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会话中间接拒绝语的语用研究

2016-05-14 15:11田方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6年4期

田方

摘 要:基于美剧《破产姐妹》(2 Broke Girls)中角色的对话,本文收集、分类和总结了间接拒绝语的语用策略。希望以此为非英语国家的英语学习者提供相关的会话经验,有助于跨文化交际,消除交流时的文化差异顾虑。

关键词:间接拒绝语 破产姐妹 语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4-0008-02

1 引言

间接拒绝语属于间接言语行为,即指通过一种言外行为间接地完成另外一种言外行为的情况。Searle曾提出“In indirect speech acts the speaker communicates to the hearer more than he actually says by way of relying on their mutually shared background information, both linguistic and nonlinguistic, together with the general powers of rationality and inference on the part of the hearer”[1]。在间接言语行为中,交际者在间接言语行为时不直接说出自己要说的话,而是借助另一种(常常是直接的)言语行为来间接地表达其用意。而说话人利用和听话人共有的知识向听话人传递他的言外之意。它强调的是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2 美剧《破产姐妹》(2 Broke Girls)中间接拒绝言语行为的使用情况

美剧《破产姐妹》(2 Broke Girls)讲述了Max和Caroline在威廉斯堡餐厅做夜间服务生的故事。在这一个屋檐下主人公们为了保住面子、打破僵局、避免尴尬、扭转气氛等所诞生的幽默对话常常意味深长、成为经典。对话中的间接拒绝语不仅体现了美国社会不同阶层的语言风格,更能给语言研究者提供“接地气”的经验分析。

本文在之前的84集电视剧中选取了200个场景。按照不同社身份将这些场景分为与顾客(客户)的场景、与邻居Sophie(朋友)、与餐厅店主Han(上下属)和与剧中其他情景的客串演员(陌生人)四类对话,直接拒绝和间接拒绝场景数量见表1。

从表1来看,剧中主人公在日常生活中更倾向于运用间接拒绝。其中客户关系、陌生人对话中使用间接拒绝的次数超过50%。当然,是否运用间接拒绝或运用何种方式的间接拒绝,都源于他们身处的社会地位和与发语者之间的社会距离;而社会距离受经济条件和自身条件的约束。

3 间接拒绝语的分类

笔者从之前的84集电视剧中选取了使用间接拒绝语频率最高的80个对话场景进行具体分析。由于客户关系中更多的是受社会地位引导下的礼貌原则驱使,因此,本文选取间接拒绝语类别研究范围更加广泛的朋友关系之间的对话情景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Max、Caroline、Earl与Sophie之间。其中间接拒绝语的情况被进一步分为四类:要求,建议,邀请,提供。这四类对话需要对话双方正面做出回应,出现次数见下表2。

从表2来看,间接拒绝他人的建议比例最高,同时其他三类情况运用间接拒绝语的频率也得以显现。美剧《破产姐妹》(2 Broke Girls)中主角们相互熟悉相互依赖,他们会经常为对方着想,提出有用或无用的建议;也正因为熟悉,直接拒绝未免太伤和气,同时也表现不出主角的风趣。因此,间接拒绝语最合适。

4 间接拒绝语的语用策略

钱冠连的《汉语文化语用学》一书中提到:语用原则和策略,与其说为了交际成功,倒不如说就是接受了社会人文网络(社会文化、风俗习惯、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历史事件等)对人的干

涉[2]。间接拒绝语是一种特殊的语用策略,受“目的→意图”驱使。笔者将剧中的间接拒绝策略细分为以下五种:类比策略、增添冗余信息策略、模糊策略、讽刺策略、求美策略。

4.1 类比策略

日常生活中,有三类对话具有最明显的问答形式,分别是请求、邀请或建议。间接拒绝语有别于直接拒绝语的地方不仅在于是否有“No”,还在于是否提出其他相对性的理由。在间接拒绝语的类比策略里,以物喻物起到非常好的拒绝效果。《破产姐妹》(2 Broke Girls)中Max的形象一直是毒舌,但回答时却常常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

例如Season 4 Episode 11

Sophie: Max, do you want be my maid of honor?

Max: I would be eaten alive by a rabbit,which would take a long time and be a lot less embarrassing.

剧情发展到了第四季,波兰裔女邻居Sophie决定与餐厅的主厨Oleg结婚。当询问Max是否愿意当她的伴娘的时候,Max的回答显然是拒绝的,用宁愿做生吃兔子这样的事来类比不愿意尴尬去当伴娘的心情。

4.2增添冗余信息策略

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首提冗余的概念[3]。钱冠连在《汉语文化语用学》指出,说话人释放适当的冗余信息,多说话或说超出需要量的话,也是一种语用策略,这和所谓合作原则的数量和质量准则是分道扬镳的,却是顺应自然之事[4]。《破产姐妹》(2 Broke Girls)中的人物非常善于运用增添冗余信息,甚至做到了“你说东我说西”的完美拒绝。

例如Season 4 Episode 10

Caroline: Max, Ive got some exciting news.

Max: Eh, I vowed Id never get excited about anything again after that last Indiana Jones.

这一集中Caroline在网上找到了便宜的暖炉灯,她急于把这件高兴事告诉Max。可还没等Caroline说出兴奋事情的内容,Max就说当她看完《夺宝奇兵》电影后发誓再也不兴奋了。众所周知,《夺宝奇兵》系列电影第三部与第四部之间间隔19年,万众期待却只换来一部狗尾续貂之作。以此作为自己拒绝听内容的理由,可谓是既充分又讽刺。在这句回答中,《夺宝奇兵》电影完全是冗余的信息。从合作原则角度,这完全违反了数量和质量准则,但增添冗余信息策略不仅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自己的拒绝之意,还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4.3 模糊策略

模糊策略意味着给予发语者模糊的提问,通过听岔或听错问题的形式给予回答。

例如Season 4 Episode 18

Caroline: Sophie. Ive been looking at color choices, and how would you feel about us in a nude(裸色)?

Sophie: Max could go nude but you dont have the rack to pull it off.

Sophie的婚期将近,当Caroline向她提出伴娘身着裸色(nude)礼服的时候,Sophie故意把“裸色”听成“裸着”,并且讽刺Caroline身材不好,没人会感兴趣。这里Sophie利用nude的双关意,不仅间接拒绝了穿裸色的建议,还讽刺了Caroline的品味。

4.4讽刺策略

讽刺是汉语交际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是一种言语行为,且语力很强,是典型的语用学问题[5]。讽刺策略常用陈述事实的方式顾左右而言他,用“常言道”的俗话来暗讽时政或发语人。《破产姐妹》的主人公虽生存在底层,但并不妨碍他们把政治经济丑闻作为打趣的谈资,通过Max的演绎让严肃的问题成为了笑料。

例如Season 4 Episode 5

Caroline: Do you think other business got successful by leaving early?

Max: They did it by hiring illegals and moving their bank accounts offshore.

天气渐冷,门庭冷落。Max提议提早关店,但Caroline仍愿意坚守在工作岗位,她反问Max是否认为其他行业也通过提早下班来获得成功。Max迅速反应并且平静地回答是源于他们雇佣黑工并且把银行账户转移海外逃税,以此来表达就算不早退也不会成功。从间接拒绝语的角度,她拒绝正面回应Caroline的问题;从语用策略的角度,Max通过道出了某些事实来暗讽那些走旁门走道成功的企业。

4.5求美策略

钱冠连教授说:“‘拣好听的话说是言语活动中一条最普通的求美策略,它表现了人对美的追求,表现了功利目的和对不宜说的话题的补救的努力”[6]。间接拒绝语中求美策略是用美好的语言委婉的方式拒绝他人。这样既符合间接拒绝的含义,又符合语用学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例如Season 1 Episode 2

Caroline:And I‘ll do the rest till you believe.

Max: I believe everything you just said and that children are the future.

当Caroline阐述她的生意创想时,Max用“相信孩子是明天的太阳”这样的心灵鸡汤来表达否定看法,这正是求美策略的完美诠释。Max是一个拥有顽强精神、但对生活希望不高的人,她无法相信世界是美好的。这样一句美好的引言从Max的嘴里说出恰恰是表达了她不相信Caroline和她能够做好生意。求美策略用相信代替不相信,用同意代替不同意,是间接拒绝语的一大巧妙之处。

5 结语

通过研究《破产姐妹》(2 Broke Girls)中间接拒绝语的语用原则和语用策略,为非英语国家的英语学习者提供一个接地气的语言学习方式。对待不同的对象,面临不同的场合选择何种拒绝方式,都可以在这部美剧中找到答案,为语用研究和跨文化交际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

参考文献:

[1]Searle. J. Expression and Meaning—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M].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115.

[2]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52-189.

[3]Shannon,C. E. 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J]. 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1948:27.

[4]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311.

[5]郭莉敏.汉语讽刺言语行为的语用学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华文学院,2007:413-420.

[6]钱冠连.美学语言学说略[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6(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