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研究

2016-05-17 04:37贾艳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9期
关键词:肠内营养神经功能脑梗死

贾艳红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N)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鼻饲整蛋白肠内营养制剂)和对照组(鼻饲流质及半流质饮食), 各30例。分别于入院24~48 h内给予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入院第1、14天前白蛋白、总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神经功能评分(NIHSS)的差异。结果 入院后第14天肠内营养组前白蛋白、总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NIHSS评分评明显降低,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给予整蛋白肠内营养能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关键词】 肠内营养 ;脑梗死;神经功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9.082

急性脑梗死后患者会出现能量消耗增加, 机体在应激状态下组织大量分解, 大部分患者由于吞咽及进食困难需鼻饲流质, 难达到营养需求, 容易出现营养不良, 患者应激状态下易出现胃肠功能障碍。整蛋白肠内营养制剂易消化, 营养均衡, 本研究通过鼻饲整蛋白肠内营养制剂, 以探讨其是否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经头颅CT或核磁确诊为脑梗死, 患者均伴有意识障碍或吞咽困难, 不能正常经口进食。男39例, 女 21 例;年龄 46~85 岁, 平均年龄72岁。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和对照组, 各30例。排除严重心肺疾病、代谢性及内分泌性疾病和入院时伴有单个或多器官功能衰竭, 预计生存期<14 d者。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置鼻胃管。在确定无胃潴留、循环稳定后于24~48 h后开始给于营养支持。肠内营养组给予整蛋白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荷兰纽迪西亚公司), 通过肠内营养输注泵控制速度, 24 h内持续泵入。首先以20 ml/h起始, 逐渐增加泵入剂量至1500~2000 ml。对照组由家属自行给予普通流质及半流质饮食, 包括牛奶、米汤、稀粥等。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期间患者NIHSS评分。监测患者入院第1、14天血浆前白蛋白、总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变化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营养检测指标比较 患者入院第1天, 总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第14天, 肠内营养组总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治疗14 d后两组NIHSS评分比较 治疗第14天, 肠内营养组较对照组NIHSS评分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发生脑梗死时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延髓麻痹, 导致患者进食困难, 进食后易出现反流、呛咳等症状, 导致患者营养摄入不足[1]。患者发病早期机体处于高度应激状态, 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 呈明显的负氮平衡, 能量消耗增加, 最终导致患者营养不良发生[2]。研究显示, 脑卒中后患者营养障碍发生率约为15%, 1周后即上升至30%[3]。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多给予肠外营养支持, 但肠外营养可能出现导管相关感染、肝功能损害等相关并发症, 增加患者的循环负担, 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近年来肠内营养广泛的用于内外科重症患者[4]。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能够增加机体能量储备, 避免营养不良的发生, 近而提高对疾病的耐受性。

急性脑梗死发病早期, 由于神经功能紊乱, 会影响胃肠道消化功能。常规给予普通流食或者半流食, 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 吸收障碍, 甚至严重的胃肠道反应。整蛋白肠内营养制剂有易吸收、营养均衡、使用方便的优点, 使早期肠内营营养成为可能。早期应用肠内营养不但起到营养作用, 而且还能够改善肠黏膜屏障, 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2, 5]。本研究显示, 入院后第14天, 肠内营养组总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表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制剂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早期肠内营养的作用不仅仅是维持患者的营养状况, 关键是能维持内脏器官的各种生理功能。良好的营养状况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6]。本研究显示, 经过治疗14 d后肠内营养组较对照组NIHSS评分低(P<0.05), 证实了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 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 能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避免出现营养不良, 促进机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恢复。对于脑梗死的患者, 应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艳. 脑梗塞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 现代预防医学, 2007, 34(15):2989.

[2] 谭桂军, 朱晓颖. 脑梗死致假性球麻痹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 天津医药, 2007(11):860-861.

[3] Duncan PW, Zorowitz R, Bates B, et al. Management of Adult Stroke Rehabilitation Care: a clinicalPractice guideline. Stroke, 2005, 36(9):e100-e143.

[4] 朱蓓蕾, 邵蓓, 王贞, 等. 序贯肠内营养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营养状况和预后的影响.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9(5):337-339.

[5] 薛蓉, 张艳秋, 吴伟, 等.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危重症性神经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天津医药, 2008(7):515-517.

[6] 朱蓓蕾, 王贞, 邵蓓, 等. 2种肠内营养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营养状况和预后的影响.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0(11):936-938.

[收稿日期:2015-12-2]

猜你喜欢
肠内营养神经功能脑梗死
依达拉奉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脑梗死怎样治疗
机械通气患者床边胃镜下置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
消化道肿瘤术后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联合治疗效果分析
经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应用及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