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背景下乡土建筑现状调查研究
——以台州市东屏古村为例

2016-05-25 00:37叶亮亮
工程与建设 2016年4期
关键词:台州古村落号线

叶亮亮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建工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

地域文化背景下乡土建筑现状调查研究
——以台州市东屏古村为例

叶亮亮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建工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

通过查阅相关史料与田野调查了解东屏古村乡土建筑的生成背景、保存现状并绘制乡土建筑总体分布图,以期为台州地域文化研究、古村落与乡土建筑的保护发展提供参考资料。

地域文化;古村落;乡土建筑

村落是人类为数最多的聚居形式,是承载地域文化的有机载体。乡土建筑是古村落的重要文化符号,是本地的风土气候、经济条件以及文化历史等各方面的综合产物,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往往是浓郁的原生性和乡土特色[1]。任何形式的乡土建筑都可以因特定的需求而建,并同促生它们的文化背景下的价值、经济及其生活方式相适应[2]。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民居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愈发凸显[3],古村落及其乡土建筑的研究对地域文化的保护日益重要[4]。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在对相关调研地点的一般性史料进行研读的前提下,实地调研时,工作重点主要放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乡土建筑的生成背景的详细了解,包括古村落的起源与变迁、地理与人文环境及重大历史事件等等;另一方面则是对重点古建筑的始建年代、建筑类型、建筑形式以及聚落总体布局进行调查与记录[5]。

1 东屏古村地理学背景及历史沿革

东屏村位于浙东沿海三门县横渡镇,位于湫水山腹地,濒临三门湾海口,背靠龙母山,南连眠牛山,环村皆山。因村东的东山坑形似一座帷屏而得名,故又称呼“东坪”。全村753户,2 416人,下辖上角头、大岙坑、水坑三个自然村,是三门县陈姓聚居第一大村。2012年被列入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另因其独特的海禁、海防遗存,被誉为“海禁遗址第一村”和“海防遗址第一村”。

东屏古村也被誉为“中国画里的村庄”历史文化古村,村中有小溪坑成“一”字,将宅居一分为二,上有三座石拱桥。街道随溪坑而上,宅随地势建造,以四合院建筑风格为主。康熙二十二年(1683),随着沿海迎来展界开禁,穿村而过的古道给东屏带来了繁庶。陈氏后裔通过海路对外经商,迅速积累大量财富,大兴土木,建造了三座规模宏大、布局精巧、各具风格的四合院,分别为下新屋道地、老屋道地、上新屋道地,称“华堂三台”。 建筑中的马头墙与木、石、砖雕刻艺术,说明当时此地的经济、文化较为繁荣,展示了我国明清时期建筑、雕刻艺术所达到的高度[6-8]。东屏古村历史沿革,见表1所列。

表1 东屏古村历史沿革

2 现存乡土建筑概述

东屏拥有完善的古村落建筑群,享有“浙东传统民居博物馆”的美誉。其古建筑群主要分布在岙里溪两岸,尤以北岸最为集中,是村落的核心区。北岸核心区建筑既相对独立,又迂回曲折,形成许多窄巷和窄弄。这些建筑群相互呼应,格局严明,串联有序。“四合院、厚墙、窄窗、窄弄”的建筑形态,大大增强了防御的实用性。当地的院落被称为“道地”,实际上也是四合院的一种,与普通院落不同的是,东屏的“道地”通常是由三面或四面建筑围合,中间的庭院近似方形,很开敞。院落以一进居多,建筑雕刻精致,院落像一个大客厅,院内石板铺地,人们通常在院内种植植物,将自然要素引入院内,创造出一种亲近自然的内院环境[9]。

本次调研实地调查主要择选了61处,重点调查了其中的9处,包括陈氏宗祠、第一道地、下新屋道地、山脚道地、园道地、老屋道地、上新屋道地、门前道地、上道地(表2)。这些调查对象多为明清建筑,其中2处县级保护单位。东屏古建筑分布,见图1所示。

表2 东屏古村重点古建筑统计表

图1 东屏古村重点古建筑分布图

3 结束语

东屏古村的乡土建筑主要为砖木结构的明清四合院,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是当地千百年来的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对当地地域文化的保护与研究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台州古村落及乡土建筑的研究仍为空白,如何保护和发展好古村落及乡土建筑对地域文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1]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4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 吴良镛.建筑文化与地区建筑学[J]. 华中建筑,1997(2):13~17.

[3] 吴良镛.乡土建筑的现代化,现代建筑的地区化——在中国新建筑的探索道路上[J].华中建筑,1998(1):9~12.

[4] 吴志宏.中国乡土建筑研究的脉络、问题及展望[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03~108.

[5] 熊 伟.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6] 吴志刚,王维龙.台州古村落[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

[7] 陈翻蒋.浙江三门陈氏宗谱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0.

[8] 李红艳.地域主义下的历史古镇文化传承解析——以宁波市宁海县前童古镇为例[J].建筑学报,2013(9):18~23.

[9] 梁 雪.对乡土建筑的重新认识与评价——解读《没有建筑师的建筑》[J].建筑师,2005(3):105~107.

合肥轨道交通4号线6标工点设计

(安徽省综合交通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轨道交通4号线线路西端起于鸡鸣山路站,北至线路终点东方大道呈L型走向。线路全长41 km,共设车站31座,全部为地下站。合肥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土建分项设计第6标段线路长约5.46 km,由安徽省综合交通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承担设计。

本次设计包含大强路站、花山路站、伊宁路站(4号线与6号线换乘)3个车站及呈坎路站-大强路站、大强路站-花山路站、花山路站-伊宁路站、伊宁路站-巢湖路站区间,共3站4区间。

2016-07-29;修改日期:2016-08-03

叶亮亮 (1989-),男,浙江台州人,硕士,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TU241.5

A

1673-5781(2016)04-0455-02

猜你喜欢
台州古村落号线
2020?年中国内地预计开通?91?条城轨交通线路
杭州地铁1号线临平支线接入9号线通信系统的改造
样板:不成熟的台州
培中古村落文化
良户 呼吸着的古村落
五十都 古道上的古村落
台州远洲墅
浙江省台州中学语文组
火焰山下古村落
“乞丐王”——记感动台州十大人物之一王曰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