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训练》通用教材不同版本的历史溯源及其训练学比较研究

2016-05-25 11:09龙斌��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版本体育院校高等学校

龙斌��

摘 要:通过对《体能训练》通用教材不同版本的整体结构内容、章节的纵横历史溯源比较,从训练学角度思考《体能训练》通用教材的历史地位、内容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建立《体能训练》内容体系的对策,为《体能训练》教材内容体系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体育院校;高等学校;体能训练;通用教材;版本;比较;训练学

中图分类号:G80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6)02-0097-06

众所周知,现代竞技运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不断发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潜力,以不断提高整体竞技水平。而作为竞技能力五大主导因素(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心理能力)的体能发展水平,对运动成绩的提高有着主要的决定作用。因此,“探索和研究发展运动员体能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寻求体能训练的最佳理论模式与途径,使体能训练系统化、最优化和科学化,是现代运动训练孜孜以求的要目标”[1]。张蓓认为,没有体能,技能则成为无源之水;没有体能,技术能力也无依附[2]。可以看出,随着竞技运动的发展,体能训练从传统向着现代发展的过程中,[JP2]如果要进一步创新,必须在传统体能训练的范畴和功能上进行拓展和延伸,结合多学科和科学的训练方法这两个平台。[JP]

近20多年来,通过学习和借鉴欧美竞技体育发达国家的成果和经验,从中国实践出发,借助《运动训练学》学科研究的分流、引申、拓展和创新,在吴谦、许玉茹、周子璋、杨兴权、唐思宗、杨世勇、唐照明、吴东明、王健、张英波、孙文新、王卫星、李少丹、胡扬、陈小平、李春雷、叶燎昆等为代表的学者们的努力下,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特点。但我们还应看到我国的体能训练研究还不尽完善,还没有上升到学科层面,还有很多理论、论点和方法是在重复引用和借鉴国外及主观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突出问题是,我国的《体能训练》教材与体能训练的国际国内环境还有差距,有待我们不断研究、补充和完善。从理论上讲,体能训练涉及到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虽然现在国内学术界对体能训练尚无统一的说法,并且国内外对体能概念的诠释也不尽相同,但这些都不影响我们对体能训练的探索和实践[2]。所以,体能训练理论研究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对《体能训练》的整体结构体系(特别是体能训练的概念、理论层次、主要分类及主要结构)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才能全面把握我国体能训练理论体系研究的重点与方向。

1 《体能训练》通用教材不同版本的整体结构内容历史溯源

1.1 《体能训练》通用教材不同版本各章节横向比较

在比较前,我们有必要了解1992年唐思宗等著的《身体训练学》,虽然该书不作为教材使用,但该书以身体训练“学”命名;在此前,北京体育大学与其他体育学院(上海、西安、沈阳、天津、广州)合作编写了一部内部教材《身体训练法讲义》。1999年吴谦编写了体育院校函授通用版《身体素质训练法》教材,该教材的使用对象为函授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在职的教练员等,突出身体素质训练“法”(方法)。2001年杨世勇等编著的《体能训练学》认为,“本书是国内外系统论述体能训练学的第一本著作……”[3]

从表1可以看出,《身体训练学》《体能训练学》和《身体素质训练法》这三本教材,在内容和章节顺序上没有大的变化,主要围绕五大素质(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进行;不同的是《身体训练学》偏重训练,《身体素质训练法》偏重教学,《体能训练学》偏重综合。因此,唐思宗《身体训练学》用两章篇幅介绍了“各项群运动员身体训练”和“运动素质的转移”;杨世勇编著的《体能训练学》,也用了两章篇幅介绍了这两章内容。限于当时对体能训练的认知,我国理论界和训练界对体能的认识经过了“身体素质——运动素质——体能”三个阶段,这反映了对事物认识的发展规律和认识背后的阶段性,是客观的、不可逾越的,也是后续研究的基础。

龙斌等研究表明,2000版《运动训练学》教材将“身体训练”定义为“体能训练”并且提出了身体形体的训练[4]。张蓓认为,从形式上说,体能训练有效地避免了《运动训练学》将运动训练划分为五大素质带来的诸多问题,直观地表述了体能训练的主要特征,客观地反映了运动竞赛实际中的体能表现形式。由此看来,身体训练是体能训练的一部分,体能训练是对传统意义上身体训练的补充与发展,体能训练是更高意义上的身体训练[2]。因此,2005年高教版《体能训练》出版,正式以“体能”作为核心关键词贯穿全书。

从表2 可以看出:1)《体能训练》三种不同版本教材的编排目的、目标和适用对象不同:2005年高教版《体能训练》教材是“全国许多高校设立了社会体育专业,以培养社会急需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我们编写了这本教材”[7]。2012年体育院校通用版《体能训练》教材“是面向全国体育院校和有关师范院校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等专业学生学习用的通用教材”[1]。2013年高教版《体能训练》教材“本教材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的特点,以竞技运动体能训练、儿童青少年体能训练的实践为切入点,突出教材的可读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体能训练的原理、方法、现状和发展趋势。”[8]

2)在第一章体能训练的生理学基础和绪论板块中,2012年通用版和2013年高教版教材的相同点:都论述了体能训练的概念、内容、价值、原则、要求及趋势。三种不同版本教材的不同点:2005年高教版教材主要偏重生物学科基础(生理学)的阐述。

3)在第二章板块中,三种不同版本教材不具有相同点:三种不同版本教材的不同点:2005年高教版教材主要偏重生物学科基础(生物化学)的阐述;2012年通用版偏重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其训练的阐述;而2013年高教版偏重儿童青少年体能训练的理论基础阐述。

4)在第三章~第七章板块中,2012年通用版和2013年高教版教材的相同点:两个版本都是按五大素质(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顺序进行编排,前者强调“训练”因素,后者强调“理论与方法”。而2005年高教版《体能训练》教材的第三章~第六章分别以“健康体能训练”“竞技体能训练”“体重管理及运动处方”“体能训练测量评价与恢复”编排,特别是第三章突然提出“健康体能训练”的概念,在逻辑上与第五章“体重管理及运动处方”和第六章“体能训练测量评价与恢复”不具有递进关系,偏重健身类的范畴;但是,第四章“竞技体能训练”的七节内容,在五大素质(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的论述上,第四节以“肌肉力量训练”代替“力量素质训练”,而“速度素质训练”没有作为一节单独论述,原因不详。因此,2005年高教版《体能训练》教材内容的编排逻辑显得比较独特。

5)在第八章~第九章板块中,2012年通用版和2013年高教版教材的相同点:两者都有各项群体能训练,2012年通用版是“各项群运动员体能训练”,偏重儿童青少年→运动员;2013年高教版教材是“各项群儿童青少年体能训练”,对象明确,两者都按照项群的两大类八个亚类进行论述;2012年通用版和2013年高教版教材的不同点:2012年通用版在第九章增加了“运动素质的转移”,而2013年高教版教材在第八章增加了“核心力量训练的理论与方法”。

从表1和表3可以看出:1)在我国,2000版《运动训练学》教材将“身体训练”定义为“体能训练”并且提出了身体形体的训练。而当时,还没有全国体育院校通用版的《体能训练》教材,只有1999年体育院校函授通用版《身体素质训练法》教材,从“身体训练→体能训练”,时间节点是从1999年到2000年之间。2001年,杨世勇等认为,20世纪九十年代末……直到现在,完整、系统地论述有关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的学科——体能训练学,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系统完善的体系[3]。因此,为了尊重历史,我们以1999年作为我国《体能训练》教材的标志时间。

从1999年到2013年的14年间,以体育院校函授通用版《体能训练》教材为标志、体育院校通用版和高教版《体能训练》教材修订了三次,总章节数总体是增加的。以1999年体育院校函授通用版教材为基数标准,2005年版教材总章数没有增加,总节数减少3节,减少幅度为12%;2012年版教材总章数增加3章,增加幅度为33.33%,总节数增加7节,增加幅度为21.88%;2013年版教材总章数增加3章,增加幅度为33.33%,总节数增加9节,增加幅度为26.47%。可见我国的体能训练研究正在不断地深入和拓展,这也是我国体能训练领域的专家学者长期、科学、系统的研究的结果。

2)从1999年到2013年的14年间,国际体坛经过了2000悉尼、2004雅典、2008北京、2012伦敦四次奥运会。在这个阶段,国外体能训练发展处于“革新阶段”,其标志性的依据有以下三个:第一,20世纪九十年代末,美国来华讲学的专家把“核心力量”一词传入到中国游泳界[2]。第二,美国对对体能训练的概念和内涵重新认识,使得全球竞技领域掀起了“体能”热,对其定义为 “strength and condition training”,更强调力量训练,也就是把力量素质的训练从六大素质中单独提出来,更强调爆发力训练和快速力量训练[2]。第三,美国在体能训练中居领先地位,出版了代表性著作《体能训练指南》[4]。

3)从1999年到2013年的14年间,国内体坛经过了(2001广州、2005南京、2009济南、2013沈阳)四次全运会。我国体能训练研究处于“高起点、多角度、系统化与运动实践结合发展阶段”,其理论依据有四个:第一,1999年在北京建立了“国家教练员学院”,对全国一线初、中、高级教练员进行岗位培训,讲授内容按专题进行,经过6年的培训总结,2015年编写了《现代教练员科学训练理论与实践》教材,其中对“体能训练理论与手段”[9]进行了详细梳理,在我国竞技体育一线教练员队伍进行灌输与统一思想,效果反映好。

第二,国家体育总局举办了2007年国家队教练员体能训练专项培训班,其中国内培训3天,美国培训20天,美国体能协会安排美国体能训练领域的9位专家进行专题讲授和4位体能教练进行实践操作。考察了Dekalb国际体育训练中心、美国体能训练中心等地[2]。这次培训班,直接促进了我国有关项目教练员的执教理念、训练理论和体能训练能力的提高,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第三,2008年前,在北京体育大学建立了“国家体育总局体能训练与机能恢复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由体能训练、身体机能恢复和底氧训练三个实验室群组成。……该实验室不断创新,引进多种先进的体能训练方法与理念,创建有效的恢复手段,调动社会资源,全方位、大投入地开展奥运备战和科技攻关工作,取得瞩目成绩[10]。这种思路,为我国体能训练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实验支持,也值得其他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借鉴。

第四,北京体育大学王卫星教授著《高水平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新方法》,对(2004年雅典、2008年北京 、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10个运动项目备战工作进行了系统梳理,使相关项目体能训练理论进一步完善,运动实践经验得到进一步升华[11] 。

从上可以看出,我国体能训练起步晚,但是,在借鉴国外(特别是美国)经验的基础上,国家体育总局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双管齐下,起点高,目标准,进步快。在这14年间,我国运动员经历了四次奥运会和全运会的实战,一方面,我国运动员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体能训练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实践的需要也为理论的研究指明了方向,二者的结合对体能训练教材内容也会提出具体的要求。由此可以预测,体能训练教材内容、章节及顺序也会按实践和理论的需要而删减或淘汰。

2 《体能训练》通用教材不同版本异同点的内涵与外延的辨析

任何一门新兴学科的诞生都有其区分于其他学科的本质属性和其包含的研究内容,即该门学科的学科内涵与外延[4],也即一门学科发展的快慢与好坏,首先在于准确把握其内涵与外延。《体能训练》作为从《运动训练学》学科分流出来的一门课程,其内涵与外延也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和运动训练理论的发展而不断拓展或浓缩。

就《体能训练》三种不同版本教材的相同点来看,是从传统训练理论(主要受马特维耶夫周期训练理论的影响)来研究体能。我们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体能训练》教材三个版本主体内容结构都是借鉴1992年《身体训练学》和1999年《身体素质训练法》教材,按五大素质(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顺序进行编排,原因有二:一是苏联训练思想对我国的影响;二是按照运动的类属划分,在教练员头脑中已经扎根形成了共识。换句话说,五大素质的发展与调控是体能训练中最主要的、共性的、普遍的问题。不同点在于《体能训练》教材三个版本只对体能训练的内容属性做出了规定,但对于《体能训练》这门课程的属性认识较模糊,还没有上升到“法”和“学”(即“学科”)的高度。目前,我国专家学者出版有《身体素质训练法》《身体训练学》《现代体能训练方法》等专著或教材,还没有《体能训练法》或《体能训练学》命名的专著或教材,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由此可见,《体能训练》三种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其内涵上总体相同,但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体能训练的内涵的认识也将随着体能训练理论的发展不断深入。

《体能训练》三种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其外延上,即从该门学科(不成熟)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全部对象上看,基本都包括了对体能训练的概念、基础、价值、原则、要求、趋势的认识,以及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其训练、健康体能训练、竞技体能训练、体重管理及运动处方、体能训练测量评价与恢复、五大素质训练、各项群运动员体能训练、各项群儿童青少年体能训练、运动素质的转移、核心力量训练的理论与方法等方面内容。

另外,从《体能训练》三种版本教材所包含内容的微观细节比较发现,难能可贵的表现是:1)2012体育院校通用版在第九章增加了“运动素质的转移”,这是本教材的点睛之笔,也反映了体能训练内容的本质。正如王舸认为,体能最主要的内容应该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和协调几部分,而且体能也不是这几项素质的一个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各项素质既是相互促进,也是相互制约的[2]。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各项素质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就包含了各运动素质的转移。

2)2013高教版教材在第八章增加了“核心力量训练的理论与方法”,反映了我国体能训练研究与国际的接轨。核心力量一词是伴随着核心稳定性概念的提出而出现的。Kibler首次将核心稳定性引入竞技体育领域。……随着核心稳定性概念在竞技体育领域的应用和实践,核心力量的概念便应运而生[1]。尽管如此,“核心力量”进入教材比欧洲晚了10年之久。

由此看出,我国体能训练理论的研究内容正朝着兼容并蓄与实践操作两个方向发展。兼容并蓄表现在与国际先进体能训练理念、理论的吸收与消化,实践操作表现在对一线优秀运动员的实验验证支持与理论纠正。

3 《体能训练》通用教材不同版本内容体系的训练学思考

3.1 《体能训练》的内容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3.1.1 对《体能训练》学科重要术语的概念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与不规范

体能,这是一个竞技体育中广被提及的名词,也是制约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内外在体能问题上的认识差异主要体现在概念、作用、分类、原理的科学化探索和指标体系等多个方面。[2]

由于体能,特别是现代体能,我国受前苏联传统训练思想的影响深重。面对美国八十年代对体能的重新认识,我们在这个问题上,首要的任务是对其概念的准确界定,抓住牛鼻子,结合我国的特点和运动员实际情况进行。这个问题解决好后的益处有三:一是促进学科发展,引领理论界对体能研究的规范、系统、持续发展;二是直接促进我国三级训练体制中“初级——中级——高级”各项目教练员的体能训练思想统一,缩短与以美国为代表的欧洲竞技体育强国的差距;三是形成中国特色的“体能训练”研究成果,参与以美国为代表的欧洲竞技体育强国的学术交流砝码。

3.1.2 对《体能训练》学科内容体系的统一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从表4可以看出,《体能训练》三种不同版本的教材内容存在很大的相同性或相似性,主要包含了体能训练的概念、内容、分类、价值、原则、要求及其趋势;体能训练的恢复与注意事项;五大素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体能主导类(速度力量、耐力)项群运动员体能训练;技能主导类(表现性、对抗性)项群运动员体能训练。除了以上内容的相同性或相似性外,《体能训练》三种不同版本教材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或顾此失彼。也即不同版本还缺乏统一性,例如:2012年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居然没有把“核心力量训练的理论与方法”作为单独章节进行论述,导致传统体能训练与现代体能训练的脱节;有“运动素质的转移”章节,却没有“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作为其的前期垫铺,在体系上显得不够严谨。

由此看来,不同版本在学科内容体系上的统一性需要进一步加强,但目前这三种不同版本教材作者的编写思路对以后《体能训练》学科内容体系完善提供了借鉴经验。

3.1.3 对《体能训练》学科的科学性的认识有待加强

科学,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12]。所谓体能训练的科学性是建立在项目的规律和特点上的,能够反映竞技运动项目的客观规律,也必须是符合竞技运动项目特点和要求的,离不开竞技运动项目本身,是运动项目所需要的。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完备的理论体系作为支撑才能称之为学科,体能训练则由于涵盖了众多的基础训练学科,并系统的加以整合和完善而具有了学科特性。[2]

从《体能训练》三种不同版本教材看,由于对《体能训练》这门学科的本质属性及其研究对象认识不明确或欠准确,导致教材中的一些内容的观点、论据缺乏科学性。例如有些章节引用的是七十年代的数据,用七十年代的数据来论证说明现在的体能训练情况,值得反思。在《体能训练》三种不同版本教材中,还有一[JP2]些对体能训练的认识和把握上值得推敲和改进的地方,这些本质上都是科学性不强的表现。体能训练是一门应用学科,应用的前提是科学,这一点必须引起注意。

3.1.4 对《体能训练》学科的实效性的认识有待加强

体能训练是手段,应具有鲜明的专项特点,是为技战术服务的,具有基础性作用。这充分说明了体能训练的实效性。从《体能训练》三种不同版本教材看,在五大素质的论证和论述中,虽然有一定的的数据,但是,数据欠缺层次性,针对性不强,没有针对不同(项目、级别、训练时期、性别)的运动员的个体情况,导致其实效性不强。这也是体育院校和高等师范学校所编的大量教材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用一本实效性不强的教材去培养和培训我国的体育院校和高等师范学校以及体育系统的学生及各级教练员,其效果是不高的。

3.2 建立《体能训练》内容体系的对策

3.2.1 高度重视《体能训练》学科术语的规范与国际接轨

竞技运动中体能训练,现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我国竞技体育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特别是一线的教练员。什么是体能呢?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定义。既然是世界性的难题,我们必须团队作战,在编写通用教材之时,一定要打破旧有模式,在人员配置上要考虑体育院校、师范院校、国家队、省市专业队的专家、学者和教练员的比例,使教材的编写符合国情,反映实际,服务实践。在此基础上,对现有体能训练教材中的概念、术语进行精准梳理,重视体能训练相关概念、术语的区分、界定与规范。从学科的严谨性出发,每一个版本对术语概念的解释应具有统一性,克服其重要术语的模糊性、片面性和不规范性,最后做到与国际范围的沟通与接轨。

3.2.2 高度重视体能训练理论体系的充实与完善

目前体能训练还未建立起完整和规范的学科内容体系,如何界定体能训练学科的理论框架与层次就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发现,目前理论界在以下内容体系已经达成共识:体能训练的概念、内容、分类、价值、原则、要求及其趋势;体能训练的恢复与注意事项;五大素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体能主导类(速度力量项群、耐力项群)运动员体能训练;技能主导类(表现性项群、对抗性项群)运动员体能训练。除此之外,还有国外先进的体能训练理论、未达成的共识的内容、章节能否补充到其内容框架?这个问题不解决,体能训练内容就不能上升到其理论体系,相应就会制约其自身的完善与发展。因此,必须加强理论研究,发挥体能训练界同仁的力量,从多学科、多角度去研究体能,完善体能体系。

3.2.3 以“科学性”和“实效性”来检验体能训练的理论与实践的两翼发展

“科学性”和“实用性”是当前运动训练学理论发展的两大趋势[13]。体能训练作为运动训练学理论的

一部分内容与分支,作为竞技能力五大组成部分之一,它是随竞技体育的发展而发展的,在理论上它要求 “科学性”,在实践上它要求“实用性”。因此,《体能训练》作为一门体育应用学科,也应该以“科学性”和“实用性”为发展的两翼,用科学性来保证体能训练理论的规范与准确,用实用性(实效性)来检验体能训练成功与否的标准。体能训练是否合理和科学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实效性是检验体能训练的唯一标准。无论是体能训练理论的创新,还是体能训练方法的创造,都应遵循这一基本规律,这样才能被纳入体能训练体系,才能被运动实践所接受[2]。这也是我们在体能训练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坚持和把握的一条根本原则。

4 结语

教材是学科的基本组成部分,一方面,一门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必须有相应的教材与之匹配;另一方面,教材的成熟与完善,也促进学科的进一步规范和提升。作为竞技体育中竞技能力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能,是20世纪九十年代后竞技体育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是我国体能训练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是《体能训练》教材的机遇和挑战,更是我国体能训练领域专家、学者和教练员的机遇和挑战。

[HJ1.6mm] 参考文献:

[1]杨世勇.体能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1-2.

[2]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高水平竞技运动体能训练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3]杨世勇,唐照华,李遵,唐照明.体能训练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5.

[4]龙斌,张金华.体育院校《运动训练学》通用教材不同版本的比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10):61-62.

[5]唐思宗. 身体训练学[M].成都:成都科技出版社,1992.

[6]体育院校成人教育协作组《身体素质训练法》教材编写组.身体素质训练法[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7]吴东明,王健.体能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

[8]杨世勇,主编.体能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2.

[9]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现代教练员科学训练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5:4.

[10]胡扬.体能训练新理念新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1-2.

[11]王卫星.高水平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新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3:1-2,72.

[1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3:730.

[13]陈小平.训练学的起源与发展[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1):11-16.

猜你喜欢
版本体育院校高等学校
体育院校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
《全宋文》所收陈师道《答张文潜书》校勘拾遗
古籍版本鉴定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
毛凤枝《关中金石文字存逸考》考论