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科学实验数据整理与分析能力培养的思考

2016-05-14 07:03黄玲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分析

摘 要:收集与整理实验数据是小学科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环节中,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都会得到一定的发展和锻炼。培养小学生收集整理与分析数据的能力是目前科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 数据整理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4-0213-01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实验是科学课的核心内容,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探究,得到实验数据,通过整理分析数据归纳出实验结论,获得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在小学科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每一个数据,养成尊重原始数据的好习惯,通过分析做出合理解释,形成新的科学认识。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关于小学科学实验数据整理与分析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 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整理数据

有时学生热火朝天的探究之后,马上就进入交流,没有给予学生整理的时间,那么学生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培养也就不能落实。如《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课中,笔者先让学生分别推测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七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并写出推测理由,然后再进行实验。经过实验,学生发现其中的萝卜和蜡烛的沉浮与大部分同学的猜测不一致。这时笔者留给学生一些时间去梳理知识,对比不同材料的体积、沉浮情况,再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教师要给学生一个思维沉淀的过程,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抓住新旧信息的契合点,建构新知,逐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知识整理习惯。

2 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数据分析

想要让学生的信息整理有效呈现,就必须给整理好的信息一个有效的载体。课前资料收集、对物体进行的较细致观察、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计划等我们可以采用文字记录的方式。对事物进行定量观察采集的数据、不能用文字表述或文字表述不清的细致观察内容,我们可以采用绘制图表的记录方式。如在“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里,对凤仙花的生活习性,种植注意事项、植株各部分的作用的资料收集,可以用文字做简单摘记;然后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设计表格对凤仙花的植株高度、叶的形状、数量、花、果实、种子的形状和数量等状况用图画或文字作连续记录,再用曲线图对茎的生长进行记录,通过这一程序严谨、完整、操作简单的科学研究过程,使学生深刻和准确地了解植物的一生,同时,学生在细致地种植植物后,会更加爱护植物,各种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3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数据

科学课中,不仅要尊重数据,还要重视数据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不让数据成为摆设,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数据,从数据看到现象的本质,推导出科学的结论。

如《摆的研究》中,笔者先让学生猜测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有的说是与摆锤的轻重有关,有的猜测与摆绳的长短有关,也有的猜测与这两个因素都有关系。通过亲身探究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

从各组实验所生成的数据中,学生更新了已有认知,并形成了新的科学认识:摆的快慢和摆锤的轻重没有关系,和摆绳的长短有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笔者再让学生纵向观察这些数据,学生发现了在研究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是否有关的实验中,不同小组的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不同的,而在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短有关的实验中,不同小组的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却是相同的,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短有关。

科学解释只有借助于实证,才能推理出现象或结果产生的原因,并在证据和逻辑论证的基础上建立各种各样的联系。数据是学生在观察和实验中最重要的实证之一,对事物的描述,现象的解释,规律的发现有其独到的作用,是作出科学解释最重要的依据,是学生形成正确科学认识的有利武器。在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数据的作用,指导学生正确收集整理数据,作出合理分析与解释,使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得到一定的发展和锻炼。

参考文献:

[1]潘旭东. 浅谈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J]. 学周刊,2011,03:150.

[2]钱兆华. 科学究竟是什么[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9,04:35-38.

作者简介:黄玲(1979-),女,福建晋江人,本科,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科学教学。

猜你喜欢
分析
禽大肠杆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经济危机下的均衡与非均衡分析
对计划生育必要性以及其贯彻实施的分析
GB/T 7714-2015 与GB/T 7714-2005对比分析
网购中不良现象分析与应对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伪造有价证券罪立法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