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道彩超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价值

2016-05-17 09:21赵丽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9期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准确率

赵丽春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2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 均进行经阴道彩超检查, 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确诊依据, 观察其准确率。结果 62例患者诊断的准确率为90.32%, 误诊率为9.68%, 声像图分析中显示血流信号的息肉瘤体有1条与内膜基底层连接的条状血流, 呈现不规则回声或高回声。结论 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经阴道彩超检查, 具有较高准确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经阴道彩超;子宫内膜息肉;准确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9.088

子宫内膜息肉是临床妇科比较常见的一种良性病变, 是子宫内膜腺体或纤维间质发生增生性瘤样病变并趋近于宫腔的一种疾病, 病变息肉瘤体可多发也可单发, 大小不均匀[1], 可在任何年龄发病。随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超声诊断仪的诊断功能越来越高, 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经阴道彩超进行诊断, 不仅操作方便, 而且诊断准确率比较高, 为进一步观察其准确性, 本文对本院62例经病理学确诊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经阴道彩超检查, 分析结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12月接收的62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均经病理学检查后确诊, 年龄22~56岁, 平均年龄(38.59±6.72)岁;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且下腹部不适等症状的患者42例, 无明显症状的患者20例;绝经后患病的患者16例, 绝经前患病的患者46例。

1. 2 方法 62例患者均采用彩超诊断仪进行经阴道彩超检查, 探头的选取采用经阴道超声探头, 频率调整为5~9 MHz, 检查前让患者将尿液排净, 确保膀胱排空, 让患者取仰卧位, 将探头涂抹耦合剂后套上避孕套, 缓慢置入阴道内, 适当调整探头角度, 对子宫内膜病变组织、肌层变化、病变部位、病变大小、数量、形态、边界、回声及血流信号等进行仔细观察和记录。所有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 术后将病变取样送至病理学实验室进行病理检查, 对患者病情进行最终确诊。

1. 3 子宫内膜息肉声像图特点 单发内膜息肉患者宫腔内回声团加强并呈水滴状, 子宫内膜与息肉间呈现清晰界限, 息肉内发生囊性病变并可观察到液性暗区;多发内膜息肉患者的子宫内膜呈现增厚状, 回声均不规则, 细致观察可见内膜伴有不规则团簇状高回声斑。

2 结果

2. 1 诊断结果 62例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单发子宫内膜息肉43例, 多发子宫内膜息肉19例。经阴道彩超检查, 诊断为单发子宫内膜息肉39例, 多发子宫内膜息肉17例, 符合病理诊断的准确率为90.32%(56/62);误诊为子宫内膜增生的患者5例, 低分子子宫内膜腺癌的患者1例, 误诊率为9.68%(6/62)。

2. 2 彩超声像图分析 62例患者显示血流信号的有38例, 占61.29%;没有显示血流信号的有24例, 占38.71%;显示血流信号患者的息肉中有1条与内膜基底层连接的条状血流, 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SPV)显示(10.0±3.7)cm/s, 阻力指数(RI)显示(0.56±0.08);呈现不规则回声者有8例, 呈现高回声者有54例。

3 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常见且多发的一种结缔组织增生性疾病, 是由于子宫内膜腺体及纤维间质发生隆起增生性瘤样病变并突向宫腔的一种慢性疾病, 不完全属于肿瘤, 但有10%~15%的几率可发展成为恶性肿瘤;病发女性多见于40~50岁[2]。子宫内膜息肉主要病发因素目前仍不确切, 但与炎性反应、雌激素水平或内分泌紊乱等有关, 易导致患者合并继发感染或贫血等, 对女性的健康及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子宫内膜息肉病变部位在子宫内膜腺体或纤维间质间, 大小不均匀, 形态不一, 瘤体表面光滑且柔软;病症类型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两种, 单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病发几率比较少, 不会表现出明显症状;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比较多, 大多病发后会出现月经量多、阴道不规则出血、绝经后阴道出血或不孕等症状[3]。

临床对子宫内膜息肉的检查方法有多种, 包括腹部彩超检查、经阴道彩超检查或宫腔镜检查等, 均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最终诊断依据。本文对子宫内膜息肉进行了经阴道彩超检查的分析, 62例患者有56例确诊, 准确率为90.32%, 误诊率为9.68%, 说明经阴道彩超检查具有较高准确性。经阴道彩超检查是将超声探头利用避孕套置入阴道内, 经探头角度调节对子宫内膜病变进行全面检查的一种方式, 患者在检查时不需要保持膀胱充盈便可清晰观察患者病变情况, 由于彩超探头与子宫及其附件距离很近, 同时彩超探头频率设置较高, 与病变组织近距离观察, 视野开阔, 清晰度较高, 而且在阴道内检查时不会受到肠或其他组织干扰, 所以成像清晰度和准确度均较高, 因此说明经阴道彩超检查具有操作简单、清晰度高、准确率高等优点[4]。在本研究中, 有9.68%的患者出现误诊,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病变检查中回声及血流信号不清晰所致。在超声检查中, 回声的作用很大, 但病变息肉较小, 血流信号显示比较困难, 影响回声呈现, 可造成误诊。患者病变较严重时, 超声诊断中息肉回声会与增生病变的回声相混淆, 也影响诊断效果。因此, 临床应在早期较合适的检查时间对患者进行经阴道彩超检查, 以提升确诊率[5]。

总之, 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经阴道彩超检查, 诊断准确率较高, 具有操作简单、清晰度高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付洁.经阴道彩超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中国当代医药, 2014(35):100-102.

[2] 胡艳红, 李芳莉, 鲁雅颂.经阴道彩超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应用. 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3):90-92.

[3] 徐金毛, 胡志刚. 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 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4):84-85.

[4] 刘英惠.经阴道彩超对58例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分析.中国民康医学, 2011, 23(7):820-821.

[5] 周雪玲.阴道彩超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 27(1):31-32.

[收稿日期:2015-10-20]

猜你喜欢
子宫内膜息肉准确率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血清检验和细菌检验在布鲁氏杆菌感染诊断中的效果及准确率分析
多层螺旋CT技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效果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的临床分析
宫腔镜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的疗效对比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的疗效对比
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60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