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协奏曲的演奏及其教学实践

2016-05-23 11:39张双
戏剧之家 2016年8期
关键词:演奏教学实践

张双

【摘 要】古筝属于我国重要的弹拨乐器,在我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它的音色十分和谐,音域较广,具有古朴典雅的韵味,加之丰富的演奏技巧,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古筝协奏曲是一种创新,它以民乐作为依托,已经受到了音乐界专家的肯定和认可,而且很多作曲家也会谱写美妙的古筝协奏曲,这种情形对于促进古筝的演奏和教学具有推动作用,因为它一方面丰富了古筝这门乐器的演奏技巧,另一方面有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学习古筝的热情。

【关键词】古筝协奏曲;演奏;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J63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091-02

在所有艺术门类当中,音乐是最具感染力的艺术门类之一,它属于动态艺术。古筝作为我国一种古老的乐器,其表现力极强,越来越多的人对学习古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前,不论是古筝协奏曲的演奏还是其教学实践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获得了专业人士的称赞,但是在具体的演奏和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而,有必要在充分认识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对古筝协奏曲的演奏和教学实践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从而为古筝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一、古筝协奏曲概述

古筝属于弹拨乐器,也是我国古老的乐器之一,其音色相当明亮、浑厚,音韵华美,不仅可以表现极具诗情画意的意境,还能表达细腻含蓄的情调,又可以用来抒发悲壮的感情,古筝凭借其绝妙的音色,丰富多彩的表现力,美丽的造型受到各个时代人们的青睐[1]。

协奏曲是一种音乐体裁,进一步说属于大型器乐套曲,它的演奏需要独奏乐器和管弦乐队的共同合作,这种音乐体裁产生的时期是巴洛克时期,随后不断发展,在古典时期趋于完善。现如今,各国交流日臻频繁,许多国内的作曲家会把协奏曲这种诞生于西方的音乐体裁运用到古筝曲的创作中。

《临安遗恨》是我国首部古筝协奏曲,作者何占豪,创作年代为20世纪90年代初,创作背景为岳飞抗击金国却被陷害的历史,赞颂岳飞高尚的爱国情怀。《临安遗恨》分成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是古筝和钢琴,另一个版本是古筝和交响乐队。何占豪选择岳飞的故事当做创作的体裁,把他各个阶段的情感都融合进了作品中,取得了抒情和叙事结合、形式和内容统一的效果,而且何占豪选择古筝这种人们在心理上容易接受的乐器作为载体,进行大胆的创新,使得民族音乐与西洋音乐第一次完美结合。长久以来,我国古筝演奏的形式都是单纯的独奏,直到何占豪创作出《临安遗恨》才改变了这一局面,因为它将古筝原来独奏的形式转变为东西方音乐融合的形式。两者各有优势,但在视觉上进行比较,后者的气势更加宏大,舞台表现力更强;在听觉上进行比较,后者的和声更加丰富,旋律更加优美[2]。

《临安遗恨》的出现对于促进我国古筝教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临安遗恨》的节奏和曲调十分动听,并且技巧性强,所以对于学习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使得教师可以讲授的内容变得更加充实,开阔了教师和学生的视野,也有助于学生掌握更多古筝演奏的技巧。现阶段,《临安遗恨》在音乐界非常流行,大大小小的古筝比赛都会把它作为规定曲目之一。《临安遗恨》产生后,我国又产生了诸多协奏曲,例如《孔雀东南飞》、《敦煌唐人舞》、《望秦川》等等,这些协奏曲同样十分流行,受到师生们的欢迎。与传统独奏曲相比较,这些协奏曲的指法技巧更加复杂、速度变化较快,而且旋律起伏很大,所以它们的表现力更强,能够取得良好的演出效果[3]。

二、古筝协奏曲演奏和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古筝在我国已经存在了大约上千年,历史悠久,假如古筝自身没有独特的优势或只是有几首有名的古筝曲,古筝的价值不可能放大,甚至有可能被其他乐器所取代。古筝自身的发展与古筝演奏和教学有相似之处,只有推陈出新,才能始终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历久弥新,而古筝协奏曲的演奏和教学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4]。

一方面,古筝协奏曲的产生和出现给古筝音乐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有利的进步动力,因为古筝协奏曲使得我国古筝音乐的发展领域得以拓宽,很多作曲家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深入探索与古筝协奏曲有关的知识,这些知识给古筝教学提供了大量丰富的资源,为我国培养更优秀的古筝方面的人才提供了保障,也有助于古筝教学整体水平的提升[5]。

另一方面,古筝协奏曲促进了中方和西方音乐的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站在文化的高度看,由于各国文化交流愈发频繁,当今世界各国文化正慢慢趋于融合,我国很多民族乐器开始走出国门,古筝就是其中之一,由于文化的沟通融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有机会了解中国文化,譬如近些年来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经常有中国民族音乐的演出。国际社会对我国民族音乐的认同也为我国演奏家向全世界宣传民族音乐所承载的民族文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这种新形势下,致力于推动古筝教学和演奏的部门、团体、个人应当抓住机遇,让民族音乐发挥更大的影响,提升我国音乐在世界音乐发展中的地位。古筝协奏曲可以也应当成为沟通我国音乐与他国音乐的重要媒介,创造更大的价值[6]。

三、演奏和教授古筝协奏曲的方法探究

虽然古筝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古筝协奏曲的发展历史并不长,从诞生到现在大约有几十年的时间,不过其技巧更新的速度很快,吟、按、划、推、摇、劈、剔是传统演奏古筝的方法,现如今出现了双手演奏的方法,譬如双手轮指和双手快速指序。过去古筝演奏的时候,可以很好的表现“音”,然而表现“线”的时候会出现一些缺陷,而运用双手演奏之后,这个缺陷被克服,而且古筝演奏有了更强的观赏性[7]。

除了手法上的变化和进步,古筝协奏曲演奏方法上的变化还包括对调式的调整,譬如以往古筝演奏的调式是五声调式,古筝协奏曲发展滞后,它的调式变成了七声调式,有时还会用到不规则调式,此外转调和弹唱也有所运用,因而古筝的音域变得越发宽广,与其他乐器融合的机会变多。假如要表现流水的声音,传统的弹奏方法为简单的拨弄几下琴弦,以此简洁的表现流水声,这种声音尽管也很动听但不免显得单调,有了协奏曲,就能够实现乐队的合作,不同的乐器共同表现流水声成为可能,这时候古筝的声音作为整体音乐的一个要素发挥出更大的价值,而且随着古筝演奏方法日益丰富,它的地位也会愈来愈高。考虑到古筝协奏曲的丰富的变化和多样的技巧,为了取得更好的演奏效果和教学效果,有必要研究行之有效的演奏方法和教学方法[8]。

(一)演奏和教授古筝协奏曲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科学性原则。人们要遵循古筝自身的特点进行演奏,认真总结演奏技巧的教学方法。譬如在演奏的过程中对肩、手臂、手指等身体部位的要求;第二,情感性原则,音乐本身可以传递相当丰富的情感,每一部古筝协奏曲不论是《临安遗恨》抑或《孔雀东南飞》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内涵,所以,要想真正演奏好古筝协奏曲应当把握好它的节奏、音准等要素,充分表现出协奏曲的神韵;第三,技术和文化统一的原则。音乐并非孤立存在的,它属于文化,所以富有表现力的音乐只有与跟它相关的文化发生联系才可以取得持续的发展。在古筝协奏曲的教学中,如果只重视技巧不重视文化就会影响学生们发挥创造力,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摒弃重技轻艺的错误思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把古筝协奏曲放到文化背景中去感悟,在理解了作品文化内蕴的前提下,才能弹奏出更加富有表现力的旋律[9]。

(二)古筝协奏曲教学的具体方法

1.将古筝协奏曲教学与作品内容相结合。

我国多数古筝协奏曲的创作都有一定的背景,教师在教学之前可以先让学生了解需要学习的古筝协奏曲的创作背景即结合协奏曲的内容开展教学。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教师在向学生讲述背景的时候,要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从而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提高学生的兴趣,将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10]。

2.充分运用身体语言。

学习古筝协奏曲能够促进学习者身体与心理的统一,如果能真正做到人曲合一的境界,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所以,在教授古筝协奏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身体语言。具体的做法为教师要提醒学生在演奏的时候整个身心要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保持弹奏动作与大脑统一,避免出现因为身体某一部位的动作不规范而产生疲惫感的状况。教师还要注意在日常教学中锻炼学生手腕的灵活性,灵活的手腕运动可以避免出现发音生硬、演奏动作过大的现象。通过合理的身体语言,学生可以真正投入到协奏曲营造的意境中,淋漓尽致演地奏作品。

3.创新古筝协奏曲的教学方法。

任何音乐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古筝协奏曲也是如此。创新古筝协奏曲教学教学方法的有效手段就是鼓励学生进行二度创作,鼓励学生在熟练弹奏前人作品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创造乐曲,将创作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让他们感受弹奏自己创作的音乐带来的快乐。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聆听古筝演奏大师的现场演奏,直观地感受古筝曲的魅力。

四、结语

要想演奏好古筝协奏曲或者高效率的进行古筝协奏曲的教学都需要长期的练习或者实践,它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古筝的教和学与其他乐器不同,它有自己的特性,所以教师应当在充分了解古筝特点和古筝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开展古筝协奏曲的教学,特别是在当下古筝音乐不断进步,筝艺水平不断提高,演奏技巧也在不断革新的背景下,教师创新古筝协奏曲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提高古筝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睿芳.议古筝演奏启蒙教学[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08):225-226.

[2]金鑫.古筝教学中“音乐”与“技术”的交融[J].黄河之声,2014,(20):42.

[3]韩雪.古筝协奏曲的演奏及教学思考[J].黄河之声,2015,(05):91.

[4]胡彤彤.高校古筝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大舞台,2015,(09):168-169.

[5]陈窈.浅论当代古筝演奏的审美趋向[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2,(04):293-298.

[6]杨妍,赵雪晖.古筝教学现存问题及完善对策[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3,(01):91-93.

[7]阴明娟.当代古筝演奏技法的传承与发展[J].音乐时空,2014,(18):70-71.

[8]李红宇.提高古筝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J].大众文艺,2011,(04):215-216.

[9]冯婷婷.音乐教育教学研究之——中国传统乐器“古筝”演奏技法的发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戏剧之家,2016,(01):197-198.

[10]王花苹.古筝演奏技法的发展及其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音乐时空,2014,(24):132.

作者简介:

张 双(1989-),女,汉族,黑龙江省伊春人,助教、贵州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筝演奏与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演奏教学实践
钢琴教学与演奏的唯物辩证法思考
钢琴教学中的作品分析
提升小提琴音准能力的重要性及方法探讨
略谈钢琴演奏艺术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