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产业背景下运动休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2016-05-16 01:23董舟维
运动 2016年2期
关键词:建设

董舟维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浙江 舟山 316111)



休闲产业背景下运动休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董舟维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浙江 舟山 316111)

摘 要:本文对运动休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为提高我国运动休闲专业课程教育质量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休闲产业;运动休闲专业课;建设

投稿日期:2015-11-28

休闲产业发源于19世纪初叶,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休闲产业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休闲产业在我国大城市中比较常见,且已经发展成为了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产业支柱。休闲产业主要以休闲作为中心,与人们的健康生活、健康休闲等密切相关,随着休闲产业不断壮大,休闲教育也就应运而生。本文针对休闲产业背景之下的运动休闲专业课程相关设置和体系构建研究,以期为促进休闲体育发展提供些许建议。

1 运动休闲专业的课程目标

1.1 培养运动休闲体育人才的指导能力

运动休闲体育人才进行体育指导能力培养时必须要从实际的生活中体育活动作为基础。培养运动休闲体育指导能力应从喜欢的运动、运动的特征以及课程设计等方面着手。运动休闲体育专业指导能力的培养时,必须要考虑各个年龄段人群的学习,同时还应对一些传统的休闲体育进行学习。

1.2 培养运动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经营管理能力

运动休闲体育人才管理能力的培养应符合时代的发展,同时还应满足市场的需求。现代社会休闲体育消费日益突出,运动休闲体育专业教学应注重专业化教育,让学生们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休闲体育消费需求与社会脱节。由于社会在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运动休闲体育专业根据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因此,在教育改革时应积极调整、因时而变,为社会培养出符合要求的休闲体育教育人才。

1.3 构建运动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

构建运动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时必须要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如师资力量、办学特色、历史传统、场地机械、地域特色等情况,切实做到对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课程设计进行分别对待。运动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时,应建立在社会调查需求的基础之上,为社会培养紧接时代特色的高素质休闲体育专业人才。

2 运动休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基本原则

2.1 适应发展原则

从运动休闲体育的本质来看,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区域性和动态性,这些特性决定了休闲体育教学时还必须考虑实际情况,构建休闲专业课程体系时必须要做到普遍性和实用性。运动休闲体育专业课程构建时,只有在休闲体育产业背景下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否则运动休闲体育专业课程将毫无实用性。

2.2 创新原则

运动休闲体育属于一项边缘性学科,既包含了休闲体育的基本内涵,同时也具备了体育的基本特征。运动休闲专业课程设置与课程设置的创新性具有很大的关联,若在休闲体育专业教学时没有创新性,那么也就会使得休闲体育失去存在的价值。运动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设计时若具有创新性,那么课程的内容将会更加具有特色,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有效避免教学的呆板性。

3 运动休闲专业课程设置内容

运动休闲专业的课程必须是一种专业与另外一种专业的结合体,其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等特征。目前,我国体育教学内容设置时需要考虑到竞技体育的影响,若在设置时不考虑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那么将会使得体育教学不能够满足休闲产业化发展需求。运动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时应打破传统体育的特征,建立起符合休闲产业需求和学生特征的休闲运动。休闲体育、管理、营销以及休闲营销等均是运动休闲体育课程专业化的必然需求。运动休闲专业课程设置时,需要经历3个阶段,这3个阶段之间相互密切联系,为确保运动休闲专业课程合理设置提供保障。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不同,休闲专业课程设计的3个阶段之间相互联系并合理组合。第1阶段为公共理论模块阶段,该阶段主要涵盖了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公共性专业知识。学生在对第1阶段的课程进行学习之后,就具备了进行深层次发展的基础。第2阶段主要是休闲专业课程设置内容,在此阶段就是学习第一阶段的理论和技能知识。第3阶段主要是学生们的学习和研究阶段,在此过程中必须通过实习和实训模块来提升个人能力,为学生步入社会做好准备,见图1所示。

4 运动休闲专业课程具体实施

运动休闲专业作为休闲市场一门新兴的专业,其在课堂教学中非常有必要吸收或者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成功理论等。根据运动休闲体育专业培养目标、职业岗位的需求,课程设置时必须要满足社会对休闲专业的要求。运动休闲专业课程实施具有开放性、灵活性以及休闲营销等特色,更加注重实现理论与实践融合发展。

运动休闲专业课程教学方式上也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部分课程可以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但是很多都需要采用创新模式教学,实现多样化教学。运动休闲专业课程在实施时,一些课程采用讲座方式进行教学。总之,选用的教学方法样式很多,但是其主要的教学目的始终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基础。课程实施模式上,可以根据课程的内容、岗位、学生的状况等采取不同的策略,然后在安排顺序时可以采用链条式排序。

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寻找出自身的不足,不断提升学习基础理论新动力,并且通过教学理论作为指导不断加强实践锻炼。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可以实现一站式教学,同时也有人认为这种一站式教学也是一种行动导向式教学实践。从知识的学习到获得经验以及技能的提升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动过程。总之,随着运动休闲专业的课程实施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理论和技能提升渴求加深。

5 运动休闲专业课程构建的类型与结构

运动休闲专业课程类型主要是单元课程分类,属于一种将相同或者相近的单元课进行归类。运动休闲专业课作为一种新型的事物,在课程模式之中应结合休闲产业导向以及学科内容制定出相应的学习与实践检测标准。根据单元课程形式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公共类课程、专业基础理论课、运动技能课和实习实践类课程等几类。公共类课程主要包含了政治、英语以及计算机类课程,这些课程都是国家规定的基础性课程;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则主要包含休闲学理论课程、运动学理论课程;运动技能类课程则主要是体育舞蹈、有氧健身操、机械指导和体能评估等几类课程;实习实践类课程则主要包含工作实践以及实习,如图2所示。

对于运动休闲课程体系构建,应该以纵向阶段逐渐变为递增式结构为主线的课程,横向结果为辅助的纵横结合理论课程。纵向课程安排时需要按照休闲产业的需求作为基准,以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学院的实际情况作为培训的核心内容。横向结构则主要是考虑到休闲产业方的相关性,尤其是对于一年级的理论与相关技能教学中得以体现。在二年级的教学中则主要培养人们的综合能力,并且通过培训之后获得相应的岗位证书,同时形成纵横能力叠加的递进层次。

图1 运动休闲专业课程设置内容

图2 运动休闲专业课程类型与结构

表1 运动休闲专业课程评价 %

6 运动休闲专业课程评价

专业课程评价体系构建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若缺少了这一步骤那么将无法获知课程结构的设置是否合理。从现代的课程体系评价研究来看,课程评价主要是课程计划和课程目标的对照过程。这种预定的目标评价作为唯一的标准,使得运动休闲专业课程评价变成必然体现专业。课程设置和社会之间统一发展,形成了企业、毕业生以及教师作为共同参与的课程评价机制。从毕业生的专业能力水平来进行课程体系评价,可以体现出这种预定目标的量化指标,如表1所示。

运动休闲类专业的课程评价主要由4部分组成,其中包含了公共类理论、休闲理论研究、社会实践以及基础专业理论等。每一部分的总分评价为25%,4种评价指标合计为1。每个指标的评价由教师、企业和学生组成,三者对于运动休闲专业课程的认识程度不一样,因此在进行专业课程体系评价时也会出现不同的认同感,因此其比例存在着一些差异性。其中,教师对公共类理论、休闲研究以及理论研究均高于或者等于10%,其主要的原因在于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对理论了解比学生和企业更广。因此,对运动休闲专业课程讲解时也可以提升教师对理论知识的熟练和

认同程度。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对于理论知识的评价更高,而学生和企业则对于理论了解则没有教师强,因此学生和企业对于实践则显得更加重视。企业对学生的能力和对专业课程的设置评价更高,因为企业认为学生在学习时应抓住理论,是否具有实际的操作能力也与课程的设置相关,从课程学习中学生是否能够获得实践的经验也是至关重要。

针对休闲产业背景下运动休闲专业课程设置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其中教师认为课程设置满意的占总数的70%,一般的占总数的25%,不满意的占总数的5%;学生认为课程设置满意的占总数的75%,一般的占总数的23%,不满意的占总数的2%;企业认为课程设置满意的占总数的73%,一般的占总数的23%,不满的占总数的4%。因此,从整体的满意度评价结果来看,教师、学生和企业对满意度评价基本上一致,因此说明休闲产业背景之下设置的运动休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基本上达到了满意效果。

在专业技能评价方面,教师作为技能的传授者其对于技能的标准和规范性掌握则更加全面。技能课程的评价往往也需要对学生的多面能力进行评价,休闲产业是多种体系结构融合的综合体,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之间也显得不尽相同。社会实践上企业会目睹学生暂时脱离学校后利用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发挥出个人的优秀能力的全过程,因此企业对于学生的实践评价占据这10%。学生们经过实践通过社会活动对于自己的实践能力有一个新的认识,对课程的评价具有相当的说服力,其占据了评价分值的8%。运动休闲专业的课程评价必须要以市场的人才需求作为前提,教师、企业以及学生等共同参与实现课程评价,通过三方评价来对构建的课程体系进行客观评价。

7 结 语

近年来,随着休闲产业的快速发展,运动休闲类课程教学已经在高校逐渐形成,而且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本文则针对运动休闲专业的课程构建情况进行探讨,实现了对构建原则、构建内容、构架类型、体系实施以及体系评价等综合论述,以期为运动休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刘章成.运动休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探究[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79-81.

[2]矫祯玉.社会体育(运动与休闲)专业课程教学中动手能力操作方式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4):65-67.

[3]彭文革.美国和台湾地区高校运动休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比较[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2(6):1-6.

[4]蔡林,李宁,许军,等.论应用型运动休闲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1(4):5-7,15.

作者简介:董舟维,中教高级,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6.02.021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6)01-044-03

猜你喜欢
建设
加强自身建设 增强工作实效
走好关键“五步” 加强自身建设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强化使命担当 建设“两个机关”
抓好“五化”建设 促进代表履职
规范组织建设强化为民服务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