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整体护理的价值评估与分析

2016-05-19 01:14
关键词:整体依从性有效率

杨 扬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3)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整体护理的价值评估与分析

杨 扬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3)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整体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普通组应用常规护理,整体组应用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总有效率;依从性评分;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的差异。结果 整体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组依从性评分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整体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整体护理的价值高,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病情,值得推广。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整体护理;价值

慢性心力衰竭为心脏病发展终末阶段,需做好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工作。整体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方式,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可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1]。本研究分析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整体护理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整体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52~79岁,平均(60.34±2.66)岁。发病时间1~18年,平均(7.68±0.56)年。普通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51~79岁,平均(60.13±2.45)岁。发病时间1~18年,平均(7.67±0.54)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普通组应用常规护理,整体组应用整体护理。(1)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说明疾病发生原因,并介绍成功治疗案例,以提高患者治疗信心。通过播放音乐等方式舒缓患者紧张情绪。(2)环境护理。为患者提供舒适环境,保持温湿度合适,床单被褥整洁干净,确保患者舒适。保持室内光线柔和,定时通风,消毒室内空气,保持空气清新。(3)药物护理。介绍药物用法和用量,作用机制和副作用等,提高患者对遵医嘱用药重要性的认知,并提高用药规范性,以确保疗效。(4)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健康生活方式对病情控制的重要性,指导患者规律作息,保持良好心态,适当运动,提高心肺功能和机体免疫力。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总有效率;依从性评分;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的差异。

显效:症状消失,心功能指标正常,心功能分级进步2级;有效:症状改善,心功能指标改善,心功能分级进步1级;无效:症状、心功能、分级均无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之和[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较

整体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较 [n(%)]

2.2 治疗前和治疗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相比较

治疗前两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整体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和治疗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相比较()

表2 治疗前和治疗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相比较()

注:与治疗前相比较,#表示P<0.05;与普通组治疗后相比较,*表示P<0.05

组别 时期 焦虑情绪 抑郁情绪整体组 治疗前 54.24±1.81 55.13±1.36治疗后 33.58±6.94 38.64±5.56普通组 治疗前 54.21±1.42 55.12±1.25治疗后 42.58±9.23 45.45±8.13

2.3 两组患者依从性评分相比较

整体组依从性评分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依从性评分相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依从性评分相比较(,分)

组别 依从性评分普通组 81.39±2.77整体组 95.51±2.41 t 8.274 P 0.000

3 讨 论

慢性心力衰竭在老年人中多发,是心脏病终末期表现,需及时给予护心等药物治疗,并积极治疗慢性基础疾病,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预防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整体护理可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环境护理和健康教育、用药护理,对提高用药规范性、保持愉悦心理状态,提高疾病认知有重要作用[3]。

本研究中,普通组应用常规护理,整体组应用整体护理。结果显示,整体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组依从性评分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整体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整体护理的价值高,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病情,值得推广。

[1]李 潇.护理干预在减少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反复发作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14,18(3):579-582.

[2]陈晓英,黄舜燕,王琼娜,等.脑钠肽与QRS波在绝经后女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7):50-52.

[3]郎雨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88例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27(13):361-361.

本文编辑:赵小龙

R541.6+1

B

ISSN.2095-6681.2016.29.105.02

猜你喜欢
整体依从性有效率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很有效率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