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素养的原则

2016-05-14 07:03韩琼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子女儿童家长

韩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4-0210-01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新教育评论》上说:“凡人生之态度、习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我国人漠视幼稚时代之重要,学校教育耗费精神,纠正幼稚时代不良态度、习惯、倾向,可谓事倍功半”。现在许多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是很欠缺的,或者教育的方法单一,或者方法简单粗暴。他们对子女的期望值很高,但又缺乏教育子女的实践经验。因此,努力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素养应把握好以下原则:

1 关心爱护,严格要求的原则

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正如俗话说的那样:“十年树木,百年方能树人。”目前很多家长深感生活之艰辛,为了让孩子过上幸福生活,认为读书是唯一出路。首先是部分家长认为严教严管出人才。这种受传统教育观念使父母对孩子的一举一动都横加限制或斥责。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做错了事,不问青红皂白,先揍一顿,孩子挨了揍还不知道错在哪里。这样的教育产生两个结果:一是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缺乏自信心,往往以说谎自卫,变成既怯懦又不诚实;二是打骂成性,既不怕打也不怕骂,在家挨打受骂,出门打人骂人,性情变得暴躁。其次是部分家长把孩子捧为掌上明珠。做到对他百依百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稍不如意就哭闹不止,最后还得全家来哄。这样,使孩子逐渐形成了好吃懒做、蛮横胡闹、自私自利、没礼貌、缺乏独立性等许多不良品质。所以家长在对子女既不溺爱放任,也不粗暴专横,而应在思想上和生活上予以关怀、爱护、鼓励、诱导;在严格要求的基础上,为子女健康发育成长提供必须的物质生活条件,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在注重子女的心理健康,并根据子女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

2 以身立教,言行一致的原则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希望子女成为什么样的人,家长要首先做那样的人。一是言传身教。父母的言行总是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而现在的父母大多只是孩子怎么做而忽视了自身的一些坏习惯,以致于出现了矛盾的情境。就好比对待错误,如果父母能够大方地承认错误,那么孩子也会很自然地正视错误;如果父母觉得承认错误很难为情,那么孩子可能认为认错是一种羞耻的事情。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的行为举止都将时刻影响着孩子,其父母的思想、行为、人生观、价值观都将在孩子身上得到体现,那么要教育好孩子,就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二是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现在的家长都倾向于把孩子送去培训学校补习各式各样的课程,很少想过自己要先学习。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家长需要不断学习和改善,才能做一个更好更有效的家长。首先是把思想调整到孩子的频道。多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是从自己主观的想法去要求孩子,应更多地聆听孩子的心声。其次是孩子天生具有模仿能力。做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榜样。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父母“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不要以为只有在你们同儿童谈话、或教育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是在教育儿童。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其他人,你们怎样表示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笑、怎样读报,以及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父母对自己家庭的尊敬,父母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这都是首要的和最基本的教育方法,所以这些对儿童教育都有很大的意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父母榜样的重要性,因而我们应该从孩子的行为习惯一一检点自己的言谈举止。这就是说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地教育自己,完善自己。

3 民主平等,尊重信任的原则

俗话说“敬人者,人恒敬之”。要克服封建家长制作风,放下架子,与子女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自然会赢得子女的尊重。在家庭教育中,孩子与长辈之间是相互独立,相互尊重,彼此平等的。孩子的事应该由孩子做主,而不是一味地由家长裁决,当然孩子的一些错误的言行要及时纠正与批评。此外,还要保持孩子的好奇心与隐私,做到不私自翻看孩子的日记;在孩子失败时要给予极大的鼓励,而不是责骂。如果在教育过程中,过分干预孩子的生活,不懂建立民主化家庭。久而久之,孩子心里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因为渴望成熟、渴望被认可是孩子成长过程的本能,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有逆反心理。家庭教育成功与否,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的。孩子虽小,但也和大人一样自尊心很强,父母应像对待大人一样,尊重他们的权利和需求,根据孩子的兴趣进行引导,使他们主动地、乐意地去做各种事情。当发现孩子有了缺点和错误时,我们不要采取粗暴的态度,给孩子施加压力或说一些伤孩子心的话,更不要在孩子面前训斥孩子,使孩子失去自尊,以免孩子产生反感情绪和判逆心理。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平等的交谈,让孩子懂得他的不足之处。只有尊重孩子,以理服人,才能使孩子能够接纳家长对他(她)们的家庭教育。这是家庭教育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4 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

家庭教育中,存在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期望过高的家庭教育。这是一种典型的一种对子女要求过高、望子成龙心切的教育类型。现在家长对孩子倾注着全部的爱,对子女的学习成绩要求过高而忽视了孩子其它素质的提高,特别不注重孩子情绪、情感的变化。二是教育孩子的心态比较急躁。有句话说,决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固然有合理的地方,但也不完全对。如果人生是100米的短跑,那不输在起跑线上是必要的,但人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长跑,即便今天落下,明天也能赶上。人的能力有大小,家长要理性地给孩子树立合理发展目标,目标可以适当高一点,但不要虚高,期望值超出孩子的承受能力有百害而无一利,更不能把自己的一厢情愿强加给孩子。而是要鼓励孩子不断去努力,提倡学习改变命运,勤奋成就未来。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古今中外教育史更是向世人揭示了一个亘古不变的事实,即大凡历史上成大器者,少时往往都接受过良好的启蒙教育。家长只有全面提高自身家庭教育的素养,才能为社会培养优秀的新人。

猜你喜欢
子女儿童家长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我心中的好家长
留守儿童
家长请吃药Ⅱ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