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仁不让于师

2016-05-25 00:37南怀瑾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2016年9期
关键词:仁义鲁国齐国

□南怀瑾

当仁不让于师

□南怀瑾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

译文

孔子说:“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儒家特别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强调师道尊严,学生不可违背老师。这是在一般情况下。但是,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谦让。这是把实现仁德摆在了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孔子这句话是告诉学生们:“当面对仁义时,你们应该站在仁义的那一方,如果我错了,你们也不用因为我是老师而违背了道义。”这就是孔子教育弟子的高明之处,他不搞个人崇拜,也不搞专制。记得哈佛大学也有类似的校训:“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当我们的意见与老师、上级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要考虑的不是权威的地位而是仁义的力量,要让自己的心永远站在仁义的那一边。

其实,《论语·卫灵公》还有这样的一句话与“当仁不让于师”遥相呼应:“君子贞而不谅”。“贞”:方正而坚定;这个“不谅”不是不原谅,“谅”本义是诚信。《说文解字》:“众信曰谅”,后引申为固执、坚持己见之义。“不谅”就是由固执于一时小信而置大义于不顾。“君子贞而不谅”是说:君子诚信而方正,不至于又固执于小信而置大义于不顾。

这里,着重是说一个君子,要真正诚敬而不能马虎,不能随便违反正义。因为“真理”而冒犯了老师不是对老师的不尊敬,而是对真理的执著追求,对信仰的坚持。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道理看起来都没有什么高深,可就是稀松平常的话才显得坚持的不容易。比如,你是某个人的下级,明明知道领导交给你的命令是错的,那么你是拒绝他还是按照他的命令去做?这就是孔子的教育。所以,千万不要小瞧了这样的话。

这一点孔子的一个弟子就真正做到了,他就是鲁国的宓子贱。有一次齐国进攻鲁国,战火迅速向鲁国单父地区推进,而此时宓子贱正在单父。当时正值麦收季节,大片的麦子已经成熟了,不久就能够收割入库了,可是齐军一来,眼看到手的粮食就会让齐国抢走。当地的老百姓向宓子贱提出建议,有一个人说:“麦子马上就要熟了,应该赶在齐国军队到来之前,让咱们这里的老百姓去抢收,不管是谁种的,谁收了就归谁所有,肥水不流外人田。”另一个人也认为:“是啊,这样把粮食打下来,可以增加我们鲁国的粮食。而齐国的军队没有粮食,自然坚持不了多久。”尽管当地老百姓再三请求,宓子贱坚决不同意这种做法。过了一些日子,齐军一来,果然把单父地区的小麦一抢而空。

为了这件事,许多百姓埋怨宓子贱,鲁国的大贵族季孙氏也非常愤怒,派使臣向宓子贱兴师问罪。宓子贱说:“今年没有麦子,明年我们可以再种。如果官府这次发布告令,让人们去抢收麦子,那些不种麦子的人则可以不劳而获,得到不少好处,单父的百姓也许能抢回来一些麦子,但是那些趁火打劫的人以后便会年年期盼敌国的入侵,民风也会变得越来越坏。其实单父一年的小麦产量,对于鲁国的影响微乎其微,鲁国不会因得到单父的麦子就强大起来,也不会因失去单父这一年的小麦而衰弱下去。但是如果让单父的老百姓,以至于鲁国的老百姓都存了这种借敌国入侵能获得意外财物的心理,这才是我们鲁国的大敌。这种侥幸获利的心理,才是我们鲁国的大损失呀!”

猜你喜欢
仁义鲁国齐国
老马识途
远水救不了近火
柳季与岑鼎
久假不归
齐国强 作品
仁义不过是“客栈”?
意外
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秉笔直书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