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6-05-25 00:21
党史纵横 2016年4期
关键词:结构性供给理念

习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给干部培训班上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十三五”期间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条主线,紧紧围绕这条主线加深学习理解,才能更好的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目前经济总量己跃居世界第二,但面临下行压力加大风险,主要表现为有的产能过剩、要素配置过偏、结构布局过盲、产品质量效益过低、库存积压过多等市场经济欠活力的问题。这些问题是长期积累而成,是当前的必然反映,必须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矫正,才能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为了解决“过”的问题,必须明确重点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使过剩过时的传统低竟争力产能不产,再生产创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积压库存设法尽快出去,倒出资源配置创新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产能绝对不予支持和扶持,削去资源配置;简政放权,减税减息,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成本;市场前景好、有发展潜力和竞争力、需求短缺的产能,要千方百计加大资源配置,补上短板和缺口。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问题倒逼,必经关口,大势所趋,选择经济治理的良药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一个窗口期,但窗口期不是无休止的。问题不会等我们,机遇不会等我们。今天不以“壮士断腕”的改革促发展,明天就可能面临更大的痛苦。这项改革拖不得、等不起,必须加快步伐,加紧推进,避免“病情”越来越严重。

习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灵魂。我们要用创新理念调结构、改机制,促进市场经济增效发展;用协调发展理念转方式、补短板、促进产业平衡发展;用绿色发展理念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促进生态和谐发展;用开放发展理念降成本、补短板,生产高端产品,促进国内与国际经济的竞争发展;用共享发展理念补短板、降成本,改机制,让民众更多获得实惠,促进社会生产力全面发展。“五大”发展理念各有特色,相互作用。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宏观政策要稳,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使财政、利税、货币更好的保障改革;产业政策要准,按照改革的总体方向要求,通过功能性的产业政策加以引导,政府不予过多确定具体项目,对有发展的产业实施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把企业真正当作经济发展主体,“放水养鱼”,用灵活的微观政策,调动企业自己发展积极性;改革政策要实,就是要一项一项出台、一项一项督导、一项一项落实,促进改革发展;社会政策要托底,从思想、资金、物资等方面充分准备,切实守住民生底线,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增”是质量是效益、是总量不断增大,是满足人民更好的需求。在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消除是否实行“需求紧缩”和新“计划经济”的误解。是矫正数量和速度的盲目扩张,增进质量和效益更好的提高;是总结吸收市场经济在前进中成熟经验,更好的发挥市场经济在经济发展中显著效能。必须在增质量、增效益、增收入、增高端、增就业上下大功夫。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必须学会运用辩证法,对现存问题:认识上,要运用历史唯物论观点辩证剖析,总结经验教训,客观式的看待问题;对策上,要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科学决断,制定符合发展实际的举措,规律式的谋划;实施上,要运用矛盾论的观点解决现存矛盾,排除新矛盾,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预测式的前行。

改革是人民事业的改革,相信人民欢迎改革,投入改革;改革是机遇性改革,只能前行,没有退路,相信人民能承受阵痛,化大震为小震,积小胜为大胜;改革是人民利益共享的改革,相信人民会为之努力共创共享;改革是党领导人民的改革,相信人民紧跟党走,不畏艰险,顺势而行;改革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宽广大道,相信人民奋发有为,克难攻关过坎,一定能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相信人民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量源泉。

“导”是先导、引导、领导、主导。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党员和干部首先弄通弄懂重大意义和任务政策,掌握具体方法,带头践行。党政主官,应切实负起主管责任,主导调动党政军群共同上阵,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中经得起阵痛的考验,在“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他们更好带领广大群众干事创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新常态、新理念、新理论指导下的新实践,全程定有风险,必须谨慎行事,十分“注重”。必须全面的、精细的、可持续的、慎重的处置每个环节,把“慎独慎初慎微”贯穿各领域、各行业、各企业。“去”要去的稳妥,“降”要降的可行,“补”要补的精准,“改”要改的真实,“增”要增的有效。(撰文/盘锦新世纪交通救援施救有限公司经理徐恩惠)

猜你喜欢
结构性供给理念
我国宏观杠杆率的结构性特征
资产结构性盈利能力分析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结构性理财和结构性存款有哪些联系及区别?
结构性存款变局与出路
“供给侧”何以流行
用心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