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和接受的合理利用

2016-05-14 06:07牟晓静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凸透镜浮力物理

牟晓静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4-0142-01

探究和接受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两种基本方式,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首次将科学探究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与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列在内容标准之中,旨在让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探究活动,亲自得出结论,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知识向探究过程转化,让学生亲自参与并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倡导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和好评。然而,在教学中,有些教师认为实施新课程,探究式学习是唯一的方式,一“探”百了,完全排斥接受式,这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只有在教学实践中,科学合理的应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才能更好的把新一轮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1 倡导探究式

由于长期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追求达标率、升学率,过多的使用接受式,老师只顾给学生灌输课本上的知识,学生一味的接收给予的知识,缺乏学习经历、探究过程和体验,对所学的东西往往不知所以然,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不能得到培养。学生极其缺乏想像力和创造力,而科学探究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来说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学生可以有充分的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活动形式来解难释疑的一种教学形式,着眼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浮力”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教师对浮力的概念、相关的知识反复讲解,强调和练习,学生还是认为“浮力”难学,其实学生在学习“浮力”概念之前,在生活中通过观察:木块放在水中不下沉;脱开手的气球会飞向天空;游泳时有上浮的感觉,已经对浮力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学生建立在少量直接观察和具体经验基础上的概念大多比较肤浅,不准确,有些甚至还不正确。例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要受到浮力,而沉在水下的物体不受浮力;轻的物体要受到浮力,重的物体不受浮力。对于这样的问题如何解决?探究应该是最有效,切实可行的方式。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应该引导学生分别设计出具体有效的探究方案。比如:将一个质量大的木块和一个质量小的铝块放入水中,观察到木块上浮了;体积相同的空心铁球和实心铁球放入水中,空心铁球上浮了;一个鲜鸡蛋放入清水中会下沉,放入盐水中会上浮等,让学生亲自通过探究实验发现自己已有的经验与新发现的现象和事实之间的不一致,反思并修正自己的经验和认识,随着问题的解决,学生会产生新的问题:“浮力大小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随着产生新的探究愿望,形成新一轮的探究过程,最后的问题解决才能使学生真正构建起“浮力”的概念。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和对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物理现象,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设计探究方案,研究问题这一过程进行了科学探究式教学,特别是教材中对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方法和探究能力有重要的意义,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及现有水平的内容,如:《声音现象》《光的反射》《阿基米德原理》《杠杆原理》《二力平衡条件》《连接串、并联电

路》时,要精心设计、精心组织、充分发挥作用,通过这些内容为教学载体,使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以及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2 适用接受式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要大力倡导探究式,但并不是完全要排斥接受式的学习,一是因为教材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学生探究学习,如“安全用电”中通过人体多大的电流才会“触电”?“触电”对人体产生怎样的危害呢?这不可能也不允许学生去亲身探究和实践。又如:“失重”后会产生怎样的现象?在课堂的环境下无条件去实现探究,在教学中许多陈述性的知识,事实性的的知识,如:类似电功率P=I2R,P=v2/t,欧姆定律I=U/R公式的适用范围,物理符号的使用,单位的统一以及一些重要的概念、原理。又不适宜开展探究式学习的内容,如《电流》《电压》《安全用电常识》等运用接受式学习更有效,也更经济。二是由于物理学科教学时间有限,不可能事事都要去探究,当然,在使用接受式教学时,也不应一味机械的灌输,而应该不断地有所改进,讲课中尽量改灌输为启发,引导学生改进记忆方法,并不要过量反复机械的训练,力求创造一个轻松、愉快、良好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保持民主、平等的交流,激发和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 不同方式的有机结合

物理课堂教学中,“探究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合理有机地结合使用,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也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例如: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学生发现烛焰通过凸透镜能在光屏上成放大或缩小的倒立像,但如果不介绍凸透镜成像光路图,单靠光具座上通过实验探究得出u>2f成倒立缩小实像,f

在物理教学中,新课程没有为教育教学提供现成的固有模式,针对一些物理问题,可以采用探究式和接受式并进的方式,更能使学生易于接受,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总之,在新课程实验中,我们要大力提倡探究式,努力改进单一的接受式的学习,开创物理教学的新面貌。在实际教学进程中,要尽量避免一种“单一”走向另一种“单一”,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合理科学的教学方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力求新课程标准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凸透镜浮力物理
只因是物理
神奇的浮力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