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剑华中国绘画史论中的传统美术史学观

2016-05-16 15:31杨红红丁雪
大观 2016年4期

杨红红++丁雪

[本论文受课题云南教育厅项目《俞剑华中国绘画史的成就与特点研究》支持,基金号2015Y144]

摘要:俞剑华先生作为中国20世纪著名的美术理论家,在美术理论方面贡献斐然。相对于同时代的美术理论家,他的美术史观更多来自于中国传统美术史学观,其著作是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美术理论。

关键词:俞剑华;编纂方式;书写方式;传统美术史学观

一、美术史论中美术史料的编纂方式

俞剑华在美术史论中的一个重大贡献是对于美术史料的编纂。历史事实与历史阐释之间永远存在着一种紧张关系,这种关系要通过史料加以缓解。由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美术史研究所面对的问题可能还要更复杂。 以中国美术研究的资料而言,除了档案、手札、日记、书信等一般历史学家所重视的第一手文字材料,美术史学者还要一类第一手材料,如经过鉴定的原作、构图小样、写生素材等等。这种史料指的是传世文物,或者叫做第一手图像资料。陈寅恪先生说:“关于本国艺术史材料,其佳者多糟毁损,或流散于东西诸国,或蜜藏于权豪之家,国人闻见尚且不能,更何从得而研究?其仅存于公家博物苑者,则高其入览券之价,实等于半公开,又因经费不充,展列匪易,以致艺术珍品不分时代不别宗派,纷然杂陈,恍惚置身于厂甸之商肆,安能供研究者之参考?”①

俞剑华在其美术创作和美术理论研究中就十分注重写生之研究与实地之考察。他在著作《国画研究》中讲“写生之研究”作为单独的一章节来阐述。他认为:“地无论中西,时无论今古,绘画之方法仅有一种。一种何?即写生是也。写生者画之始,亦画之终也。写生之方法可分为三部:写生之初步为工笔,写生之极致为写意,写生之复制为临摹。”②同时认为:“习作与写想无粗细之别而有零整之分。盖习作多为不分枝研究,为写想时储备材料,其本身无独立成画之价值。”③俞剑1968年提出“四万”:读万里书、行万里路、画万张画、写若干万字的论著。在美术理论研究中他重视文献学在美术学科的运用,重视学科的基本建设和实地调查。俞剑华在青年时期,就开始了实地考察,掌握第一手资料。1919年春,俞随山东省立第一中学部分师生游泰山,撰《泰山写生旅行记》,为作写生旅行记之始。1954年,考察济宁武氏祠、晋云山、泰山、长清灵岩寺、孝堂山、济南千佛山黄石崖、山东省博物馆及图书馆、益都云门山、驼山、博山、危险、北京、周口店、望都、大同、云岗、浑源、恒山、五台山、太原晋祠、 天龙山等处古迹文物和各地博物馆藏品,摹写文物及风景写生一百四十幅,写成《鲁冀晋美术文物考察记》四万字。1955年,偕刘汝 、于希宁、罗叔子赴开封、郑州、洛阳、龙门、巩县、渑池、安阳、南北响堂山、保定、望都、北京等地考察,摹写各地古迹文物一百余幅,著《河南、河北美术文物考察记》。

二、美术史论中研究对象的书写方式

俞剑华青年时代的思想成熟期主要在20世纪20年代左右,这一时期是中西方艺术思想的一个融汇时期。民国时期的科玄论战在当时是对国人现代世界观和知识论的一次检验。在这个过程中,科学主义的世界观渐渐占据了优势,实证的、唯物的世界观是近现代中国人历史意识的主体,也是方法论的源泉。这在俞剑华的美术理论中有着鲜明的代表性。俞剑华在美术界影响重大的是《中国绘画史》④。由于俞剑华美术史学观念的重心之所在,他在《中国绘画史》中编写的体例采取了中国画史传统的体例模式,“本书时代之划分,仍以朝代为标准”⑤。俞著《中国绘画史》,分上、下册,全书以朝代前后为序,并以朝代分章,自唐之后,分门别类评述,如“唐朝之绘画”,分“道释”、“山水”、“鞍马”以及“画论”等。明清章,分述更细,除了绘画类别外,还分绘画派别与不同表现手法,如对“明朝之绘画”,分“山水”、“花鸟”、“杂画”、“梅兰竹菊”等,对于画家,则以阶层区分,如分“遗民之绘画”、“妇女之绘画”。而对“明朝之画论”,则分“画史类”、“画法类”、“画品类”、“画鉴类”、“业辑类”、“提拔类”、“杂识类”、“伪托类”等等。这种提纲挈领、深入浅出的写作模式,在当时出版时,在当时的美术界是很有特点的。

《中国绘画史》虽然“仍以朝代为标准”的体例模式,始自“三代”, 下至“清代”。但是在全书的叙述上,他却强调中国画的演进特点,作了分论与综论。在上文提到的俞剑华的另一本著作《国画研究》中,开篇就对于国画的价值作了一个系统而详实的分析。他认为国画不仅有政治、社会等普通价值,对于人格之修养,思想之价值也有着很大效用。国画还有助民族复兴等特别之价值。因此,俞剑华在编写画史时,总是以国画的这条线作为主线来贯串。虽然这种画史的编写,不容易分析到绘画艺术的本质,但是这种写作方式已经开始体现美术史发展的自身规律。正如美术史家潘诺夫斯基所言: 美术史研究的方法是考古式研究和审美再创造的结合,这是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美术史学传统所规定的基本方法。

《中国绘画史》与同时代相类题材的著述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在俞著《中国绘画史》中运用了多处列表式的表述方式。俞剑华在文论中提到,他在写作过程中,面对浩繁的中国古籍资料,“把大量的文献资料给它舍之又舍,舍的只剩几根粗线条,但也奇怪,这几根粗线条,倒给了我一些想法,所以我就在著作中画简表……”⑥这种善于对文献大取大舍,把极为复杂的美术史实,用“几根线条”,几个列表的形式清楚明了地进行概括,在1930年代这个阶段的美术史研究中,是具有着开拓精神的。

俞剑华作为一名美术史家的同时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画家俞剑华。画家身份带给他的优势是通过艺术创作者的视角来编写中国绘画史。俞剑华具有丰富的绘画实践经验,在了解历代画家的思想及活动时,比一般学者要深入得多。从俞剑华的《中国绘画史》来看,很显然地,他在某些美术史问题上,就从艺术创作者的角度出发的心态,对画史资料作出了更合适美术家理解的反复梳理。俞剑华先生在创作实践中注重写生,曾经在提出的“四万”的艺术观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画万张画、写若干万字的论著”,注重艺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这正是中国传统文人思想之具体化的显现。

【注释】

[1]孔令伟.民国、中国新美术史评述[J].美术研究,2008(04).

[2]俞剑华.中国绘画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87.

[3]俞剑华.中国绘画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87.

[4]193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1954年修订后重印。

[5]俞剑华.中国绘画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2.

[6]王伯敏.功在筑基与铺路---评俞剑华的画史研究[J].朵云第六十七集第111页。

【参考文献】

[1]俞剑华.国画研究[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俞剑华.中国绘画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3]孔令伟.民国、中国新美术史评述[J].美术研究,2008(04).

[4]王伯敏.功在筑基与铺路--评俞剑华的画史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1997(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