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应用与实现

2016-05-19 01:14谢冠楠
关键词:桡动脉导丝痉挛

谢冠楠,白 雪

(1.衡水卫生学校,河北 衡水 053000;2.瑞华心康(北京)医院管理有限公司,北京 100020)

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应用与实现

谢冠楠1,白 雪2

(1.衡水卫生学校,河北 衡水 053000;2.瑞华心康(北京)医院管理有限公司,北京 100020)

通过介绍经皮状动脉介入术以及分析在中间产生的不预知并发症状来探讨经桡动脉途径技术在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治疗急性梗死护理工作的要点、流程,最终实现患者手术成功率大大增加,对其中心脏检测,冠脉内压力检测中可能出现的手术并发症降到最低,通过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在心脏梗死治疗手术中应用和实践来推动全国医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皮冠状动脉介入术;SCAD;心肌梗死;桡动脉,Crush技术

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概念分析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1]是通过心导管技术来达到疏通狭窄、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达到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治疗目的。尤其是对于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有较大范围心肌缺血证据的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缓解症状的有效方法之一。源于它自身的术后压迫时间短,患者无需卧床且穿刺后引发的并发症较少等优势,冠状动脉介入术已渐渐成为PCI治疗的首选途径。

1.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状根源分析

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2]中,通过采用桡动脉技术虽然能大大的减轻并发症状,术中需要给予静脉肝素抗凝,手术期的出血是PCI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它包括穿刺部位出血、消化道出血。倘若血流发生阻滞或减慢,可导致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是一种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而支架的应用让这种并发症概率大大减小。

1.2 心脏支架内血栓的预防措施及其并发症状的概述

支架内血栓的预防措施包括术前及围术期充分DAPT和抗凝治疗,如果出血后停用抗栓药物也可能导致血栓事件甚至死亡,在充分权衡出血风险的基础上对高危患者可加用PCI以减少风险,通过采用合适的球囊扩张术以及良好的支架贴壁来减少支架两端的血管损伤。

1.3 EuroSCOREⅡ评分和SYNTAXⅡ评分临床因素分类

对于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临床过程中,EuroSCOREⅡ[3]评分临床因素和SYNTAXⅡ评分临床因素的分析对治疗心肌手术恢复过程很重要,EuroSCOREⅡ评分临床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肾功能损伤、外周动脉疾病、严重活动障碍、既往心脏手术、慢性肺脏疾病、近期心肌梗死、肺动脉高压、紧急外科手术、是否为单纯CABG和胸主动脉手术。

SYNTAXⅡ评分CAG因素除SYNTAX评分的11项因素外,还包括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其临床因素[4]包括年龄、性别、肌酐清除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外周血管疾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我们采用冠状动脉病变直径狭窄程度作为是否干预的决策依据,对于病变解剖的危险性分级如下表1所示。见表1。

SCAD患者血运重建过程中,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 FFR)不大于0.8的病变进行干预,具体的SCAD患者血运动重建[5],见表2。

综上所述,在EuroSCOREⅡ评分临床因素过程中,为了以防出现患者医疗险情,应第一时间处理或置入支架,快恢复冠状动脉血流畅通功能。

表1 冠状动脉病变解剖的危险性分级

表2 CSCAD患者血运动重建

2 桡动脉途径技术在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应用

2.1 桡动脉痉挛预防

桡动脉富含肾上腺能受在交感神经兴奋的时候痉挛,如紧张疼痛及血管的直接刺激等。故痉挛的预防包括药物和操作两个方面。以下方法可助预防痉挛[6]:手术前给一定的镇定剂,如地西泮等、穿刺前舌下含一片硝酸甘油、缓慢轻柔进动脉鞘和导丝及插管、尽量减少导管的操作。

2.2 导丝的插入

插入导丝的时候,由于导丝在血管内的位置不好,会出现不能顺利插入,此时应该耐心的仔细调整穿刺针的角度和深度,如缓慢进针或者退针,左右旋转穿刺针,同时轻柔的用导丝试探,直接毫无阻力将导丝顺利插入30 cm以上。由于导丝进入桡动脉内膜下时往往阻力很小,操作者应该特别小心,会有一种磨砂的感觉。

2.3 鞘管和导管的插入

要选用23 cm长的导管,要是因为桡动脉远端更容易痉挛,而长鞘一般可以到达桡动脉近端,可以减少由于桡动脉痉挛导致的插管困难。

3 冠状动脉介入技术未知症状概述

3.1 桡动脉介入过程中的支架血栓

支架血栓[7]形成虽然发生率小,但病死率高达45%,支架内血栓形成相关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高危患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停用DAPT等;(2)危病变:B2或C型复杂冠状动脉病变、完全闭塞、血栓及弥漫血小板病变等;(3)操作因素:置入多个支架、长支架、支架贴壁不良、支架重叠、Crush技术支架直径选择偏小或术终管腔内径较小、支架结构变形、分叉支架、术后持续慢血流、血管正性重构、病变覆盖不完全或夹层撕裂等操作因素。(4)支架自身因素:对支架药物涂层或多聚物过敏、支架引起血管局部炎症反应、支架断裂、血管内皮化延迟等。

3.2 桡动脉出血预防措施

针对患者PCI术前均应评估出血风险,用CRUSADE评分评估出血风险,若出血后是否再停用或调整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需要权衡出血和再发缺血事件风险进行个体化评价。

3.3 桡动脉血管并发症的描述及其防治措施

在桡动脉穿刺[8]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引起一些并发症,针对并发症状以及相对应的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3.3.1 桡动脉术后闭塞

发生率较小,术前常规进行ALLen试验检查桡动脉及尺动脉的交通情况,术中充分抗凝、术后减压,能有效预防桡动脉闭塞和PCI术后手部缺血。

3.3.2 桡动脉痉挛

较常见,穿刺时麻醉不充分、器械粗硬、操作不规范或导引导丝进入分支,均增加痉挛发生概率。

3.3.3 前臂血肿

可由亲水涂层导丝穿孔桡动脉小分支或不恰当应用桡动脉止血器引起,预防方法为透视下推送导丝,若遇阻力需做桡动脉造影。

3.3.4 筋膜间隙综合征

少见但后果严重。当前臂血肿快速进展引起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至一定程度时常会导致桡、尺动脉及正中神经受压,进而引起手部缺血、坏死。

4 结 论

本文主要提出了一种心脏治疗中采用的技术(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本文聪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概念入手分析桡动脉技术的优势,通过对桡动脉介入过程中对其引起的并发症以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重点分析桡动脉途径技术在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应用的治疗要点,操作流程,以及对冠状动脉介入技术未知症状等,最终实现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术处理的整个过程,实现在心脏治疗领域领域中的技术瓶颈实质性突破,从而更进一步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

[1]龚军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旬刊,2016(1).

[2]耿旭影.经桡动脉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J].安徽医药,2016(2):388-390.

[3]庞树朝,张军平.从"大气"论治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无复流[J].中医杂志,2012,53(1):25-27.

[4]张庆成,汪承炜.冠状动脉血栓抽吸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冠状动脉血栓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1):46-47.

[5]胡文宇,赵奕楠.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不同给药途径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J].中国医学大学学报,2012,41(10):915-920.

[6]潘婉玲.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行冠脉内血栓抽吸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0):58-59.

[7]杨 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手术期心肌保护[J].心血管病学进展学报,2010,31(6):900-902.

[8]张 娅,陈 慧.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2(1):87-89.

本文编辑:赵小龙

R542.2+2

A

ISSN.2095-6681.2016.29.046.02

谢冠楠(1982-),女,河北省景县,汉族,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内科学和内科护理学

猜你喜欢
桡动脉导丝痉挛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探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桡动脉急性闭塞的危险因素研究
桡动脉造影验证桡动脉变异的发生及其预测因素
导丝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操作中应用技巧分析
运用Crusade双腔微导管协助开通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一例
经桡动脉入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慢性闭塞危险因素分析
注射用奥沙利铂致急性喉头痉挛1例的急救护理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导丝定位在乳腺隐匿性病灶切除中的应用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