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家长期望与学生行为反差的研究

2016-05-20 13:23张会科
学周刊·下旬刊 2016年7期

张会科

摘 要:在家庭教育中,好的教育方法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良苦用心,但有一些方法则出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本文主要研究家长期望与学生行为反差之间的关系,讨论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处理自己对孩子的期待,学生应该如何改善自己的行为。

关键词:家长期望;学生行为;期望与行为的关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1-0260-256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1.068

孩子是整个家庭的希望,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才,可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得到更好的生活。但是由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擅自决定孩子所有的生活安排,使得孩子也出现了明显的行为反差:越是父母不让做的,越是要做;越是父母逼自己完成的,越是不去完成。这样的逆反心理不仅影响到了学生在学校的行为,也为学生的成长带来很大的弊端。

一、家长的期望与学生的行为反差的形成主要原因

(一)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

有调查显示我国家庭普遍存在对自己孩子的期望过高,67%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1.2%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成为工人;0.4%家长可以接受自己的孩子将来知识商业餐饮行业的服务人员。究其原因是家长的功利心在心中作祟,大多数家长认为是因为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家长的心中不仅是一份工作,也是一个社会地位,是自己孩子素质高的体现。大多数家长认为是商业餐饮行业服务人员是伺候人的工作,自己的孩子不应该受那样的苦。

于是为了实现自己在孩子身上的过高期望,许多家长从孩子婴幼儿时期就开始为孩子的未来各种奔波。家长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这样为孩子,孩子就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可当孩子的成绩不如意时,就会责怪孩子不聪明、不懂事。

(二)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

现代社会以独生子女家庭为主,家长总是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从不让自己的孩子动手做一点事情,认为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只要学习成绩上去了,自己做什么都是应该的。这就导致了学生的依赖性非常强,独立生活能力差,强烈地自我为中心,认为全世界都应该围着自己转、人格发展不完善等。

家长这种对孩子期望过高却又过度保护的矛盾心理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行为反差。家长在希望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同时又束缚住学生的成长,不给他足够的空间,不给他独立尝试的机会。学生就像养在金笼子里的金丝雀,什么都不愁,但已经失掉了能够飞翔的本能和在自然中生存的技巧。

二、改善家长的期望与学生的行为反差的办法

(一)家长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

大量的社会实践表明,一个独立生活能力强的人,往往容易适应环境变换,善处人际关系,在事业上取得成就;而一个独立生活能力差的人,即使颇具才华,却往往因不能适应社会 环境和人际关系而四处碰壁,一事无成。

孩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生命,其成长变化规律不是大人可以随意加以捏塑的。在孩子初生时,完全依赖家长的帮助才能生活,这是客观需要,但随着孩子身心不断成长发展,其独立性也在慢慢萌芽。家长尊重孩子这种自然成长规律,尊重孩子日益形成为我意识与自我选择意识。毕竟孩子的路还是要他自己一个人走完,不跌倒、不受伤、不摸爬滚打,怎么能走得更好。

(二)家长要与孩子建立友好的关系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也非常在意家长对自己的看法,希望自己能与家长有一个友好的关系。在学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没有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导,没有重视学生的家庭教育,总是打着“为孩子好”旗号去做一切事情,理所应当地认为无论自己做什么还都应该乖乖接受,却从没有问过自己的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长此以往,家长和孩子之间的隔阂只会越来越大。

家长可以从询问孩子的意见来学会如何尊重孩子。不将自己的主观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多和孩子讨论,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在某些重要的决定上达成共识。

三、结论

家长的期望决定了家长对于学生的一些行为,从而造成了学生的行为反差。无论何时,家长只有先学会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想法,并愿意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与学生达成共识共同完成,才是真正地帮助学生健康的成长。毕竟,无论家长自己的条件如何,始终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好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