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在骨结核和骨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2016-05-17 08:36吴振杰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6年2期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吴振杰

(荥阳市中医院骨科,河南 郑州 450100)



磁共振成像在骨结核和骨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吴振杰

(荥阳市中医院骨科,河南 郑州 450100)

[摘要]目的观察磁共振成像(MRI)在骨结核和骨肿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例骨结核患者和20例骨肿瘤患者均采用MRI检查。结果骨结核和骨肿瘤患者的MRI表现多样,骨肿瘤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高于骨结核的9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150 s·mm(-2)时,骨肿瘤与骨结核的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300 s·mm(-2)时,骨结核的ADC值明显高于骨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临床上用于骨结核和骨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相比于骨结核,MRI对骨肿瘤的诊断价值可能更大,获得的疾病相关信息量也更多。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骨结核;骨肿瘤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无创的临床诊断的影像学检查手段,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骨科疾病的临床诊断。临床工作中,骨结核与骨肿瘤的临床表现及疾病特征有诸多相似之处,容易出现误诊现象[1]。为提高临床上骨结核和骨肿瘤的诊断准确率和避免两者的误诊,在影像学检查方面,可以采取计算机技术与MRI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两者的鉴别诊断,这样既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和诊断效率,也可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为探讨MRI在骨结核和骨肿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作者选择骨结核和骨肿瘤各20例,分析两者的MRI影像学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入组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荥阳市中医院收治的骨结核和骨肿瘤患者各20例。20例骨结核患者中,男13例,女7例;年龄13~29(16.8±2.7)岁;结核部位:股骨远端9例,肱骨近端11例。20例骨肿瘤患者中,男18例,女5例;年龄11~31(17.8±2.1)岁;良性骨肿瘤9例(骨样骨瘤3例,骨软骨瘤3例,骨瘤2例,骨巨细胞瘤1例),恶性骨肿瘤11例(骨肉瘤9例,软骨肉瘤1例,纤维肉瘤1例)。

1.2诊断方法所有骨结核和骨肿瘤患者均接受MRI检查,脊髓切片厚度为5 mm,切片厚度为10 mm,矩阵:256×215,检查结束分析每例患者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然后根据MRI检查结果进行疾病的诊断。

2结果

2.1MRI表现骨结核:骨破坏12例,骨质疏松7例,关节和软组织肿胀5例,骨质增生4例,死骨钙化3例;骨肿瘤:侵犯软组织11例。

2.2诊断结果20例骨结核患者中,18例经MRI和病理证实,诊断准确率为90.0%;20例骨肿瘤患者均经MRI和病理证实,诊断准确率为100.0%。骨肿瘤的诊断准确率高于骨结核,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ADC值b=150 s·mm-2时,骨肿瘤与骨结核的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300 s·mm-2时,骨结核的ADC值明显高于骨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骨结核与骨肿瘤患者ADC值比较

患者类型nb/(s·mm-2)150300骨结核201.92±0.451.91±0.42骨肿瘤201.86±0.341.31±0.23P>0.05<0.05

3讨论

MRI的成像原理与X线、CT不同,其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在骨肿瘤的检查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是临床上诊断脊椎、骨髓及软组织肿瘤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手段[2],但是其也有缺点,诊断的特异性较低,且对钙化灶检出率较低。骨组织的MRI常规的T1WI、T2WI成像能够清晰检出恶性骨肿瘤的骨内浸润和骨外侵犯[3]。DWI能够准确反映水分子的扩散运动,运动受限越明显,DWI信号也就越高[4]。DWI信号强度受细胞密度以及组织血流灌注、T2穿透效应有关。当T2值升高时,可能出现扩散受限假阳性[5]。恶性骨肿瘤和良性骨肿瘤内均可能形成出血坏死和细胞毒性水肿,这容易导致两者的DWI信号强度范围出现重叠,提示DWI信号高并不是恶性骨肿瘤的特异性MRI表现。

对于骨结核和骨肿瘤,MRI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其能够发现患者骨髓病变,但是部分检查缺少特异性,因此需要结合病理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另外,我们通过分析还发现,在骨结核和骨肿瘤中,MRI诊断的检出率和敏感度高于X线和CT。

本文结果显示,骨结核和骨肿瘤患者的MRI表现多样,骨肿瘤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高于骨结核的9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150 s·mm-2时,骨肿瘤与骨结核的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300 s·mm-2时,骨结核的ADC值明显高于骨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MRI临床上用于骨结核和骨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相比于骨结核,MRI对骨肿瘤的诊断价值可能更大,获得的疾病相关信息量也更多。

参考文献:

[1]徐文坚,陈海松.重视骨关节系统MRI新技术的应用与研究[J].磁共振成像,2012,3(4):241-244.

[2]Ginat DT, Mangla R, Yeaney G,et al.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for differentiating benign from malignant skull lesions and correlation with cell density[J].AJR Am J Roentgenol,2012,198(6):W597-W601.

[3]孟文忠.X线和CT检查在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0,39(2):127-128.

[4]陈海,韩燕,耿青,等.骨肿瘤的MR恶性征象与病理学对照分析——良恶性鉴别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29(12):2001-2004.

[5]何伟,王喆,刘大亮,等.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与MRI对原发性骨肿瘤的诊断效能对比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29(6):961-965.

(收稿日期:2015-12-19)

[中图分类号]R738.1;R44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412(2016)02-0160-02

DOI:10.3969/j.issn.1673-5412.2016.02.022

作者简介:吴振杰(1972-),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骨科临床工作。

猜你喜欢
磁共振成像
X线、CT和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价值对比分析
胰腺腺泡细胞癌患者应用CT与MRI诊断的临床效果分析
多序列联合应用MRI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技术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
弥漫性轴索损伤CT、MR动态观察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磁共振成像分析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
氙同位素应用及生产综述
MRI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脑干胶质瘤磁共振成像及病理学特点及两者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