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琴的回忆

2016-05-14 22:03郑恩波
辽河 2016年4期
关键词:安祥口琴虚构

郑恩波

厚积薄发

很多有成就的作家在谈创作心得时常说,任何一篇得意之作,都不是凭空编造出来的,而是长期积累,反复咀嚼,精心酿造,厚积薄发的结果。《口琴》的写作亦是如此。

《口琴》是一九八九年教师节前夕,应《人民日报》文艺部老朋友刘梦岚之约写的。发表在该报9月4日的“大地”副刊上。这篇东西很短,写得很快,一个晚上就完成了,但那是我几十年来爱师、尊师、念师感情的“井喷”。

我这个人好忆旧,进入知命之年尤甚。小学时代教过我的老师,经常在我的梦中作精彩的电影汇演,其中郑恩相老师(他还是我的本家族的四哥)是我最崇拜的人物。他很富有文艺才华,铜箫吹得倍儿棒,一曲《苏武牧羊》会吹得你凄然泪下,沾湿衣衫。吹口琴更是他的绝活儿,一场文艺节目两个多小时,他可以一口气伴奏到底。声声吹的都是双音,而且还会用舌头打拍子。在我的记忆里,恩相老师不论是上班还是下班,那杆长长的铜箫和那把石人望牌口琴,总是明光锃亮地陪伴着他,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刚刚解放翻了身的农民,没有更多更高的奢望,学校里连一个风琴都没有,恩相老师就凭这杆铜箫和这把口琴,跟他的同学马维福(他也会吹口琴,当时还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乡间艺人许安和(吹锁呐)、洪兆君(拉二胡)自发地成立了一个小乐队,经常领着我、李居泽、李吉人、李居珍、王素梅几个童男童女,到村里各行政组的会场上,为乡亲们表演二人转、小合唱、说双簧……

后来,还成立了业余剧团,演起歌剧、话剧来。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我们演出了《夫妻识字》《兄妹开荒》《大苞米》《喜》等小歌剧和《为了咱们的好光景》《汉城烽火》《别上当》等话剧。我永远忘不了恩相老师领着我和小伙伴们凫水过河、爬雪岭斗严寒,到大石棚、石棚山、郑屯等邻村演出的一景一幕;我经常回忆我们那些十岁刚过的顽童,竟像区政府工作人员一样坐在老乡的热炕头上吃派饭……那时候,我是上初小三、四年级的学生,当然不懂文艺这个词的深刻含义,但经常性的配合政治运动的文艺演出活动,却使我十岁左右就明白了文艺是党和政府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最见成效的一种形式,文艺是教人学好行善的,文艺不能脱离现实,文艺工作者的工作是很辛苦、很重要、很光荣的,这些很浅显但却具有根本意义的硬道理。同时,一些通俗易懂的演唱作品,也不知不觉地培养我老早就具有了形象思维的能力。追本溯源,后来,我之所以走上了终生从事文艺工作这条路,应当说与恩相老师的最早启蒙是分不开的。恩相老师是我今生事业的第一个引路人。

恩相老师不仅教我如何从艺,而且还谆谆教我怎样做人。有一件事情我一辈子也忘不了。1951年暑假,我住在归州姥姥家,整天和表姐、表弟、表侄儿在西海沿(即后来我在文章中称呼的那个白沙湾)撒野。一天傍晚,我的同班同学何承祥、郑桂福突然从18里地以外的我们村里跑到归州西海沿来找我,说是学校为了宣传要排演新的文艺节目,恩相老师特派他们二位接我回学校演主角。这下子我可神气了。刚刚12岁的毛孩子,竟然受到学校和老师如此的器重和厚爱,乐得我合不上嘴儿了。可是,好事也能变成坏事,就从这时候起,我一天天地翘起尾巴来,有时甚至对同学大发雷霆,好多同学和我疏远了。恩相老师发现我的骄傲劲儿见涨,专门找我谈了一次话。到现在,我还记得他捏着我的鼻子说:“自大加一点儿就变成臭字了。你看谷子地里,穗大的谷子总是低着头的,小穗的谷子才趾高气扬地显摆自己。你要记住,即使你有天大的本领,也不能自大瞧不起人。你现在还小,长大了就懂这个道理了。”恩相老师的这番语重心长的教诲,管束了我一辈子。

小学时代,还有一位老师也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那就是我们熊岳高中的毕业生,如今已成为优秀的散文作家李成汉的令尊李鸿志老师。解放后最初那几年,原来圈在瓦房店日本人经营的狼狗圈里的一大批狼狗,不知怎么跑了出来。那批训练有素的狼狗,比山林里的真狼还凶残可怕,四处流窜,伤害人畜。我们村是由五美房和东北沟两个自然村组成的。为了使东北沟的孩子上、下学免受从东山和北大岭逃窜来的狼狗的伤害,身材高高、体魄健壮的鸿志老师,每天都拎着一条长棍,护送孩子们。在我的记忆里,这件事鸿志老师主动坚持了一个头天和一个春天。后来,他得到了上级机关的表彰。鸿志老师对我也很厚爱,我们演出文艺节目,他一直是导演和舞台监督。他心地善良,就是脾气暴,容易发火,但对我却从来都是和颜悦色,当众人还多次夸奖过我。据成汉后来写信告诉我,鸿志老师生前曾把我视为他最得意的门生,鼓励孩子们向我学习,长大成才。在弥留之际他还多次念叼我的名字。作为鸿志老师的爱生,读到成汉信中这些滚烫的话语,我怎能不心潮翻涌,热血沸腾!

恩相、鸿志两位最早为我启蒙的恩师,几十年来,在我感情的世界中,一直荣居非常显赫、分外耀眼的位置,我总想在适当的时候,找个适当的地方,通过我的笔,让他们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这就是《口琴》这篇散文降生的渊源。

如何展现

头几年,关于散文创作,报刊上曾经展开过讨论。有两种针锋相对的意见很有意思:一种意见认为,散文必须写真人真事,虚构的散文没有价值。另一种意见认为,散文需要虚构,否则便不能成为文章。其实,这两种意见都有片面性,都没阐述清楚散文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在我看来,散文是作者心灵、情感和人格最直接、最诚实、最充分的表露。不论是描述真人真事的散文,还是虚构的散文,都应该为这一宗旨服务,二者各是散文的一种,享有平等的权利,谁也不能唯我独尊。就我个人来讲,笔下的人物一般都有生活原型,但文中的细节并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常常是根据作文的需要而设计的。也可以说,我的散文中的人和事,往往是亦真亦幻。我不仅追求生活的真实,更追求艺术的真实,因为只有艺术的真实,才能更典型、更理想地反映现实生活。具体地说,在《口琴》中我把恩相、鸿志两位老师做的事情,集中在一个人物身上,这样我便给文中描写的老师起了一个发音与“恩相”二字相近的名字“安祥”。听起来,好像是恩相,但又并非真是。不知内情的读者,怎么也想不到“安祥”这一人物形象是根据两个生活原型塑造的。还有,文中所描述的事实,与实际情况也不完全一致,如安祥老师凫水托学生过河,“我”给安祥老师买了一把外国口琴等情节,都是我为文情的需要,凭合理想象虚构的。既然老师的名字叫“安祥”,那么,我就可以让我的想象和联想任意驰骋了。我写的是散文,不是人物传记。如果是给别人写传,那是绝对不能虚构的。当然,写传记也需要艺术加工,但艺术加工和虚构完全是两回事情。

《口琴》在具体写法上,我采取小说与散文相结合的杂交文体。驴和马杂交生出的骡子,又好看又有力气,获得了再生优势。文学创作也是一个理儿。一些散文大家的正宗的名篇佳作,是非常高雅的文学瑰宝(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刘白羽的《日出》、杨朔的《海市》等),然而,我国相当多的读者,却更喜欢鲁迅的《一件小事》、孙犁的《山地的回忆》、何为的《第二次考试》等具有一定情节的散文。我称这类作品是散文体小说,也有人称它是小说体散文。有的学者认为,不能把小说与散文绝对分开,我觉得这是有一定道理的见解。当然这是指这样一类的作品而言的。我本人喜欢这一类带有小说特点的散文。它有一定的故事性,但情节不能复杂,深深的诗情画意自然天成的糅合在淡淡的但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中。除《口琴》外,《家安》《人格》《偷书》《巧遇知音》《别墅山咏叹调》(即《多瑙河畔的君子国》)等篇,也都具有这样的艺术特点。

传奇色彩是中国小说具有的重要特点。常言说无巧不成书,巧就是“传奇”。“奇”不是离奇古怪,而必须是很真实的,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是必然中的偶然。文章要有可读性,就必须在奇和巧上下功夫,要苦心琢磨,精心设计。在这方面,刘绍棠的小说对我的影响很大,在《口琴》《巧遇知音》《在我们快乐的时候》等篇章中,都有我学习绍棠小说传奇色彩留下的深深的脚印。

猜你喜欢
安祥口琴虚构
布吉的口琴
虚构
高血压误诊误治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
防瘟老衲
虚构的钥匙
吹着口琴适合一个人坐在溪旁
你好,口琴
虚构
松涛吟唱的诗行
完形填空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