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儿护理工作中应用肢体语言沟通的效果观察

2016-05-19 01:14李文英
关键词:儿科肢体依从性

李文英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额鲁特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蒙古 阿拉善 750306)

在小儿护理工作中应用肢体语言沟通的效果观察

李文英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额鲁特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蒙古 阿拉善 750306)

目的 对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将本中心儿科在2015~2016年收治的患儿共计80例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儿加强肢体语言沟通措施。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与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 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实验组的患儿依从性是更佳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率更高,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护理工作中应用肢体语言沟通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肢体语言沟通;小儿;护理

在临床上儿科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科室,因小儿患者年龄很小,不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情况与主诉,治疗依从性也是很差的,护理工作难度很大,对护士的要求也就大大的提升了。所以,在儿科临床护理的过程中较好的应用沟通技巧提高护理效果是很重要的。本文对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现将相关的情况汇报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中心儿科在2015~2016年收治的患儿共计80例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孩13例,女孩27例,年龄1~7岁,平均年龄(3.74±1.12)岁;体质量为10~31 kg,平均体质量(17.76±3.62)kg;住院原因主要包括:肺炎、肾病综合征、特发性紫癜等。实验组男孩29例,女孩11例;年龄为1~6岁,平均年龄(3.66±1.05)岁;体质量为10~29 kg,平均体质量(17.22±3.54)kg;住院原因与对照组患儿一样。将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进行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

实验组患儿在护理过程中要加强肢体语言沟通护理。护士要积极的与患儿进行沟通、交流,鼓励患儿把自己的不适感与内心想法表达出来,护士要认真、耐心的倾听患儿的表达,并时常点头进行微笑的示意,这样可以增强患儿对护士的信任感。护士要注重自己的仪表,要端庄、干净整洁,使患儿原因亲近护士[1]。在和患儿沟通的时候要蹲下,眼睛与患儿要保持平行,以平等的视线与爱怜的神态与患儿进行交流,这样能够增强沟通的效果。在为患儿进行护理操作的时候要面带微笑,进行侵入性操作之前首先要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可以抚摸患儿的头,给他们予鼓励,如患儿产生害怕的情绪,护士可以紧紧握住患儿的小手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对那些合作较好的患儿护士要及时的给予赞扬,表扬他们真勇敢等。无论进行什么护理操作时,都要做到轻、快、稳、准,尽量的避免对患儿的不良刺激。

1.3 数据处理

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相应的资料进行处理分析,组间计量资料比较应用t进行检验,组间计数资料应用%来表示,进行x2检验,以P<0.05表示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依从性

和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儿的依从性更好,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对比 [n(%)]

2.2 护患满意率比较

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实验组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率更高,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率对比 [n(%)]

3 讨 论

肢体语言又叫做姿语,指的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对语言沟通的一种补充。主要是通过身体实施动作、面部表情等传达出想要表达的信息。在实际的儿科临床护理过程中,和患儿进行肢体语言沟通显得非常的重要与必要。患儿的年龄较小,他们对于生理不适产生的痛苦、对侵入性治疗的恐惧等不能较好的表达出来,一般只是表现为哭闹或者是不配合等。还有一些患儿的家长心疼自己的孩子,看到孩子这么的痛苦进而把怒气转发到医护人员的身上,对护理工作不积极的配合,这些情况给我们的护理带来了不小的难度[2-3]。

我们认为在儿科的护理过程中应注重肢体语言的运用,这是一种人性化的护理理念,护士通过适当的肢体语言将自己的信息传达给患儿,使患儿感到来自护士的关心与鼓励,使患儿更加的亲近护士,家长也更加的积极配合,效果是很好的,应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王宗娟.肢体语言沟通应用于小儿护理工作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2):568-569.

[2]谢新曲.肢体语言沟通应用于小儿护理工作的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36):7736.

[3]王兰春.小儿护理工作中肢体语言沟通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3,11(11):77-78.

本文编辑:王 琦

R473.72

B

ISSN.2095-6681.2016.29.111.01

猜你喜欢
儿科肢体依从性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肢体语言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