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盒”现形记
——海南三亚边防支队破获“9・3”省督特大贩毒案纪实

2016-05-17 05:47通讯员冯谋瑞
21世纪 2016年10期
关键词:侦查员林某建国

通讯员/黄 炬 冯谋瑞

“月饼盒”现形记
——海南三亚边防支队破获“9・3”省督特大贩毒案纪实

通讯员/黄 炬 冯谋瑞

近期,为了严打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海南三亚公安边防支队将禁毒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联合多部门齐抓共管,整合资源综合治理,全面延伸禁毒工作触角,2011年以来,三亚公安边防支队先后共破获贩毒案110宗,抓获犯罪嫌疑人130余人,收戒吸毒分子683人,缴获各类毒品162余千克。

2016年9月,在海南公安边防总队和三亚市公安局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一个月缜密侦查,成功捣毁了一个以月饼伪装跨省贩毒的特大贩毒团伙,一举抓获15名贩毒团伙骨干,缴获各类毒品6.159公斤。斩断了一条跨越广东、海南两省的地下贩毒通道,有效打击了三亚地区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嚣张气焰,净化了社会治安环境,为海南三亚国际旅游岛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秋节,本是亲人团聚、赏月品月饼的好日子,但是一个犯罪团伙却以中秋节为掩护,利用月饼盒运送毒品。

空奶粉罐牵出跨省特大贩毒团伙

8月初,三亚边防支队官兵在例行检查时,在一辆黑色可疑轿车后备厢内发现数量较多的某品牌奶粉铁质空罐。期间,官兵在其中一个奶粉空罐内壁,发现可疑粉末。经鉴定,该可疑粉末是毒品“麻古”。

根据线索边防官兵很快锁定了犯罪嫌疑人麦某。对麦某进行侦查时,与麦某往来密切的可疑男子符某、王某也进入了警方的侦查范围。符某作为麦某的团伙成员,其主要任务是为麦某分销毒品和收送毒资。在整个毒品交易中,麦某作为幕后主使,极少露面参与毒品交易。王某作为麦某的常客,经常带领手下人员到麦某居住在三亚的某小区公寓。久而久之,麦某的居住地便成了一个充斥着买卖毒品的毒窝。因为麦某与王某往来密切,王某也被侦查员列入重点关注对象。

调查发现,犯罪嫌疑人王某是一名以贩养吸的“瘾君子”,与麦某关系特殊。二人是毒场上的合伙人,一方毒品紧缺或者毒资不足的情况下,另一方会主动给予帮助。双方虽自立门户,但是私下关系密切,以兄弟相称。

谁才是真正的幕后主使?麦某与王某的毒品从何而来?随着王某的出现,让这个原本以“麦某”为首的贩毒团伙显得更加扑朔迷离。在调查中,侦查员还发现,麦某的毒品有时来自王某,而王某的毒品有时也来自麦某,二人甚至同时持有同一批毒品。根据线索,侦查员推测,王某、麦某的毒品极有可能来自同一“上家”。为了揪出幕后“黑手”,侦查员对王某、麦某的社会关系及个人情况再次进行深入摸排分析。

公安机关对毒品进行登记清理

考虑到该贩毒团伙涉案人员多、情况复杂、社会影响恶劣,且存在跨省贩毒的迹象,三亚公安边防支队立即将情况请示上报,将该案设立为省督办案件,同时及时抽调警力成立专案组,展开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以黎某为首,王某、麦某、符某等为成员的犯罪团伙终于浮出水面。

月饼盒里藏着4公斤毒品

团伙成员是确定了,可毒品从何处流向三亚?嫌疑人又是如何作案?采取何种手段来躲避公安机关的打击处理等成了侦查员下一步重点侦查的方向。8月底,侦查员获悉,黎某将前往广东“取货”,并于9月3日从广东茂名携带毒品返回三亚。专案组立即组织布控,投入20余人的警力,加班加点侦查、蹲守。行动小组分4组警力布控在三亚各重点路段及部位,准备见到人和货就进行抓捕。

9月3日,黎某用另外的手机打电话给王某,让他上午到指定地点,报“阿东”名字“拿货”。可是,此前打给黎某5万元作为“定金”的王某却没有拿到黎某的货,蹲守在指定地点的侦查员也没有见到货。

时间到了9月3日晚。根据前期布控计划,4组侦查员密切关注从广东到三亚的车辆,同时做好对黎某的抓捕工作。

各组侦查员按计划待命。其中,在三亚某学院路口的侦查员将车停在客车下客的前方。一辆辆从广东特别是从茂名到三亚的客车都侦查过了,但就是没有看到黎某。晚上7点20分许,一辆从湛江到三亚的客车停了下来,乘客陆续下车。这时,一位40多岁的男子冲侦查员招手喊道:“大哥,走不走?”侦查员走近一看,这才看见男子脸上明显的一颗痣——他就是黎某。他刚把搬下车的一个纸箱放在了路边。

侦查员灵机一动,赶紧招呼黎某说“走,马上走”。黎某走到车窗敲门,又问司机走不走,“怎么车上还有其他人?”侦查员使了眼色,司机赶紧说“拼车的,现在就走”。

“我还有东西,你先开后备厢。”司机下车跑去开后备厢。正当黎某转身去取纸箱时,侦查员果断上前,死死抱住他,其他侦查员也迅速上前,摁住黎某。

原来黎某怕被盯上,并没有乘坐茂名直达三亚的客车,而是先从茂名坐车到湛江,再从湛江坐车回三亚。

从黎某携带的纸箱中,侦查员当场搜出10盒铁装月饼,其中最上面的8盒均是正常的月饼,最底下的2盒用透明胶带封住。拆封后,侦查员发现月饼里面藏有各类毒品4.114公斤,其中冰毒3.914公斤,麻古0.2公斤。

抓获主犯黎某后,专案组紧接着继续抓捕,于当晚10点20分许,在三亚某公司宿舍内抓获了黎某的妻子林某。据侦查员介绍,2004年,林某经人介绍与黎某认识;2005年,双方无证结婚。婚后2个月,黎某因贩毒入狱。黎某出狱后不久,林某于2005年10月诉至法院,与其离婚。

经侦查员侦查得知,林某虽然与黎某离了婚,但她与黎某还时常住在一起,且有超乎正常的经济往来。在黎某贩毒交易过程中,林某充当“财务管家”,帮其运作毒资。黎某要卖毒品,“下家”就把钱打给林某;黎某要买毒品,就让林某打钱给“上家”。此次黎某到广东拿货,林某就转了18.4万元到“上家”账上,使得黎某完成了毒品交易。

抓捕行动在继续。9月4日凌晨0时20分许,侦查员蹲守在机电小区某房。房门层层反锁,屋内四五个人正在逍遥快活。侦查员分为两组,一组人马到楼上,一组人马在楼下,并抓获了第一个下楼倒垃圾的“马仔”和第二、三个下楼的麦某、符某。得知房内还有一人,侦查员带着麦某进门拿东西,随后抓获了第四个涉毒人员,并当场从房内搜出了海洛因0.245公斤,液态毒品疑似物神仙水1.8公斤。

公安机关对毒品进行称量

另一组侦查员于4日凌晨0时30分在某小区抓获了涉毒人员冼某等3人(2男1女);凌晨5时,在某出租房内,抓获了王某等6人(5男1女)。

9月3日晚至9月4日凌晨,三亚公安边防支队抓住主犯黎某后,马不停蹄实施收网行动,一举抓捕了王某、麦某、符某、林某等15名涉毒人员,斩断了一条跨越广东、海南两省的地下贩毒通道,查获了近6.159千克的毒品,其中,冰毒3.914公斤、海洛因0.245公斤、麻古0.2公斤、液态毒品疑似物1.8公斤。是该支队今年以来查获的最大一宗特大贩毒案件。

经审讯,犯罪嫌疑人麦某、符某、王某、林某等15名犯罪嫌疑人对涉毒的违法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从“马仔”当上“毒老大”

作为一名因贩毒入狱而刑满释放人员,一名“瘾君子”,究竟经历了什么样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又是什么让这个男人冒险从一名小“马仔”一步步走向“毒老大”。他为何要做出如此大胆嚣张的举动,难道他真的不怕死吗?黎某,海南乐东人,70后,在三亚读小学、初中,毕业后到三亚市南边海当渔民。捕鱼很是辛苦,干了6年,他就不干了,到湖北某警备区当兵。3年后退伍,回到三亚市凤凰镇(今天涯区)种哈密瓜。说是种瓜,其实也顺带着玩了两年。

2005年,黎某因贩卖毒品被公安机关拘留逮捕,被三亚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5年,后被送往三亚监狱服刑。服刑期间表现良好获减刑,2015年5月被提前释放。

出狱后的黎某,非但没有重新做人,还搭上了昔日一同服刑的王某。王某是三亚人,曾因吸毒入狱与黎某结识。王某比黎某早出狱,出狱后在三亚搞土方工程,手头有些钱财。黎某便跟他混吃混喝。他还通过王某,认识了在“毒界”较有名望的麦某。没事的时候,王某就带着黎某到麦某家玩,娱乐消遣,喝茶吹牛。黎某这时候充当王某和麦某的“马仔”,替他们“拿货”,也跟着他们吸毒。身为马仔的黎某,经常受到王某和麦某的驱使,直至黎某通过朋友认识了广东的阿黑,他才结束了马仔的生涯。

涉毒人员的吸毒工具

在阿黑的帮助下,黎某与广东“上家”取得了联系,但是因为关系陌生,黎某并没有拿到货物。一心想干大事的黎某并没有气馁,经过大量的协调沟通,他终于赢得了广东贩毒团伙的信任。在拿到货物后,黎某终于打开了三亚的“市场”。王某、麦某都从他那儿拿货,他一下子从“毒马仔”变成了昔日的老大们的“上家”,被称为“毒老大”。广东贩毒团伙自此相信了黎某,由他从广东走货到三亚。

说起毒奶粉罐,那是黎某在帮麦某、王某打下手时接触到了。黎某发现王某、麦某的交易方式很特别,而且很隐蔽。每次交易都是通过伪装成奶粉、茶叶、海鲜干货等形式进行贩卖。

而且黎某还发现,他们这种伪装贩毒方式既有季节性和节日性特点,也能很好地规避警方的打击。在汲取王某、麦某的经验做法后,黎某也进行了尝试。在初次尝试并取得一定效果之后,黎某便开始了更大胆的冒险。

据侦查员介绍,王某、麦某的“上家”年初就被公安机关打掉了,失去了毒品来源,王某、麦某周边的“市场”缺货严重。当看到自己的老大王某、麦某每次在交易中都能赚得盆满钵满,不甘心受驱使的黎某也想自己当老大做“上家”。这时候王某、麦某刚好缺货。黎某心想,如果能从别的地方拿到货,“市场”就是他的了,王某、麦某也不能再驾驭他了。打好算盘后,黎某就动身到了广东,找到了阿黑。

据黎某交代,当时正值G20峰会,各项安检戒备极其森严,不容易将毒品贩运至三亚。考虑到中秋节将至,运输月饼比较能掩人耳目,方便携带运输。于是他便在广东购买了大量的月饼,同时将毒品放置在若干个月饼盒内,隐藏在真实月饼的底部,然后神不知鬼不觉地将毒品贩运至海南三亚。

在伪装好毒品后,正如黎某预料的那样,他一路畅通无阻,直至海南三亚。不巧的是,黎某刚携带毒品下车,就碰到前来接送他的“侦查员”,最终被当场识破抓获。

“要不是侦查员布控到位及时发现并将其抓获,恐怕黎某这次又要大赚一把,逍遥法外了。”侦查员介绍说。

破镜夫妻成贩毒同伙

如今,再次落入法网的黎某后悔不已,但是最让他放心不下的是自己的前妻和孩子。林某已经和黎某解除了婚姻关系,完全可以离开黎某独自生活,但是她没有这么做,面对前夫重操就业,她从抵触挣扎到最后的默许,甚至最终与黎某一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让人唏嘘不已。

据侦查员介绍,2005年黎某与妻子林某结婚时,林某已经怀有两个月的身孕。就是在那时黎某因贩毒,被公安机关抓获并判处有期徒刑15年。从此,身怀六甲的林某便独自一人生活,并将他们的孩子抚养成人。

当发现黎某出狱后仍然有贩毒迹象,忍无可忍的林某将黎某告上法院,起诉离婚。离婚后,林某虽然很少过问黎某的事但是黎某还会定期向林某支付生活费,而且数额都比较大。在金钱的安抚下,林某也默认了黎某的做法。二人的感情也逐渐好转。有时为了安全起见,黎某便让林某帮助其支付和收缴毒资,渐渐地林某便成了黎某贩毒道路上的同伙人。

直到林某被公安机关抓获,黎某才发现是自己的过错伤害了整个家庭。当被问及是否生活急需用钱时,黎某摇头否认,他只是想赚取更多的钱,来满足日常的毒瘾开销和让家人过上好生活。

“贩毒这东西就跟吸毒一样,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会上隐,如果这次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话,我是不会停手的,因为这样钱来得特别快。”

如今,黎某将为自己错误的选择付出惨痛的代价,甚至是自己的生命。

禁毒斗争永远在路上

近一个月,经过侦查员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奔波与劳累,案件成功侦破,展现了边防官兵在禁毒战线上的飒爽英姿。

然而,参与该案抓捕侦破工作的侦查员建国(化名)并没有半点松懈。案件侦破后,在案件办理现场,记者采访了侦查员建国,他向记者透露了一名禁毒工作者背后的艰辛与不易。

“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刻不止,全民禁毒战争永远在路上。”这是三亚公安边防支队禁毒侦查员建国(化名)写在日记本扉页的一句话。谈起毒品,建国内心满是憎恨:“毒品是社会的祸根,我与它势不两立!”

记得刚入伍那会儿,建国(化名)便与毒品结下了“不解之缘”。2007年6月,建国作为三亚公安边防支队红纱边防派出所的一名官兵,因为辖区发案多,建国经常与犯罪分子打交道,特别是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在一次辖区走访中,建国来到群众王某家中,当得知王某因为吸食毒品过量而惨死他乡,家里留下一个嗷嗷待哺的2岁女儿和年迈的母亲时,建国被眼前的一幕深深触动了。因为毒品让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沦落为一个家徒四壁、支离破碎的境地。回想起辖区群众因为毒品的危害而走向死亡、一个个家庭因为毒品而破裂,身边的战友也因禁毒而流血负伤。“只要我还是一名边防警察,我就永远与毒品斗争到底。”建国下定决心说。

公安机关抓获的嫌疑人及缴获的毒品

为了彻底消灭辖区“毒瘤”,斩断“毒根”,建国与战友们加入了全民禁毒战争,向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点滴学习,苦练本领。“要与毒品违法犯罪做斗争,自己没有两把刷子是不行的,”建国幽默地说。

从办理小的吸毒案件到小型贩毒案件,建国从一名普通的辖区民警成长为派出所的一名禁毒骨干。从办理小型贩毒案件再到复杂难啃的团伙特大贩毒案件,建国从派出所的禁毒骨干逐渐成长为三亚公安边防支队的禁毒能手,建国完成了从普通官兵到支队禁毒骨干的转变,成为该支队的禁毒先锋。

“不要小看那一起起看似简单的吸毒案件,其实里面学问多着呢。”谈起第一次办理吸毒案件的经历时建国印象极其深刻。

为了办好案件,他翻阅了大量法律书籍,深入研究禁毒法。在熟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建国还大量翻阅了以往战友办理过的各类案卷材料,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主动向战友、领导请教学习,并将办案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记录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反复学习。

“光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不行,还得有扎实的群众工作基础。因为涉毒人员不会主动找你投案自首。”为了充分挖掘辖区的涉毒线索,建国利用个人作息时间,对辖区进行走访熟悉,为打击辖区的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打下基础。

“办好吸毒案只是禁毒工作的一项基本功,想要侦破贩毒案件,特别是大型的贩毒案件,不仅要有扎实的办案功底还要有丰富的经验和团队协作精神。”

“不要错过案件中的任何小细节,因为每个小细节的背后都有可能是破案的关键线索,像我们这次破获的‘9・3’跨省特大贩毒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起对办理大型毒品案件的感受,建国深有感触地说。

历尽艰辛,只为擒毒。今年八月初,建国与战友在工作中掌握一条重要线索,得知一黎姓男子通过伪装贩毒的形式,将毒品从广东贩运至海南三亚,毒品交易量巨大,社会影响极其恶劣。为了早日将该贩毒团伙一网打尽,建国与战友们开始了与这个以黎某为首,王某、麦某、林某为成员的跨省贩毒团伙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由于案件复杂,错综迷离,狡猾的犯罪分子为了防止被抓获,采取了一系列反侦察手段,交易的路线、地点、时间经常变化,有时故意与侦查员兜圈子,躲避侦查,有的甚至还随身携带枪支、管制刀具等危险品。这些都为案件的侦办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和危险性。”谈起对办理该案遇到的困难,建国如是说。

为了掌握犯罪分子的活动规律及作案地点,白天建国顶着酷暑,走遍了各大街小巷,熟悉环境,对贩毒分子的交易特点进行分析。

“针对该团伙成员夜间活动频繁的实际,有时为了工作任务,我们往往在外面一待就是一整夜,有时甚至是一整天的蹲守。”为了尽快摸清案件线索,建国与战友们经常是两顿饭、一顿吃,每天只能休息四五个小时。因为经常通宵作战,生活工作时差混乱,建国还一度出现身体上的不适应。但是这些对建国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他与战友们充分发扬边防军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精神,凭借坚强的意志,克服生理与心理上的困难,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是丰硕的成果。9月3日,建国与战友们在三亚市某学院附近,将携带毒品返回三亚的黎某成功抓获,至此,一宗由省督办的跨省特大贩毒案成功告破。

猜你喜欢
侦查员林某建国
制作视频网上传播 侵犯隐私被判赔偿
你是我最牵挂的人
主办侦查员的侦查资源管理权配置研究
主办侦查员制度的运行困境及对策研究
——以博弈论为分析工具
真记仇!
判定逃跑方向
为躲避凶犯追赶跳窗自保,却无意误伤幼女
为躲避凶犯追赶跳窗自保,却无意误伤幼女
“建国通宝”钱考辨
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下的主办侦查员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