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的一种表达规律

2016-05-18 02:43余映潮
新作文·初中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观沧海参差夹竹桃

余映潮

段的结构形态,有一种叫作“概写一笔,细写几笔”,即“段”的结构基本上是两个层次:第一层先用一个“中心句”进行“总说”;第二层,围绕着中心句或展开描述,或展开议论,或展开说明。

如季羡林先生《夹竹桃》中描写想象的片段:

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有这样的韧性,能这样引起我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第一句就是“概写一笔”,后面就扣住“许多幻想”展开多角度的细写。

如曹文轩先生《泥鳅》中写水之美的片段:

这里的冬末春初的田野,别有一番景致:到处是水田,水汪汪的一片,微风一来,水面皱起一道道细细的水纹,一道赶一道,往远处去,那水分明有了细弱的生命;风再大一些,田野上便会四下里发出一种水波撞击田埂的水音,柔软的,温和的,絮语样的,田野也便不再那么无聊和寂寞;中午若有一派好阳光一把一把洒下来,水面上便广泛地弹跳起细碎的金光,把世界搞得很迷人,很富贵。

“别有一番景致”概写一笔,总领全段,然后从“微风”“大风”“好阳光”三个方面细写水的美姿。

大量的古诗文也表现出“概写一笔,细写几笔”的写作思维。

曹操的《观沧海》的章法结构如此: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河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柳永的词《望海潮》的上下阕居然都是“概写”之后的“细写”: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知晓这种构段的规律有两大好处:

第一,提高我们分析文章、文段结构、层次的能力;

第二,提高我们思维严密、表达规范的说、写能力。

猜你喜欢
观沧海参差夹竹桃
北怀集(其一)
观沧海
夹竹桃下的人
参差多态而功不唐捐
陶瓷绘画《观沧海》
此“海”非海对《观沧海》的重新解读
硬性角膜接触镜在矫正屈光参差中的应用
屈光参差的配镜原则
夹竹桃:酷爱“模仿秀”的毒死人
夹竹桃借微商模式偷渡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