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常规习惯养成的研究

2016-05-14 06:33张楚楚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课堂纪律红星绘本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4-0185-01

乌申斯基曾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的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用它的利息。”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习惯”二字的重要性。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习惯”的解释是这样的:“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如习惯成自然等;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如好习惯、不良习惯等。”[1]在我们的一生中,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只有六七岁,还处于“幼小衔接”的阶段,所以常规习惯的养成应贯穿整个小学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之中,通过各种方法去引导学生适应学校,养成习惯。

1 绘本激趣,吸引兴趣

霍华特说:“绘本是小孩子在人生中最初接触的书,在透过长期读书生活所读的书之中,是最重要的书。根据小孩在绘本中所发现的快乐的量,可决定他的生涯是否喜欢书本。”在绘本中,经常就会隐藏着一些学生应该养成的常规习惯。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暗示性的绘本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习。

如绘本《多嘴的小八哥》中的小八哥非常喜欢插嘴,总在朋友说话的时候插上一言半语,最后它的好朋友都不爱理他了。在教学这本绘本的时候,首先,笔者只读了这个绘本的前半部分,然后让孩子们表达他们对这只小八哥的看法,说说他们喜不喜欢这样的小八哥。孩子们都踊跃地举手回答,课堂积极性被很好的带动了起来。然后通过讲述故事的后半部分,让孩子明白插嘴是个不礼貌的行为,也是一种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只会让你失去朋友。听完了故事,笔者问孩子们:“你们能在课上拉上你们嘴巴上的小拉链,做一个认真听讲的孩子吗?”孩子们大声回答着“可以”,同时非常可爱地做了一个给小嘴巴拉上拉链,表示不再说话的动作。

像这样的绘本教育,正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通过这个形式,孩子们一下子就理解了为什么在课堂上要认真倾听,遵守课堂纪律的原因。同时,也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帮助学生养成遵守课堂纪律这一常规习惯。

2 榜样示范,强化练习

六七岁至十一二岁的孩子,正处于心理学上“具体运算时期”,抽象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还未得到较好的发展。《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一文中提到:“对成年人提出要求后,他们会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完成任务,一般不需要经过他人的精细指导,但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教师必须指导他们怎样做,每件小事都要讲透要求和这样做的原因。”[2]班杜拉认为:“学习即模仿”[3]。孩子善于通过模仿来进行学习,因此有时需要教师亲自示范,从小处入手,反复强化,才能让孩子达到学习的效果。

如低年级的午餐礼仪,刚入学的低年级学生,在家可能都是“小皇帝”“小公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让这些孩子学会自己打饭,盛汤,安静用餐,可是一个大问题。所以,笔者利用午间时间,亲自给孩子们示范。首先,笔者拿着一个空碗,告诉孩子,必须双手捧碗,不能单手拿着,否则碗会掉在地上,汤也会撒掉,然后示范如何端稳汤碗,慢慢走到教室外盛汤。这一过程对成人来说可能只需要几秒钟就能学会,但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确是一件难事,需要老师反复示范,才能完成学习。

在训练的过程中,除了通过示范、练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还需要通过示范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小学低年级学生仍处于前习俗水平,虽已具备有关是非善恶的道德要求和社会准则,但心智发展未达到成熟水平,并不完善。因而,需要成人监督,并帮助他们改变已经形成的不良习惯。好的习惯不可能一下子掌握,常常需要一段时间去培养。反复练习,严格要求,这样才能使低年级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学习规范。

3 奖励机制,产生动力

低年级的学生,极易被满足,所以,奖励机制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鼓励方式。一支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他们产生极大的满足感,产生学习动力。

在班级里,笔者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声音:“我还有一颗星星就可以换取奖品了!”每个人都希望能听到赞扬的声音,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更是如此。当他们踏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他人的赞扬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激励。所以如果老师能够适时地给予奖励和表扬,那么就能减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

在放学排队时,笔者经常采用奖励机制培养学生做到列队齐,站队静。谁站得好,排得齐,就给他贴一颗小红星。这样一来,学生个个整齐的站好队,也没有吵闹声,都安安静静地等笔者给他们贴上小星星。

在实施“小红星”的奖励机制以来,笔者感受到了奖励对低年级学生的重大作用。笔者不用为让学生遵守纪律,而作出一副严肃的模样,也不用反复说教,只需要提到“小红星”,孩子们就会明白如何做才可以获得奖励。渐渐的,我不再需要把“小红星”贴在他们手上,因为他们已经把“小红星”印在他们的心中,将奖励机制内化为道德规范,外化为行为习惯。

其实,常规教育的目的是为让孩子养成良好学习的行为习惯,如: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准时上学,不迟到,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因未能掌握大量汉字,《小学生行为规范》中枯燥的语言文字对他们而言十分抽象,难以理解。有时教师的直接说教,他们根本无法理解其中深意,这样的教育结果势必导致学生产生“知行脱节”的现象。

因此,只有找到一种孩子易接受的方式来进行诱导,吸引孩子注意力,才能让孩子养成常规习惯,也只有当孩子养成了学校必需的常规习惯,他们才能适应学校,在校园中,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作者简介:张楚楚(1993-),女,江苏昆山人,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

猜你喜欢
课堂纪律红星绘本
郭红星:扶危济困终不悔
快把动物放进冰箱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绘本
绘本
绘本
闪闪的《红星》
基于课堂纪律管理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研究
课堂纪律应具有育人功能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