱,下启德里达、阿尔都塞、齐泽克等学术新锐,他以对精神分析领域的突破性贡献而成为弗洛伊德之后世界范围内最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拉康毕生的研究重心——“主体理论”他的主体建构理论深深影响了女权主义特别是法国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等后现代理论体系,阿尔都塞、詹明信、德勒兹等人身上无不闪烁着拉康的光芒。

他以镜像理论为突破口,建构了自己宏大的哲学体系,主体建构理论是他的理论源起。主体是建构的,是在异化的过程中建构的。一个顺利经过两次异化的主体才是完整的主体,才会有无意识和欲望。

三、镜像理论

1936年,拉康在第14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年会上发表了他的镜像阶段理论。拉康认为,镜像阶段是主体形成的起点,该阶段展现了婴儿从六个月到十八个月的成长过程,从开始把握自己在镜像中的统一性,到最终形成对自我完整统一性的感知。

镜像阶段是拉康主体发展的最初阶段,拉康看来自我由一系列连续的认同所建构,而镜像就处在这一系列认同的最初一环。同时镜像阶段理论也是拉康整个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几乎所有后来的拉康理论都能在镜像阶段理论找到源头。镜像阶段之后,人的主体发展进入俄狄浦斯情结阶段。“俄狄浦斯情结”是来自弗洛伊德的术语,弗洛伊德认为在“俄狄浦斯情结”中,父母形象同时介入到儿童的心理形成阶段,“杀父娶母”或者“杀母嫁父”情结产生,母婴二元关系到父母婴三元关系再到二元关系的复归,使人类获得了心理内容最重要的一部分。拉康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初期,补充并发展了弗洛伊德关于“俄狄浦斯情结”的观点,拉康认为,镜像阶段的人类主体,即处于婴儿时期的人,虽然展开了主体形成的前景,却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主体,自我和对自我的认识仍局限于一种想象的水平。镜像阶段之后,幼儿需要在社会·象征的秩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一个名字和一个讲话的位置,即成为拉康所谓的“说话的主体”。俄狄浦斯情结之后,拉康认为向他者也就是向外在事物寻求自我定位,自我价值,自我认同的方式已经固定下来,不会因为主体性的初步形成而终止,而是将镜像行为贯穿其一生。建立在这样一个虚妄的镜像基础上的人的自我,这种虚妄主体在以后的发展中也不会有更牢靠更真实的根基。主体的构建过程就是这种持续不断地向他者认同的过程,这个持续的认同过程使人的主体得以形成并不断变化发展,因此,传统意义上的主体,有自我建构和自控能力的主体遭到拉康完全的解构。

基于以上两个阶段分析,拉康发展起来一套完整阐释主体形成过程的三界说,系统地论述了关于主体的三个层次,这就是“想象界、象征界、实在界”。

镜像阶段处于其中的“想象界”,幼儿在此时期通过想象获得一种原始的不完善的主体性,俄狄浦斯情结阶段则是主体从“想象界”进入“象征界”的入口,幼儿在此时期通过意识到自己、他者和外界的区别,进而逐渐使自身获得主体性。这种主体性以语言和与他者之间关系为载体。

对于深奥晦涩的拉康理论,也不是说难窥其妙,他早期关于主体发生和形成的论述,即“镜像理论”就是一个突破口,无论是无意识与语言的关系、主体与他者的关系,还是欲望学说,都可以在拉康前期关于主体形成时期的基本理论里找到根子,其后期的各种深刻推断皆可视为前期主体理论的深化。就像有学者评价说,在镜像阶段中,你能找到拉康所有成果的雏形。“无意识是他者的话语”的观点,是理解拉康主体理论的另一个突破口,它不仅是对主体理论的重要发展和补充,也暗含言语活动对主体的异化作用。

拉康笔下的主体是一种无意识载体,与传统哲学和精神分析学中的主体大相径庭的是他认为:主体没有自我控制和自主的能力,而是完全受制于先于主体存在的语言,语言产生了“我”,语言创造了人的主体。学者黄作回顾:过去,笛卡尔、弗洛伊德等笔下的主体,是一种有自我建构和自控能力的主体,他们的“我思故我在”,“本我、自我、超我”,都强调人的主动性,肯定人的意识对主体的支配地位。而到拉康这里,学者黄作进一步指出:“主体不再是共同理性的代名词,而只是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由象征文化,语言文化所构造出来的某种东西,这便是拉康向我们揭示的主体的真相。”(黄作 2005)黄作认为:主体成为无意识之家,“无意识主体”这个概念既不是从任何形式的“我思”角度出发,也不是从主体间性和自我意识的角度出发,而是从他者即外在与主体的第三者的角度出发,认为实质上说话者(拉康常用“说话主体”来指称说话者)的本质,是由他者话语构成的无意识,同时这无意识才是真正的主体。

在谈及主体本质时,拉康凸显了无意识与语言的密切关系,这也是拉康主体理论中最有学术开创性的部分。在后期的理论发展中,拉康又借鉴了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从能指和所指的角度来论证他者话语对无意识的建构,以及主体言语对无意识的遵从和竭力呈现。拉康的这种主体观否定了主体的实体性和自我的自主性,按照拉康自己的话说,就是:

如果说弗洛伊德出人意料地发现或重新发现的东西有什么意义的话,那就是能指的置换决定了主体的行为,主体的命运,主体的拒绝,主体的盲目,主体的成功和结局,而不论他们的天生资禀和教育背景如何,也不论他们的性格和性别怎样;而且,无论愿不愿意,一切与心理因素相关的东西,都将遵循能指的轨迹,就像武器和行囊。

提出镜像理论是拉康对主体概念探求的开始,镜像阶段是主体形成的起点,此后一切的理论和学说都建立在此基础上。在拉康看来婴儿是早产的,出生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支配自己的四肢,身体的其他部分也无法控制和协调,婴儿因之不安和焦虑。但当婴儿六个月大时,视觉器官获得发展,婴儿开始进入镜像阶段,通过镜像,婴儿认识自己,认识到自身的整体同一性,婴儿对主体的初步印象就发生镜像阶段中。在镜像阶段之前,婴儿还不理解自己的身体发肤是作为自己身体这一整体的一部分,但是通过对镜中影像的认识,一种完整的人体形式被婴儿所熟悉。婴儿发现了镜中的影像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此时他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形象,和母亲一样的完美的形象。但存在于主体身上的种种对立,在现实中却不会消失,这也就决定了主体是一个矛盾统一体,而且这种矛盾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也不会消失,主体就是在这种矛盾中成长起来的。

镜像阶段理论是拉康主体学说乃至整个学说的核心,镜像作用对人的主体构建起奠基作用,在此前提下,此后人一生的主体性都趋从于通过类似镜像的“他者”来建构,一般认为,他者为主体提供一种虚幻的同一性,完成自我的构建,当然,他者有时也会凸显出主体的匮乏,主体向他者寻求认同受挫后,主体原本的分裂状态会暴露出来,镜像不只在婴儿时期起主体构建作用,此后,“他者”作为各种人生镜像的象征,开始对“自我”进行塑造并且贯穿于人的一生。主体在本质上具有内在虚无性,这种内在虚无性需要外在他者来不断填充,验证和确认。具有镜像的功能“他者”如母亲的关注,父亲的权威,家庭中的角色,同辈的比较,社会中的地位,语言文化传统乃至一切人类文明都可以起到构建自我的镜像作用,超越了时间上的阶段性,成为自我认同的主要模式。

镜像阶段中的婴儿与镜像的想像性认同与人类知识建构具有相似性。人类知识的建构类似于镜像的努力和尝试,即知识同样具有渴求认同、追求他者作为参照以确定价值的倾向性。虽然婴儿在镜像中看到了协调一致的完整性,但是,婴儿与镜像的认同本质上是一种误读,这种误读不可逆转且贯穿一生。

通过对镜像阶段的分析,主体的确立过程始终围绕着主体间性问题展开。所谓主体间性指的是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交互影响。在拉康看来,决定主体性的是主体间的关系,而维系主体之间关系的最主要的活动是语言活动。语言的使用是主体间性的本质所在。儿童在镜像阶段还未获得主体性,儿童从母亲的镜像中认识母亲,进而认识自己。在后来的俄底浦斯情结阶段,主体开始接触语言及语言的规则,开始认识到自我、外界和他人的区别,儿童屈从于语言的存在,并获得其主体性。由此可知,主体的确立离不开他者的参与。

四、结语

镜像理论是拉康精神分析学的基础,镜像理论在拉康的哲学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位置,是拉康恢宏庞杂思想的根基,是理解拉康艰涩理论的突破口。

对镜像的认同,其实就是对他者的认同。在拉康看来,自我认同即是误认,“自我”其实就是一个“他者”,这误认对自我的形成是本源性的,人类终其一生不能改变。就算婴儿长大后认识到镜像的虚幻,也无法挽回这一人类本源性的悲剧。

可悲的是,人只能在自身之外想象和认知自己,而这个靠“他者”构建出的自己却永远是一个被误认为“我”的“他者”。

【参考文献】

[1][法]拉康 拉康选集[M].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

[2]黄作 不思之说——拉康主体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吴琼 雅克拉康:阅读你的症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4][英]特雷·伊格尔顿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英)约翰·斯道雷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五版[M]常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王岳川 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7][德]格尔达·帕格尔 拉康[M].李朝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8]赵一凡、张中载、李德恩主编 西方文论关键词[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9]杜晖、刘科成、张真继、孙莉 编著 研究方法论:本科、硕士、博士生研究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4.

猜你喜欢
拉康
何处话悲凉
何处话悲凉
Inevitability of Willy’s Tragedy as Seen from Lacan’s Mirror Stage
黑格尔对决海德格尔
结构与症象
“天下之言性也”
——拉康对《孟子》的误读?
有人说过“大他者”吗?
用拉康心理学理论解读《动物凶猛》中的我
精神分析批评中存在的几种对拉康的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