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讲TRIZ(十)

2016-05-19 03:08李建峰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16年5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理论方法

李建峰

第二十四问: TRIZ理论体系都包括哪些内容?

答:TRIZ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1.创新思维方法与问题分析方法。TRIZ理论中提供了如何系统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如九屏幕法等;而对于复杂问题的分析,则包含了科学的问题分析建模方法—物-场分析法,它可以帮助使用者快速确认核心问题,可以快速发现根本矛盾所在。

2.技术系统进化法则。针对技术系统进化演变的规律,在大量专利分析的基础上,TRIZ 理论总结提炼出了8个基本进化法则。利用这些进化法则,可以分析确认当前产品的技术状态,并能够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开发出富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3.技术矛盾解决原理。不同的发明创造往往需要遵循共同的规律。TRIZ理论将这些共同的规律系统地归纳成了40个创新原理,针对具体的技术矛盾,可以基于这些创新原理,结合工程实际寻求具体的解决方案。

4.创新问题标准解法。针对具体问题的物-场模型的不同特征,分别对应有标准的模型进行处理的方法,包括模型的修整、转换、物质与场的添加等。

5.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这一算法主要是针对问题情境复杂、矛盾及其相关部件不明确的技术系统。它是一个对初始问题进行一系列变形及再定义等非计算性的逻辑过程,实现对问题的逐步深入分析、问题转化、直至问题的最终解决。

6.知识库。基于物理、化学、几何学等领域的数百万项发明专利的分析结果而构建的知识库可以为技术创新提供丰富的方案来源和选择。

第二十五问: 你认为TRIZ理论是一种什么样的方法体系?

答:TRIZ理论是一种经验性的、定性的、建设性的、通用的方法体系,在依托人们不同专业技术知识的基础上,用它可以激发出新的思路并且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案。TRIZ理论是从诸多已有专利中总结出来的,是根据矛盾类型和运用TRIZ工具来解决问题的。

第一,TRIZ理论是一种经验性的方法,因为它是从以往大量专利中提取矛盾类型和解决原理的,并且这是一个耗时费力的漫长过程,运用它可以解决技术难题。

第二,TRIZ理论是一种定性的方法,当我们要创造或者改变某一客体时,是要根据其参数找到矛盾类型和解决方法,这是一个定性过程,而不是定量过程,不是以严格的数学公理为基础,或是从某些数据中导入数学公式得出解决方案。

第三,TRIZ理论是一种建设性的方法,它不排除人们的灵感,正如阿奇舒勒所说:“……针对性地寻找解决方法并不排除灵感,相反,整理后的思路更容易产生灵感。”同时,它又非常强调人们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阿奇舒勒认为:“创新方法并不是解决发明的唯一良方,它不能取代技术知识。”基于上述认识,TRIZ理论是一种建设性的、辅助性的、补充性的方法,它不能包办一切、包打天下,必须要冷静、客观地去评价它的作用,这一点对于初学者尤为重要。还是阿奇舒勒说得好:“学会创新方法,并不能保证发明者一定能够超过波波夫和爱迪生。”总之,对TRIZ理论的期望值不能过高,应该在一个比较合理范围区间。

第四,TRIZ理论是一种通用的方法,这一点很好理解,也就是说它的使用范围比较广泛,适用于任何一个应用领域,可以“超专业地”研究和解决问题。当然,每一个人运用TRIZ理论解决问题的成效会不尽相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个人对基础科研知识的把握和对TRIZ理论知识的领悟!

第二十六问:请你简单介绍一下“六式”教学方法的具体内容。

答:第一,问题驱动式。每名学员带着一个企业实际问题,在五天标准课程中得到实质性的解决。具体体现在解决问题中学习TRIZ ,在学习TRIZ过程中要将解决问题贯穿于学习的全程。培训后立竿见影的成效往往会在企业中引起较为轰动的效应,形成日后以点带面的良好局面。

第二,启发引导式。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灌输式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方法,其弊端是忽视了学员的主体性,把学生当作教育的永恒客体;而启发式教学强调的是教师引路,学员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在启发中理解,在理解中升华,循序渐进,融会贯通。

第三,互动交流式。主要是体现课堂上的一种轻松随意的桌椅摆放,给大家的感觉即学习培训不是一种乏味枯燥的例行公事,而是一种走出设计室和车间的同事之间的难得聚会和交流,而且这种摆放也便于课堂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的讨论。要打破课堂上只能听到教师一个人声音的状况,一定要通过向学员提出问题来进行互动交流。

第四,翻转研讨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讨论,这种讨论不是两个人之间的对话,而是5~6人或者7~8个人思想上的交流。要让学员在课堂上表达,要有不同意见,甚至可以有争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员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分辨能力。每个小组轮流到前面讲述自己小组观点,互相点评,教师最后做出评判并提出建议和给出新的研究方向。

第五,案例分析式。这是TRIZ理论授课中必须运用的方法之一。当然,并不是说教师在讲课中运用的案例越多越好、案例的选择越难越晦涩越好。恰恰相反,案例的选择应从实际出发,服从培训目标和课堂需要,以数量适中并能够说明问题为好,而且应尽量选择生活和生产中绝大多数人都能明白的简单、易懂、实用案例。

第六,趣味激励式。主要是用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大家的学习情趣,使学习不再成为企业技术人员的一种额外负担。趣味游戏引入可以针对企业技术人员特点设计,包括课前猜谜、做手指操、智力测验、快速抢答,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枯燥、不乏味、不拘泥。

第二十七问:请你对“问题指导、作业点评和答辩汇报”做一下具体解释。

答:问题指导就是每一个小组配备1~2名正副导师,导师的职责是负责辅导学员,将学员提出的技术问题通过课后辅导的方式与学员开展讨论,并且要循序渐进地导入TRIZ解题工具,解决技术问题。

作业点评就是要从带题培训的第二天开始,每一天都要由辅导教师点评学员作业,对完成作业好的学员给予表扬并上台介绍。通过作业点评启发学员的创新思维,真正掌握TRIZ工具,运用TRIZ工具能够去解决实际技术问题。

答辩汇报就是为了使学员能够加深学习印象,需要运用答辩这一平台来提升学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答辩既是一个巩固已有知识和再学习的过程,又是一次展示个人发明成果的机会。

责编/刘红伟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理论方法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坚持理论创新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神秘的混沌理论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