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历史演变及当代意义

2016-05-14 18:38王云鹏
关键词:近代中国历史演变当代意义

王云鹏

摘 要:近代中国是一个社会思潮复杂多样、纷繁更替的时期,主要经历了洋务思潮、改良思潮、革命思潮、新文化思潮以及社会主义思潮的历史演变。这些社会思潮的历史演变,是社会转型和社会变迁的必然结果,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与碰撞的集中体现,在本质上反映的是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选择问题。明晰这一演变历程,对当下构建和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历史演变;当代意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C91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4-0034-04

每一时期都有不同的社会思潮,而社会思潮最为活跃的时期,往往是社会秩序失范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也正是历史进程中上层建筑为适应经济基础而不断调整变革的转折时期。社会思潮在此时期内则充当了社会生活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反映出特定社会背景下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整体取向,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研究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历史演变,对全面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历史演变

社会思潮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某一阶级、阶层、社会群体或个人以某种思想理论为支撑,以人们的社会心理为基础,以达到其理想追求、政治愿望、利益要求、情绪兴趣为目的,经过广泛传播而形成的较大规模和重大影响的思想潮流。社会思潮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具有历史性、现实性、能动性、流变性及社会共鸣性等显著特征。

1840年英国人凭借船坚炮利打开了清朝的国门,祖宗圣贤的仁政理念不堪一击,封建时代的社会秩序飘摇欲坠,天朝上国的痴幻美梦烟消云散。面对这“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各阶级、各阶层都开始了新的反思与探索。有着5000年文明历史的中国到了近代开始了一个“文化昂进之时代”,进入了一个不断向西方学习并在学习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发展道路的历史过程。短短百余年间,主要有五大社会思潮应运而生,在历史进程中此消彼长,互相激荡,并最终汇入社会主义这一思想巨流之中,影响着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推动着近代中国的发展变革。

(一)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嬗变

1.经世致用的洋务思潮。早在洋务运动开展之前,以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士大夫,就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以实事求实功,以实功从实事”等思想,开始翻译并编写了如《海国图志》、《四洲志》等介绍西方实情方面的著作。这些地主阶级的开明思想家们,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来挽救颓败的封建王朝。随着两次鸦片战争的发生,这种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愿望愈发强烈。在士人学子中,有冯桂芬、郑观应等人的著书立说;在权力官场中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的身体力行。这些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通过学习西方的“器”与“技”,建立起自己的实业体系,从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在此思潮影响之下,中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各种近代化事物逐渐进入国人的视野中。虽然有顽固派的万般阻扰,洋务运动还是逐步发展起来,也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诸多领域之先河。

2.变法维新的改良思潮。维新改良的思潮是继洋务思潮之后风靡社会的另一股激流。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中如王韬、马建忠、薛福成等人曾主张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社会制度的前提下,大力学习西方的“器物”与“技术”,以此来实现国家之富强。但甲午的战败表明了30多年的学习只得皮毛之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的现状。要想真正挽回败局,必须探本究源,学习西方文明之精髓。而这一精髓就在于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改良思潮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公车上书中拉开了帷幕。为此康有为编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借“圣人之道”宣传西方体制;梁启超以《时务报》为阵地,鼓吹维新变法;严复以翻译西人赫胥黎的《天演论》、孟德斯鸠的《法意》等著作学说而摇旗呐喊。这些维新思潮不仅开阔了国人的视野,更开启了民智,是中国近代第一次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西方资产阶级的观点学说,比较系统的、完整的出现在国人面前,国人在思想上对西方社会制度优越性的认可度也逐步加深。

3.三民主义的革命思潮。维新改良思潮要求建立西方的社会制度,实行一系列的资本主义政策,但变法运动操之过急,极大地损害了上层统治者固有利益,受到顽固派的极力阻挠,终于在坚持103天后夭折。清朝的腐败在随后签订“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庚子协定》中达到顶峰。广大民众,特别是知识分子终于看清了清朝统治者的面目。推翻满清政府以期“救亡图存”成为社会的共识。留日学子中以陈天华、邹容为代表,大力宣扬革命思想,力图推翻满清政府以期自强。孙中山先生更是毅然弃医,投身革命事业,并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思想。革命党人创报刊、立著作,与那些试图推行君主立宪的保皇党们激烈论战。革命思潮继维新思潮之后,再次开启了民智,革命救国成为社会的主旋律。在孙中山及其“三民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最终推翻了中国最后的专制帝国。

4.民主科学的文化思潮。武昌首义,清帝退位,民国肇造,却遭遇一系列的复辟闹剧与军阀混战,甚至作为一战战胜国依旧维护不了自己的主权。为什么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却依旧积贫积弱?一些知识分子认为这是中国几千年守旧的文化导致的,要想改变这一面貌,必须从文化上彻底地进行变革。陈独秀最先抨击“尊孔复古”的思想,提出要彻底“打倒孔家店”,全面否定儒家学说。胡适、鲁迅等则大力推进白话文运动,为新文化运动摇旗呐喊。李大钊甚至把西方最新的马克思主义介绍给国人。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这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阵地,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各高校作为运动场所,向封建专制主义及其意识形态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民主科学的文化思潮伴随着新文化运动遍地开花。

5.社会主义的革命思潮。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特别是五四运动期间,马克思和社会主义思想开始进入国人的视野。李大钊最早向国人宣传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著作,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陈独秀也发表《谈政治》、《马克思学说》、《社会主义批判》等宣传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学说。人们发现了一条异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是否能救中国成了先进知识分子新的思考。以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蔡和森、李达等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为捍卫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而坚定地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进行了激烈的斗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又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二)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历史演变是社会变迁与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

任何社会思潮都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状况是影响思潮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经济因素包括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生产关系的变动情况、日常物质生活状况等;政治因素包括政治性群体、政党的变迁过程及实践活动,一定的政治形势和政治运动的形成,一定的政治上层建筑的抑制或促进作用等;思想文化因素包括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现实思想文化的制约等。这些因素综合影响着社会思潮的产生、发展与变革。

对于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变革,梁启超先生曾有“三不足”之说:即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便有了洋务运动,再“从制度上感觉不足”便有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最后“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便有了五四时期的“全部解放的运动”。伴随着这“三不足”,在近代中国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中就相应的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洋务思潮、变法维新的改良思潮、三民主义的革命思潮、民主科学的新文化思潮以及社会主义的革命思潮这五大主要社会思潮。一方面,这些社会思潮促进了社会运动的产生与发展,促成了社会的变迁与转型;另一方面,这些社会运动,又反作用于社会思潮,进一步扩大了社会思潮的影响范围和力度。二者相互影响,共同推进了中国近代社会的社会变迁与社会转型。

在这一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对社会思潮的产生、演变等有着潜移默化式的影响。从狭义的文化定义看,思想精神是文化的核心,包括思想观念与价值观念等。思想观念直接影响人们对社会事件和社会问题的态度和看法,直接影响人们的情感、意志、愿望、需求、动机等社会心理因素,也直接影响特定社会思潮的形成与发展。因此,思想观念的变化自然导致社会思潮的变化。价值观念的变化与社会思潮的演变更是联系密切。对于同一社会事件,民众的价值取向不同、价值标准不同,得出的评价结论也就不同,作为民众评价互动及其结果的社会思潮自然不同。

(三)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历史演变是中西方文化交往的集中体现

社会大变革必然导致思想观念的大变化,正如恩格斯所说:“随着每一种社会制度的巨大历史变革,人们的观点和观念也会发生变革。”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国人的思想观念从保守转向改革、从封闭转向开放、从安贫转向求富、从依赖转向自主的历史。伴随着社会思潮的演变发展,中国人的思想面貌与价值取向都发生了许多积极变化,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矛盾和冲突。这些积极变化也好,矛盾冲突也好,究其深层次的原因,都是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交往的结果。

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都是由点到面,逐步形成的各具特色的文化体系。中国文化属于黄土大陆文化,是以群体意识为核心的,注重人本、现实和艺术精神为一体的文化;西方文化属于蓝色海洋文化,是以个体意识为核心的,尊崇法律、上帝和真理理念的文化。两种文化特质各异,但从本质上讲,反映的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方式的不同,这种不同是因地理环境、民族心理性格、社会历史发展程度的不同而产生的。因此在两种各具特质的文化初次交往时,必然会有相当长的磨合时期。也正因为如此,在中国近代史上,才会有了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交锋,才会有了维新派与顽固派的对峙,才会有了革命派与保皇派的斗争,才会有了新文化运动中“尊孔复古”与“打倒孔家店”的激烈论战。

纵观近代中国社会发展总体路向我们可以看出,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思想转型过程中,社会思潮的历史演进既受到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影响,也深深地打上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烙印,是近代中国社会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产物。这一特定背景下所产生的种种矛盾和问题,都是中国社会由传统走进现代的必然。中西文化交往中的碰撞、吸收、融会和改造,不仅丰富了各自的文化内涵,也丰富着全人类的文化宝库,使之日新月异,共同推进人类社会历史的前进与发展。

二、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历史演变的当代启示

马克思历来强调交往(Verkehr)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不但常常把交往和生产力相提并论,视为一个民族意识形态的“现实基础”,而且每每把交往看作生产本身的“前提”。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来看,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历史演变,在形式上反映的是中西文化之间的交往过程,而在本质上反映的则是中西文化交往中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与选择。明晰这一点,才是当下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务之急。

(一)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以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

每一个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特定的价值认同体系,都有特定的社会价值观。一个社会只有确立了核心价值观,这个社会才能长期稳定和谐的发展。中国古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儒家思想,这一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神的集中体现。正是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中国古代文明历经5000年之久而从未中断,期间纵有改朝换代、江山易主,但文化传统仍得以传承。到了近代,社会思潮的多样化带来了不同的价值观念,但核心价值观从未确立,因此社会总是在动荡中曲折前进。近代中国一次次探索的失败表明,如果没有一个核心的价值观作为指导,国家的发展必受掣肘,社会的进步必受限制,个体的全面发展也难有保障。

社会核心价值观是特定时期内的经济、政治、文化的集中反映,它之所以是核心价值观,就是因为它同其他非核心价值观相比,更加关注这个时代的现实问题,解决这个时代的种种矛盾。对于中国来说,在当下日益多元化的社会里,铸就核心价值观极为重要。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化,中国社会的利益分化进一步加剧,利益诉求也将更加多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内核”,改革的共识则根本无法形成。正如习总书记所言:“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

社会核心价值观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确立是一个“倡导”、“培育”和“践行”的过程。核心价值观能否深入人心,成为社会的共识,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核心价值观内涵的先进与否,是否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潮流,是否体现了本民族的前进方向,是否满足个人的合理要求;二是核心价值观确立的途径与方式,是否符合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心理,是否植根于传统文化,是否体现民族特性。如果满足了上述两点要求,核心价值观在思想文化的引领下,就会成为社会思潮的核心要素,并在社会运动中转化成全体社会成员的共识,推动社会变迁与思想转型,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发展。

(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确立要求加强思想文化领域的交往

文化的历史性与社会性决定了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对民族文化形态和外来文化形态的继承与融合。价值观作为精神文化的一种,同样如此。中国历史的发展实际表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不能只关注一种价值形态,还要重视中西文化间的交往。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从纵向来看,文化具有累积性、传承性,从而表现为发展的传承性和创新性;从横向来看,各种文化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交流,从而表现出多样性和交融性。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多样化是与中西文化的交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西文化的不同内涵为五大社会思潮的产生提供了养料和素材,是社会思潮多样化产生的理论源泉。而社会思潮的多样化又反过来促进了中西文化彼此间的交往,使之更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在二者的交互作用下,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也得以逐步从中凝练总结、选择确立。正因为如此,中国传统社会中闭关锁国的保守理念、顽固派敌视一切外来文化的思想、保皇派妄图维持皇权的努力,都被前进的历史大潮所吞噬。而三民主义、民主科学以及社会主义思想等这些先进的价值观,既考量了民族的历史文化心理,又借鉴了西方文化的优秀之处,最终得以被历史所铭记。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历史演变,反映的就是在中西文化交往中,社会核心价值观不断变更、筛选、重构并最终确立的过程。

(三)推进中西文化交往,确立社会核心价值观

如何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准构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路径,也就是如何对待东西方两种文化及其交往的问题。古往今来,东西方两种文化融合会通的思想几乎成为大多数有识之士的共识。徐光启就提出了“欲求超胜,必先会通”的主张。魏源曾提出“天地气运自西北而东南将中外一家”的思想。章太炎主张要会通“华梵圣哲之义谛,东西学人之所说”。蔡元培主张:“非徒输入欧化,而必于欧化之中为更进之发明;非徒保存国粹,而必以科学方法,揭国粹之真相。”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融“古”于“今”,如何会“外”通“中”。笔者认为,我国著名哲学家张岱年教授的“综合创造论”,即“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思想就值得一提。张教授认为:“要把经过认真挑选的来自古今中外不同文化系统的文化要素综合成一个现代化的中国文化系统,有一系列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它们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指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必须弘扬民族主体精神,走中西融合之路,必须以创造的精神从事综合并在综合的基础上有所创造。”这就要求研究者应该以一种动态的而非静态的眼光去观察各种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即不仅应该着眼于某种社会价值观在历史上是如何形成的,而且更应该着眼于它是怎样在发展变化着的,未来又可能怎样发展变化,以及我们应如何对待、把握和控导这些可能的发展和变化。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简单地说,每一时代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都必须对以往的时代有所超越,都要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和回答所处时代的问题,完成所处时代的任务,最终形成关于所处时代问题和任务的一个理论上的阐释和解答,这是实现当代理论和文化创新的根本和关键,也是培育和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和关键。

参考文献:

〔1〕孙建华.论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历史演进与马克思主义传入的可能性[J].科学社会主义,2009,(06):53-57.

〔2〕朱可辛.核心价值观重在培育[J].科学社会主义,2014,(02):23.

〔3〕张娜.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元文化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3,(13):33-37.

〔4〕丁祥艳.论社会思潮的多样化是社会转型的必然[J].求实,2012,(08):75-78.

〔5〕方章东,侯惠勤.文化整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50-53.

〔6〕龚书铎.社会变革与文化趋向——中国近代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党建,2014,(02):21-24.

〔8〕赵壮道.三种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比较与启示[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9-12.

〔9〕崔志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101-104.

〔10〕周兴茂.中国人核心价值观的传统变迁与当代重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5-11,126.

(责任编辑 王文江)

猜你喜欢
近代中国历史演变当代意义
近代中国孔子形象的变异及其原因分析
西方民族概念引入近代中国源流考
浅谈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认识及其当代意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国家理论及当代意义
刘瑞龙的群众观及其当代意义
阿甫夏洛穆夫对中国近代音乐发展所作的贡献
马克思与弗洛姆自由观比较
中共中央秘书长和秘书工作部门的历史演变(上)
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