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青春题材电影的母题书写

2016-05-17 11:56唐澜
电影文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文化特征

[摘要]在叙述成长之压抑的国产青春影片中我们寻到的是青年暴力的身影。无论是以语言、肢体为表现形式的暴力冲动,还是以冷漠、不羁对抗现实的行为,这些举动背后的心理机制就是叛逆。谈到青春,大多都会将它与“叛逆”联系在一起,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不过历史背景不同,青春电影中所呈现出的叛逆文化也自然不同。因此,叛逆成为青春电影中一个共同的叙事母题,青春类的电影,探讨的是一种社会心理,展示的是社会背景下的人间百态。

[关键词]青春电影;叛逆逻辑;文化特征

0

国产青春片中的毁灭性叛逆,总是以残酷、沉痛的代价作为青春成长的必修课,以死亡、惨烈的伤痛等悲剧化的结局践行着对社会主流价值的回归,体现了向集体的归顺意识。

一、叛逆性的青春话语

结局,作为文艺作品的收束部分,关乎作品的成败,是读者或者观众所有的心灵寄托。就电影而言,导演为吸引观众的眼球,往往让青春题材电影以悲剧告终,而悲剧最震撼的形式就是“死亡”——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死亡——无论是生物体生命的结束还是信念信仰的消亡。悲剧的主角以“死亡”宣告故事的结束,无疑会引起观众的同情,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给予观众心灵的震撼。所以“死亡”,作为悲壮的最高境界,被一些文学家和导演信手拈来,运用于自己的作品当中,青春电影亦是如此,比如20世纪80年代的《红衣少女》即是以另一种形式的“死亡”宣告青春的消逝。因此,“青春消亡——成年开始”这一生命体的设计模式,在诸多影片中的位置极为凸显。

纵观当今影坛,以毁灭作为故事结局的青春影片,当推王小帅导演的《青红》,剧中的女主角青红生活在近乎严苛的家庭管制下,家境的逼迫让她变得孤僻、封闭、寡言少语,鲜与他人交流。她最后在无奈、好奇甚至快意的报复中将小根带向了生命的绝路。片中青红的父亲是个上海知青,特殊的生活经历和长期的生活压抑,让他变得极端残酷无情甚至变态。父亲这种变态的管制让青红鲜活的青春彻底走向毁灭,尽管她的生命还存在于世上,但已经成为行尸走肉。影片就这样以无声的回答结束了整个故事的讲述:全家人乘坐的吉普车背负着青春女孩的贞洁以及少年郎消逝的生命缓缓消失在蜿蜒盘旋的公路上。成熟、成长却让青春付出了如此沉重的代价!之后的影片《日照重庆》再度把“青春死亡”这一沉重的话题搬上银幕。稍有不同的是《日照重庆》的叙事结构的变化,影片把剧中的主人公林波实施绑架而被警察击毙的悲剧命运作为开头,之后引出了林波的父亲林海权追踪儿子年轻而短暂的生命轨迹的情节。追踪的过程就是描绘林波生命轨迹的过程,也是描述林波被社会、被家庭无情抛弃、排斥的过程,是描述,也是控诉!

反观两部影片,同是青春躁动期的年轻人,试图尝试挣脱社会的体制约束来昭示他们鲜活的生命、鲜活的爱情,却以青春甚至生命的毁灭作为代价。两部影片让我们体味到,成长是需要代价的。假如我们将电影中的青年角色还原到现实生活,那么主人公的结局只能是死亡,因为青春总是随着人生岁月的流逝走向消亡。而青年,作为社会群体中的特殊群落,在试图展示个性、与社会主流的对抗过程中,落得或被同化或被“击毙”的下场。一群青春的生命在对抗中饱受磨难与痛苦,在痛苦中走向成熟,融入成人的世界。所以,死亡并非国产青春类题材电影的唯一结束叙事的方式。

同为青春类题材的影片,2009年张元的电影《达达》展现的却是青春世界的另一个层面,反叛、逃避、回归是该部影片主人公精神世界的内核。有着不良嗜好的中年男人老陈闯入了主人公和母亲的生活,让达达和母亲曾经平静的家庭复杂起来,达达的生活也从此变得迷茫混沌,并且和她的母亲在亲情上产生了裂痕。于是,达达与长久以来暗恋自己的男孩赵野相约离家出走。经过一段游离的“寻母”旅程之后,回归家中的达达险些遭到老陈的非礼,面对老陈的纠缠,达达采取了最为极端的解决方式。“明天,我要坦然走进公安局的大门,那里会有你的身影吗?”这是主人公留给观众最后的声音,其间流露出青春时期男女青年的无奈与迷茫。叛逆、漂泊直至回归,是该部电影的叙事主线,而达达用言语提供给我们无限想象的空间,看似温和与平静的结局却是对青春残酷无情的宣判。

不可否认,在情绪激荡的青春岁月里,暴力倾向、言语激烈,是青春叛逆的外在表现。易于爆发的情绪一次次地怂恿,让身处青春期的年轻人在不知由头的、无理的宣泄中渐渐长大。《观音山》中的南风便是这类青年人群的代表,以暴制暴、宣泄武力,成了他们炫耀的资本;武力,在他们看来似乎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唯一工具,除此之外,别无选择。暴力、易怒、脆弱、易碎,似乎成了青春的代名词,电影中的每组暴力镜头,是青春伤痕累累的见证。《北京杂种》这部电影,处处弥散着灰暗的色调,导演以旁观者的视角,通过对一群落魄、迷茫,处于青春期的年轻人的生活现状的描摹,冷静地阐述着、分析着这一代人的青春。斗殴、滥交等颓废、暴力的情节,充斥着影片,让观众扼腕叹息。相对而言,电影《小武》却平静温和了许多,但是平和的背后是对迷茫颓废的隐性控诉。片中主角小武作为寒酸的无业游民,游荡于市街,且有偷摸恶习。改革的大潮,成就了小武的儿时玩伴——小武很失落;自己心仪的女孩与世俗一起嫁给了金钱——让他再次对生活失去了希望;父母的冷眼与谩骂——本来可以倚靠的父母成了他心中抹不去的痛——他对生活彻底丧失了信心。亲情、友情、爱情,把他无情地抛弃。社会飞速发展、时代日新月异,众人的富有凸显了小武的贫乏与无助,灰暗的场景诉说着小武的悲惨境遇。

叛逆,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青年的特质,这种特质让青年看起来与社会主流格格不入;叛逆被视为非主流,同样,青年也被视为非主流而不被社会接纳,这就让青年人在社会生活中获得了一个尴尬的身份。社会的偏见、身份的尴尬,于是青年在这种境遇中迷失了自我。导演正是把这种尴尬局面作为影片的素材,关注当今的社会热点。正如王小帅所说:“目前我们的国家经济发展了,但是我们忽视了对青年的精神关注,忽视了对他们的精神世界的建设;我们有了金钱,却让年轻人丢掉了亲情和友情!正如《日照重庆》讲述的那样,试问,是警察击毙了年轻人,还是社会家庭抛弃了他们?谁是真正的凶手?这是每一个有良知的电影人需要思考的问题!”毋庸讳言,社会的形形色色、林林总总对青年人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换言之,怎样的社会,便会造就出与之匹配的青年人。

回首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体制的变化带来的不仅是物质层面的变化,还有精神世界的动荡。不可否认,社会转型让人们经济状况好转的同时,却是社会道德教育的缺失。诸多家庭因为亲情而出现裂痕——最基本的社会单元的变化带给年轻人的是精神世界动荡的隐患。面对这些社会现状,社会无法给予处于迷茫中的青年满意的答案,更无法给他们提供解决的最佳途径。于是,暴力宣泄是这些人无奈而无助的选择。

二、叛逆的多棱视角

电影文本作为反映社会生活、呈现时代色彩的客体,是时代的传声筒,带着这个时代的特色。电影,无论讲述青春故事还是反映战争片段,结局与剧中的人物都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我国的电影也是如此。就青春题材的影片来说,批判与关心同在、揭露与关注共存、反思与拷问并举,是此类国产电影的重要文化内涵。“青春影片从另一个角度讲述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成熟的进度、成熟的过程,也描述了一个民族在构建道德体系、完善民族特性的进程,是对民族性格的归纳与总结、传承与反思。”

必须一提的是,导演,作为文艺工作者,他们有着沉重的时代使命感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促使他们对当今社会中出现的传统道德体系断裂、传统文化受到置疑等种种现象进行深刻的反思。众所周知,中国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仁、义、礼、智、信”被金钱至上的观念以及西方文化冲击得面目全非,甚至走到了沦丧的边缘。所有这些,在国产青春片中已经暴露无遗——银幕中混沌迷茫、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不知所终、无助无知而又无畏的青年形象比比皆是。凡此种种,不论是他们的出身还是言谈举止,都充满了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体系的背叛和质疑。影片没有把这种背叛与叛逆作为批评的对象,反而认为其是一种敢于质疑传统、向传统宣战的特质加以赞扬。

当然,西方社会思潮对于中国当今社会的影响,也在此类青春影片中展露出来。《昨天》便是很好的例证。贾宏声作为“瘾君子”演员,有着充满个性的发型和对另类音乐的钟爱。片中他的迷茫、混沌无助的画面引人深思;他哼唱的歌词,道出了他的内心,向我们描述了他的精神支柱:“当烦恼来袭我的身心,她悄悄降临,引我走出迷茫,顺其自然;当陷入黑暗的旋涡,是她的出现,让我走出茫然,顺其自然”,一句顺口而出的“顺其自然”把存在主义与功利主义的“世俗化”特点以及当今世人的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存在主义与功利主义站在了中国传统道德的对立面。曾经在众人心目中,青年应该“乖巧、听话、有为”的传统形象在影片中被颠覆;相反,暴力、叛逆被视为固有的个性;曾经众多文学作品中父亲那种“严厉”的形象被描绘成软弱、无能。

经济体制的转型,外来文化思潮的冲击,传统道德约束的无力,使得每一个人从自己的角度洞察社会、思考人生,从个人的角度观察和观照着成长中的青年人群,这样的观照是对社会的关心,是对民族命运的关注。由此看来,社会的转型、传统道德体系面临的考验,是国产青春片极端叛逆元素的来源。传统道德约束的缺失,带来的是特殊成长阶段、特殊成长背景下青年人群道德体系的重新建构。

很难揣测,此类电影的导演在执导的同时,是有意还是无意地要迎合西方文化观念对我们本土文化的看法。恐怕谁也没有想到,《红高粱》为中国赢得德国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之前,中国电影会赢得世界电影人的青睐,会引起世界电影界的瞩目。中国电影也以它的独特魅力吸引着世界电影人的目光。进入20世纪90年代,一大批新生代导演凭借诸如《回家过年》《十七岁的单车》等影片在世界影坛崭露头角。随着中国电影被世界电影界越来越重视,我们不得不拷问自己:国际电影节对我国电影的质量有着怎样的影响?中国电影被外界接受的程度如何?此类影响是否也决定某些导演的价值取向?作品中对中国现状的描绘有没有“迎合”的成分?是否为了获奖任性而为?从当今世界电影评奖的过程来看,西方评委对中国影片中的政治因素比较感兴趣,政治逐渐取代电影作为一门艺术本身应该具有的艺术价值,渐渐成为每位评委评奖的标准和敏感点,政治似乎成了西方各大电影节敏感的话题。他们关心的不是电影作为文艺作品所应该具有的文艺特质,不是寻找电影中立足于本土文化追求“本真文化、本真性情”的因素,而是关注影片本身是否与现实彼此唱和,是否成为政治的附属物,是否成为政治的传声筒。

三、结语

曾有人断言,迄今为止,中国电影界没有真正意义的青春类影片;甚至放言,目前的青春片是导演个人意识形态的反映,是以中国现实为背景描述青年人思想状况、生活状况的个人臆想。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言论。笔者认为,青春类的电影,探讨的是一种社会心理,展示的是社会背景下的人间百态,它属于青年,也属于整个社会,是整个社会尤其是青年群体的反映,应该被视为一种青春文化,我们不妨借用文学评论中对“问题小说”的评价,可以把此类影片的前景定义为“问题影片”,它的作用不仅仅是反映青年人的心理,更重要的是引起我们对特殊群体、特殊社会现象的重视。应该承认,通过导演们不懈的努力和积极的思考,国产青春类影片在探索、质疑、拷问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正在逐渐完善。

[参考文献]

[1]谢建华.青春映像:中国青春电影的文化母题与创作趋向[J].当代电影,2010(04).

[2]任飞,张彪.情感消费视角下青春电影的生产与消费[J].中国青年研究,2013(12).

[3]郑静.青春电影的成长道路[J].电影评介,2007(05).

[4]石晓芳.张扬·流浪·忧伤——中国青春电影发展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1).

[5]秦中书,余鸿康.新世纪以来中国青春电影创作价值观的现状与反思[J].中华文化论坛,2014(11).

[作者简介]唐澜(1981—),女,四川广安人,硕士,四川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西方文学思潮与文论、写作学。

猜你喜欢
文化特征
苗族“巴岱”吃猪祀
浅析民族男高音的演唱技巧
试论当前新媒体艺术呈现的文化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俄罗斯知识分子及其文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